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朋友关系论文:浅谈教师与学生良好朋友关系的建立

朋友关系论文:浅谈教师与学生良好朋友关系的建立

朋友关系论文:浅谈教师与学生良好朋友关系的建立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如果不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就无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走到一起,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可以说是一种缘分.因此,教师有必要和学生建立起真诚的朋友关系,使师生关系和谐化.笔者现在是一名在校大学师范生,即将走上讲台,开始我的职业生涯,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对自己所要交给学生的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道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对教材已经很熟悉,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点,也有不同的薄弱点.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备课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此外,教师站在讲台上,说话声音一定要洪亮,要保证坐在后排的每一同学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因为学生一旦听不懂,往往会产生厌烦情绪,逐渐使师生关系僵化.这
样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必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教师板书要字迹工整,主次分明.常言道:“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师板书字迹潦草,脉络混乱,那么学生往往也会这么做.这样会让大多数学生心烦,阻碍师生关系和谐化.
二、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颗心灵与若干颗心灵之间的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只有碰撞出闪亮的火花来,整个教学活动才会达到预期效果.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这需要爱心.诚然,一个学生往往只是一名教师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但是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记得我的初中母校曾打出这样一幅标语:“决不误人子弟”.现在仔细想一下,觉得非常有道理.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事实上,有个别教师时不时让学生帮他取东西或倒杯水等,而不管学生是不是在学习.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正在埋头学习,只要自己还能走得动,能忍心打扰他吗?笔者在一家中小学文化课培训班做辅导教师.很惭愧,我也曾在课间让学生帮我倒过水.值得庆幸的是,我及时反思了,意识到这样做不合情理.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随便让学生帮自己干
这干那,因为学生并没有义务帮教师处理个人生活琐事.此外,教师还要经常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关心学生的学习.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需要怀抱一颗爱心,多关心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生活,可从如何花钱,如何处理日常事务等小事着手,要经常提醒、指导,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教师要了解并尽力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随时了解和把握其思想脉搏,及时纠正其不良动向,使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关心学生,开始往往是单向活动,但随着关心次数增多,深度增加,单向便会变成双向,因为学生会回报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他们会怀着感激尊敬之情报答教师的爱,把教师当成最可爱的人.笔者虽未正式走上教师岗位,不过从家教的经历来说,也有一定的体会.本人在以姐姐般的爱心辅导学生之余,和她谈谈心,聊聊她的心事,也聊聊自己的生活.当她考试不理想时,把自己怎样走出高考之痛,经过复读考上大学,为自己的理想——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拼搏的经历与她分享,让她明白“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她也乐意与我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她曾让我分享她的玫瑰奶茶.在浓浓的玫瑰清香中,我体会到了做一名知心姐姐,爱心教师的幸福.
三、教师要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可敬者.教师的话甚至比父母的话在孩子的心中起的作用更大.因此,教师要懂得如何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弱的闪光点,也应及时表扬.对学生的质疑也要赞赏,切勿轻视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赞赏他们的创新精神,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此外,教师还要学会如何公平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常言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物质和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其智力水平和学习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慢慢就会出现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等生”.所谓的“优等生”一般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带动班级的平均分上涨,给教师的脸面添光;而所谓的“差等生”往往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与高分无缘,让班级平均分下降,时不时给教师抹黑.有的教师不知不觉地倾向于前者,甚至每个眼神都带着赞许.在培训班上课时,我也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反应好的学生.但是,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知道这是不可取的.整天把好学生捧在手心,无异于家长溺爱孩子.对待“差等生”,教师不能持“哀其不兴,怒气不振”的态度.由罗森塔尔效应可知,如果教师主观上认为哪个学生是
“朽木不可雕也”,那么他的一个眼神都会给这个学生一个“你不行”的暗示.这样暂时的“差等生”可能很难转化为“优等生”.笔者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对待“优等生”,不应宠爱,而应该培养他们更上一层楼的积极性;对待“差等生”,不应放弃,而应该主动与他们谈心,不断鼓励他们,找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做好“差等生”的转化工作.这样学生慢慢地就会把教师看作自己的良师益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