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情高危预警评分及标准化沟通模式

-病情高危预警评分及标准化沟通模式


医生
• 规范地汇报病人情况 • 减少错报及漏报病情 • 表达方式一致,有利于 沟通 • 提高沟通效率
内容提要
背景
MEWS及SBAR概述
MEWS及SBAR之湘雅实践
MEWS与SBAR之湘雅实 践
如何开展 体会 下一步计划
湘雅实践—如何开展
第四步
第三步
片区推广,全院推广 试点病区动员及培训
黄色预警:单项指标≥ 3分或总分 4-5分
红色预警:总分≥ 6分
A:制作并佩戴卡片及沟通模板
A:制作并佩戴卡片及沟通模板
专科化的ISBAR模版
B:护士站白板MEWS专栏标注 C:评估时段
D:护理记录模板
E:交接班内容与流程
新入院患者交接班
S B A
10床患者、xxx,双眼视力差、尿量多,需扶助下床活动。 患者,女、55岁,因双眼视力下降、尿多、四肢乏力3个月,于昨天 20:00入院 ,诊断为颅咽管瘤,患者既往有***过敏史。 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正常,左侧视力0.9,右侧视力1.0, 12h 尿量2000 ml,ADL评分为70分(轻度依赖)、跌倒评分25(中度危 险)、压疮评分20分。MEWS评分为0分。 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有跌倒的危险、知识缺乏。
MEWS应用现状(国内)
• 急诊患者病情评价及预后预测
• 院前急救病情评价 • 急诊分流 • ICU的病情评价 • 很少报道用于普通病区
国内多篇研究报道:急诊 内科患者
0-4分:少部分入住普通专 科病房,预后较好 MEWS>5分:者病情变化 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病” 危险,需入住专科病房甚至 ICU病房 ≥9分: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的征兆,死亡率高达42.7%
1.制定计划表(5W、35W)
试点病房实施程序
2.制定标准
AA
制作并 佩戴卡 片及沟 通模板 护士站 白板 MEW S专栏 标注
D

E
评估时 段
护理记 录模板
交接班 内容与 流程
A:制作并佩戴卡片及沟通模板
基于颅内肿瘤患者的MEWS评分系统
参 数
3 2 1 0

≦70 71-80 ≦40 ≦8 81-100 41-50 101-199 51-100 9-14
病情高危预警及标准化沟通模式之
内容提要
背景
MEWS及SBAR概述
MEWS及SBAR之湘雅实践
内容提要
背景
MEWS及SBAR概述
MEWS及SBAR之湘雅实践
背景—优质护理要求
优质护理的目标
提升患者满意度 重大并发症的早期发现率达到100%
等级医院评审之优质护理
5.3.4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 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
内容完整、相关信息说出、不必要的细节省略、适时提供资 讯等的沟通模式,来提升医疗服务之品质,以减少医疗失误
使用科学、客观、实用的评价系统 早期识别普通病区中潜在危重患者 建立科学、有效、规范的医护沟通标准
势在必行!!
内容提要
背景
MEWS及SBAR概述
MEWS及SBAR之湘雅实践
MEWS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
R
试点病房实施程序
3.回顾性研究--MEWS在普通病区的应用价值
月)
意外事件发生前24hMEWS情况(骨科283例,2013年9月-12
平均MEWS :4.39±1.12(1-6分) 表1 意外事件前MEWS的分值
意外事件类型MEWS 例数 百分比(%)
≥4
<4 单项3分
21
2 5
91.6
8.4 21.7
(MEWS单项2分且总分<4 分) (MEWS总分≥4分或单项3 分)
急诊分诊软件的应用
与国家分诊指南相 结合,根据MEWS合 理分流病人
MEWS评分应用效果:急诊科
结合患者主诉症状:纳入预检分诊电子病例系统
第四步:片区推广,全院推广
2014年5月,外科片区、神经科片区推 广
背景—危重病医学的发展
危重患者存在早期预警信号
多数回顾性研究发现:大多数普通病区患者发生病情变化转入ICU
前或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前都存在有明显的预警信号
80%以上的预警信号可以在发生病情变化之前24小时内侦查到 预警信号表现为呼吸急促、意识改变、心律失常、血压异常、血 氧饱和度低及尿量异常
背景—病情观察的要求
ICU:
通知医生观察病人, 做出是否需要处理的 决定
MEWS应用现状(国外)
• 1999年,英国急救相关委员会推荐MEWS作为急救 的评价工具。 • 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将它规定为 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 • 2001年,英国重症监护协会和伦敦皇家医学院推荐 为综合病房患者病情评估工具。 • 多篇文献报道:澳大利亚、美国、荷兰、比利时、中 国香港均有使用和报道。
第二步
第一步
管理基金课题申报成功
管理人员香港参访
第一步:管理人员参访香港
香港那打素医院学习
第二步:管理基金课题申报成功
2014年湘雅医院医院管理研究基金拟资助的项目
项目名称:
建立在以MEWS评 分为基础的外科病 区“护士呼叫医生 “标准的研究
申请人
肖平
所属科室
项目名称
医院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研究
背景—优质护理要求
重大并发症的早期发现:
• • • • • 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率 减少ICU再入住率 减少死亡率 缩短平均住院日 减少住院费用
背景—危重病医学的发展
潜在危重病患者受到临床的重视
“潜在危重病” 就是指那些表面上看没有特 定某一器官衰竭的明显依据,但若不及时进行有 效的干预处理,患者有可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后病 情快速发展,成为危重患者,甚至危及生命
MEWS由体温、收缩压、心率、呼吸及意识水平
(AVPU)5项指标构成
通过对相关的每一项生理参数进行观察并赋值,即给予 一个分数,并将所有参数评分相加得到一个总的评分并判 断是否达到或超过了事先所定的触发值,从而启动或调整
相应的医疗护理监护预案
MEWS概述
评分 3 2 ≤35 1 35.1-36 0 36.1-38 1 38.138.5 2 ≥38.6 对痛有 反应 无反应 3

