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营造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使师生间具有良好的心理相容性,双方的相互作用会更加积极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能以较高的效率展开,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约束宽容理解信任友好
一、造成师生关系不良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师生交往失败的原因有: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品格缺陷。

学生对那些自命清高、心胸狭隘、言行不
一、粗暴武断的教师是很不喜欢的。

有的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在众多的学生面前辱骂学生,甚至做出有损学生人格的举动,或部分教师“内功”不深厚,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形式,造成教师威信扫地,有损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2.教师工作上的失误。

有的教师(特别是科任教师)除了上课,平时很少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关心不够;有的教师工作不够认真细致,教学效果较差;还有的教师缺乏循循善诱的品格,对学生(尤其是违纪学生)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处理,造成师生关系上的裂痕。

3.教师观念的陈旧。

有的教师死死抱住“师道尊严”不放,凭借其“闻道在先”的优越地位,以知识和真理的占有者与代言人的身
份自居,高高在上,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处,更谈不上对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与学生交朋友。

既然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敬而远之。

(二)学生方面
1.闭锁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期的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个人秘密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

如果长辈不正确对待,极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闭锁性。

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造成他们与父母师长等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遇到问题产生麻烦时,宁可闷在心里也不愿
求助于教师,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

2.逆反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

但他们看问题不全面,比较偏激,甚至个别学生还常与教师“闹别扭”“唱反调”,往往造成啼笑皆非的局面。

3.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的影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及家庭教育的不合理,使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致使师生关系难以融洽。

二、如何优化师生关系
1.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的高素养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能为人师表,依法执教,以德育人;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讲究社会公德。

其次,教师还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学生的满腔爱心,“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也就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还应努力训练自制力,造就自己“宽胸大肚”的宽容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父母般的胸怀宽容自己的学生,冷静理智地处理好师生间的冲突。

再次,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

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知识贫乏、能力低下、教育教学方法落后老化的教师很难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崇敬,缺乏威信的教师难以让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影响,因而也就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合理运用奖惩手段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

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处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是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

”多鼓励,严要求,是优化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学生犯错误,并非完全是出于恶意,有时是出于无知,出于某种挑动或怂恿。

教师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施以体罚或心罚,必然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形成不正常的人格,引起对立情绪。

3.主动发展师生情谊
教师要做到待人接物满腔热情,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以平易近人的风格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产生与教师交往的欲望,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做到:
(1)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细心观察其心理状态,寻找合适的沟通时机。

(2)积极与学生一起开展各项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缩小其心理距离。

(4)不怕暴露自己的不足。

(5)热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事,它需要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的真情付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用爱心和真情来培养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吧!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院庄初级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