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单元测试试题120

高中地理单元测试试题120

高中地理单元测试试题 2019.09
1,下列自然景观的变化属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
A.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到新疆自然景观的变化
B.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
C.从非洲几内亚湾向北到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
D.由美国东海岸到中部大草原的景观变化
2,自然带明显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
A.亚欧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3,下列山地自然带分异最多的是()
A.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B.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C.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D.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4,下列人类活动对成土过程没有影响的是()
A.施肥 B.育种 C.翻耕 D.灌溉
5,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6,亚洲东部地区,从中南半岛到白令海峡,自然植被分布顺序,正确的是
①落叶阔叶林带②苔原带③常绿阔叶林带④雨林和季雨林带⑤针叶林
()
A.②-⑤-①-③一④ 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①-⑤-② D.④-③-①-⑤-②
7,城市绿地具有的主要作用中,组合正确的是()
A.降低噪音、吸烟滞尘 B.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C.美化环境、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过滤空气
8,有关自然资源特征和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具有均衡性
B.有些地区资源环境相似,有些地区则完全相同
C.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
9,下列自然资源中,使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是()
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
D、土地资源
10,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风蚀严重;
③降水集中,多暴雨;④植被破坏严重。

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1,读亚洲部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①和②表示两种自然带:
则①带,
②带
其大致分界线是:
(2)如果③和④表示两种气候类型:
则③气候,
④气候
(3)与①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分布的大洲有(2个以上)
(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变化规律,主要受因素的制约。

12,阅读以下文字资料和相关地图,然后完成各项要求:
早在7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把目光投向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许多地质、地理、大气物理、植物动物等多学科的科学家对大峡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性长时期的考察,终于撩开了大峡谷的神秘面纱,被世人誉为
“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

1998年10月该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该峡谷长达504.6千米,平均深度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峡谷平均迫降为9.14‰。

动植物极其丰富,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基因库”。

(1)图中山脉为,其形成
原因是。

(2)图中河流A为,其上游以补给为主,
最终流入洋。

(3)大峡谷地区发育了丰富的天然植被,从河谷到山顶,其植被类型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

①将下列大峡谷地区植被类型的字母代号填在右边的示意图中:
a、热带季雨林
b、寒带冰缘植被
c、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d、寒温带针叶林
e、暖温带针叶林
f、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g、亚寒带灌木丛、草甸
②影响大峡谷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因此,大峡谷地区自然带呈现出规律。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 《伐檀》
《诗经》里收集了一首春秋时期魏国的民歌《伐檀》,诗中这样唱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这首民歌,为我们唱出了历史上当时黄河流域的景象。

资料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1500 年前从北朝时就传唱的游牧民族之歌。

资料三: “洛阳三月飞胡沙”
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春天变了样。

“洛阳三月飞胡沙”是他的妙句。

资料四:三条“黄龙”兵临甘肃
根据考察,影响甘肃的“黄龙”主要是西路、西北路和北路的3股沙尘暴。

实地考察又确定:西路和西北路携带的沙尘又是甘肃省沙尘暴天气的主要来源,其尘源区主要为环绕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地区。

(1)“坎坎伐檀”之“檀”主要对土壤的作用正确的二项是()
A、加速径流导致土壤侵蚀
B、流入土壤的水分减少
C、“檀”覆盖使土壤免受暴雨冲刷
D、“檀”覆盖使土壤免受烈日曝晒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景象已成为了历史。

现在的草原并不如想象的绿,许多地方露着黄土,其成因正确的几项是()
A、过度放牧
B、滥砍乱伐
C、盲目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3)“洛阳三月飞胡沙”,该诗句所示沙尘暴发生的时间为()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下列各项中,与我国沙尘暴暴发有关的是()
A、冷锋天气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空洞
D、太阳黑子活动
(5)甘肃省沙尘暴天气的主要沙尘源区,可能正确的二项是()A、腾格里沙漠区 B、巴丹吉林沙漠区
C、撒哈拉沙漠区
D、科尔沁沙漠区
14,材料分析题:
土壤的形成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母质虽然没有肥力,但已具有一定的通气蓄水性能,并能分解释放少量的矿物养分。

一些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着成土过程的开始。

在低等植物作用下,岩体风化加速,母质性能得以改善,土壤肥力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土层浅薄的原始土壤,这又为高等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可能性。

而草本、木本等植物的着生,又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

阅读上述文字,就“先有土壤还是先有植物”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150字以上)
15,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太古代 D.新生代
16,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17,我国南方丘陵山区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以粮为纲,开山种粮,越种
越荒”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
A.土壤贫瘠 B.气候不稳 C.破坏了原有的植被 D.背风坡降水少
18,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19,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0,自然林无人施肥,仍能生长茂盛,其重要的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充分
B.位于沿海地带,降水丰富
C.大多位于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周围,二氧化碳含量高,有利于有机物的形成
D.林中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土壤
试题答案
1, B
2, C
3, A
4, B
5, D
6, D
7, A
8, C
9, C
10, B
11, (1)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线(2)热带季风热带雨林
(3)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
(4)纬度地带分异热量
12, (1)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2)雅鲁藏布江冰川融水印度
(3)由下往上:a-f-c-e-d-g-b
(4)垂直方向上,水分和热量的变化垂直地带分异
13, (1)CD (2)ABC (3)A (4)A (5)AB
14, 略(能自圆其说)
15, A
16, C
17, C
18, D
19, D
20,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