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理)
A
B
C 2m
0 抑 制 生 长
m
p
D q
浓度
例:1、若某幼苗已表示出向光性,测得其向光面 的生长素浓度为上图中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 度范围为____ (m,2m)
2、若水平放置的幼苗表现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 性,测得茎的近地侧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浓 度____ 小于m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练习
4、剖开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平)的西瓜,可见
一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不发育。西瓜发育不均
匀的原因是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
B.果实的发育需要种子所合成的生长素
C.无种子的子房不可能发育成果实
D.光照不匀,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课堂练习
植物激素间的关系:
多种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 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 作用的化学物质。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优点:
事 资料分析 (教材P55) 例 2 事例1
事 例 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注意 事项?
C.
促 进 生 长
C
D.
0
0
0
0
抑 制 生 长
抑 制 生 长
抑 制 生 长
抑 制 生 长
生长素浓度
生长素浓度
生长素浓度
生长素浓度
课堂练习
2、下列属于植物激素的是: CD(P48类生长素)
A、萘乙酸(NAA)
C、苯乙酸(PAA)
B、2,4-D
D、吲哚丁酸(IBA)
注:AB (P51)为类生长素
3、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 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C
乙烯
合成部位: 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成熟。 对比生长素:促进果实 发育 。 ?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在常温下为气体
脱落酸
(最重要的生长抑制剂)
合成部位: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 和组织中含量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摘除顶芽,可解除顶端优势 B.生长素在高浓度下,可作除草剂使用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末受精的番茄 花蕾可获得无籽果实 D.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强 6、下列不属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 践中的应用的是( D ) A、促进根的生长 B、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促进果实发育 D、促进果实成熟
赤霉素的发现过程
1926年,水稻感染了赤霉菌,植物疯 长(恶苗病)
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洒到健康水 稻幼苗上 不感染赤霉菌,却有恶 苗病的症状
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 赤霉素(GA)。
赤霉素
合成部位: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 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
课堂练习
7、将植物横放,茎弯
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
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
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 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分析 (1) 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____,茎对生长素敏感性 低
低 B ___,___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低 (2) C 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____,根对生长素敏感
性___,____处生长受抑制,_____处生长快, D C 高
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 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 等因素。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 施用方式﹑适宜浓度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第三章
综合练习
课堂练习
1、如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 (虚线表示根,实线表示茎),其中正确的是
促 进 生 长
A.
促 进 生 长
B.
促 进 生 长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7.在农业生产中,根据生长素的作用,你如何获得无籽果实? 请将实验方案设计出来。
(1)依据: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2)方法步骤 选择亲本并适当种植→在该植物的花蕾期,去雄蕊→ 配制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将生长素溶液涂抹在雌蕊 柱头上→分析观察果实情况。
课后思考
促 进 生 长
萌发(打破种子休眠) 和果实成熟。
施用赤霉素
对照
促 进 细 胞 伸 长
果实发育
促进种子萌发
主要作用
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 主要是根尖。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
根尖
细 胞 分 裂 素 合 成 部 位
对照 IAA
细胞分裂素 IAA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 气即发、并无涩味”(宋〃苏轼《格物粗 谈〃果品》)。
根向下生长。
6.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不考虑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请设 计出两种方法,来培养右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并说明道理: (1)方法一是 用单侧光照射 。 原理是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背光侧分布较多,生长快。 (2)方法二是 将花盆侧放 。 原理是 地心引力使生长素在植物茎(或 芽)的向地侧分布得多,向地侧生长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