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老师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
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
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
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
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
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
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
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
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
”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
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
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 _____弥留夭折(2)“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怎样理解这句话?(3)“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比喻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
【答案】(1)mí;yāo(2)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3)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4)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3)这是一句极妙的比喻句。
把那闪烁的灯光比作一面旗帜。
这一句话表达了阿明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不向病魔低头,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那种顽强的生存意识,对生命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的执着的态度的坚强的精神,令人敬仰。
这种精神向人们昭示,生动形象。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及知识的积累。
故答案为:(1)mí、yāo (2)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3)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4)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主要考查比喻及其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低头与昂头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
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
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嘭”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
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牢记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
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
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当头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以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自己的脸出来了。
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
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站直身子,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在同样的位置,给主考官同样的一个耳光,说:“就是这样滋味。
”因此,这位年轻人被录取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而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起头颅而被聘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在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着做人。
(1)“低头”的寓意是什么?(2)为什么说富兰克林被撞是最大的收获?(3)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为什么许多人会落聘?年轻人被录取对你有什么启发?【答案】(1)谦虚。
(2)因为这次被撞教育他一生要学会谦虚。
(3)落聘的人因为没有维护自己的尊严。
年轻人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他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一个人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如果连自己的尊严都维护不了,又有什么能力去胜任一份工作。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第一自然段概括答案。
(3)解答第一问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第二、三自然段概括答案。
第二问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谦虚。
(2)因为这次被撞教育他一生要学会谦虚。
(3)落聘的人因为没有维护自己的尊严。
年轻人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他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一个人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如果连自己的尊严都维护不了,又有什么能力去胜任一份工作。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我是中国人_____①____是中国人,____②_____朝鲜人、苏联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显得特别强烈。
总爱滔滔不绝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国家。
我就是一个典型。
我常常会兴奋地向被人介绍中国的长城,汉字,我的家乡——上海……在美国,每节课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
这时,在黑板上写中文字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我常和陈院琴一道,大摇大摆地走到黑板前写起来。
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名家,名言,家乡的风景点……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我爱你——中国几个大字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门写的是什么“我爱你——”我很严肃地说:“什么?”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
“中国!”老师恍然大悟,紧握我们的手说“好!”在这里,也会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
几个月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地理测验。
快下课了,老师要我们把一张有选择题的纸交上来。
那时,我还不知道英语的“选择题”是怎么说的,以为他说的是地图,______③___我交上了一张地图.。
当我知道交错了后,便去解释。
_____④____,_____⑤____怎么解释,____⑥_____是徒然,他总是摇头,不理睬,____⑦_____在测验卷上给了个“C”。
老师为什么不信任我?为什么不听往往解释?我很气愤,____⑧_____没有发作,只是咬了咬干涩的嘴唇……打那以后,我每次小测验_____⑨____得满分,大测验也得了“A”。
要知道大测验得“A”是寥寥无几的。
我因为我超过美国人而骄傲。
我感到自豪,感到扬眉吐气!(选自《激情诵读基本技巧》)(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________扬眉吐气:________(3)在第3段中补上标点。
(4)加横线的句子含有________意思。
(5)如果把4到6段合为一段,它是围绕________来叙述的。
(6)课文以“我是中国人”为题,从三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中国的热爱,这三方面是:________【答案】(1)不管……还是…… 所以可是不管都还但都(2)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抑的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3),“”。
,:“?”(4)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5)在这里,有好的中也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6)向别人介绍中国写中国字暗下决心,为中国人争气【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
①②分句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
故选“不管、还是”;③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
故选“所以”;④分句与前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故选“可是”。
⑤⑥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
故选“不管、都”;⑦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
故选“还”;⑧分句与前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故选“但”。
⑨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
故选“都”;(2)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抑的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3)此体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我爱你”——中国几个大字。
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门写的是什么?”(4)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加横线的句子含有: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5)概括段意。
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合并层意,归纳段意;如果把4到6段合为一段,它是围绕“在这里,有好的中也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6)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课文以“我是中国人”为题,从三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中国的热爱,这三方面是:向别人介绍中国;写中国字;暗下决心,为中国人争气。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3)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
(6)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地夜行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
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
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