背景—医生执业模式的改变
医生多点执业
2013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护士是“地面工作者”
如何及时观察病情,与医生有效沟通
尤为重要!
如何有效沟通?
沟通是指信息被清楚且准确在团队成员之间交换的过程
医院中常见的沟通:医医、医护、护护、交班工具 有效沟通的意义:标准化、清楚、容易明白、明确陈述、

1 2 3
收缩压 (mmHg) 心率(min) 呼吸(min) 意识水平 体温(℃ )
≥200 101-110 15-20 对声音 有反应 38.1-38.5 111-129 21-29 对疼痛 有反应 ≥38.6 ≥130 ≥30
≦35
35.1-36
清醒 36.1-38
无反应
专科参数: 1.瞳孔不等大或一侧对光反射迟钝 2.脉搏血氧饱和度<95% 3.疼痛(头痛)评估≥5分 4.尿崩症 5. 肌力下降 6.其他(ICP增高、误吸、癫痫、引流液异常等)
丁宗烽
贺爱兰
医务部
护理部
医疗安全监测和干预体系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
建立在以MEWS评分为基础的外科病区“护士呼叫医生”标准的研究
郭华
科研部
我国高校附属医院科研成果评价政策的研究
莫龙
金敏 王曙红 申良方
医务部
医务部 护理部 人力 资源部
大型公立医院手术室效率评估
医疗质量与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三维度分级护理软件开发及应用研究 三甲医院业务科室负责人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SBAR概述
SBAR交流模式是英国医疗行业内用于传递患者信息的一种
标准病情交流模式。医护人员运用SBAR的简洁表格模式传递病 情,保证了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进 行病情汇报
SBAR概述
Situation 情况
• 发生了什么事 • 沟通上的重点:病人的姓名、
床号、想要沟通的问题与传达的 情况
英国医疗机构为了及时识别“潜在急危重症” 患者,“风险患者应急小组”应运而生。
1997年
英国Morgan 提出了早期预警评分 (EWS,Early Warning Score)
2001年
英国Subbe提出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概述
体温(℃) 意识水平
Alert 对说话 (清醒) 有反应
收缩压
心率 呼吸率
≤70
71-80
≤40 ≤8
81-100
41-50
101-199
51-100 9-14 101-110 15-20
≥200
111-129 21-29 ≥130 ≥30
2001年,英国Subbe提出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的临床意义
注:2个病人出现皮瓣危象,行非计划性急诊手术 有5个病人早期呼吸达到3分
试点病房实施程序
4.软件设计与应用
MEWS电子病历触 发系统(试用中)
软件团队: 护理课题负责人及软件工程师
软件设计与应用
步骤1:输入生命体征 步骤2:系统自动计 算MEWS分值并触发 不同级别报警及呼叫 医生提醒 •绿色:正常 •橘色:亚急性报警 •红色:急性报警
危急症的早期预警 急诊:
•合理分流急诊病人提供 依据 •低年资医护人员是否需 要向上级报告获取指示 或请求会诊 •护士:是否需要提高监护 级别和报告医生;是否需 要通知医生观察、处理病 人或转ICU •医生:是否需要向上级报 告获取指示或请求会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