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心得体会我们从一些事情得到感想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

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

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

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

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

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

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

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

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

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将以别人的长出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虽然教学工作苦乐相伴。

但是一定会让我在成长的同时收获到更所惊喜。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研讨会,真的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么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聆听了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校长—李怀源教授的课与报告,亲眼目睹了四位曾参赛精英的课堂教学,以及刘洪星老师的精彩点评,收获颇多,感受颇多。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李怀源老师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她握着学生的手,摸着的学生的头,扶着学生的肩,引领学生在书海中畅游,她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②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

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③活泼的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心得体会篇2我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已近六年,在这六年中,我听过许多教师上课,也请教过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深切感悟到了农村语文教师的困惑、迷惘、惊喜、顿悟……纵观整个农村的小语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考虑教学内容的达成度,却很少考虑自己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个人情感是否能对自己的学生产生影响,以致于他们虽然苦心教学,但教学成绩总是平平。

那么,如何才能将一堂赏心悦目、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语文是极富魅力、极具感染力的一门学科呢?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富有诗意的人。

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

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与态度。

那么怎样成为一名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呢?首先,诗意的语文教师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语文教师的“感性”。

诗意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要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

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学生。

因此,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积极地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灵。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学生的物质需求,那么给学生的精神输入就显得重要了。

学生的精神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课堂中来,从师生的密切交往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

教师的崇高不在于你的地位,而在于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在于爱心的涓涓流淌,在于对学生的尊重。

“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

”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

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学生喜欢你呢?如果学生不喜欢一位教师,又怎么能认真听课,喜欢语文学科呢?“学生是不可能向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习的”。

其次,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的“知性”。

诗意语文教师的“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师要有完善的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更新与变化的,语文教师这个职业,是一定要“教到老,学到老”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教学的活力和魅力;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永葆教学的青春与活力。

第二,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与进步,对于教师的基本功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三字一话”,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与技能,以辅助教育教学工作,使课堂教学趋于多样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

第三,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多元化,语文教师虽不能说要通晓天下事,但最起码的文学素养、科学知识、史政、哲学、自然地理常识是应当具备的。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涉及到科学、史政、哲学、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又如何能上好这些课文呢?常言道:“欲施人于一瓢水,自己应有长流水。

”由此可见,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再次,诗意的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艺。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教学艺术包括处理教材、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等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和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行为、心理、情绪等的调控艺术。

既然是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创新。

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新的,一种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要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师就要有好“点子”,这“点子”就是艺术。

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

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

每一位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出发,因材施教,不断地变化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艺术。

不能人云亦云,一味地效仿,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体现自己个性的教法,让课堂充满诗意。

所以说,教学技艺智慧与技能的结晶。

第四,诗意的语文教师应当是极富激情的。

一堂诗意的语文课应当是激情四溢的。

“以情悟情,以情动情,以情生情。

”一个语文教师上课用语平淡、面无表情、心静如水,没有任何一个富有深意的肢体语言,又如何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又如何能把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悟出文章作者的用意呢?更不用说能提高其精神境界,荡涤其心灵了。

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是充满激情的,只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运用饱含深情的话语、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情动情,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就能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同时也让学生尽情享受着学习语文的乐趣,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总之,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

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

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诗意的语文课不易;当一个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不容易。

诗意的语文课,如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

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诗意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诗意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

让我们都努力争当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吧,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心得体会篇3最近,我有幸研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实录《丑小鸭》(是《听窦老师讲新课》一书中“整本书主题教学”部分里的第一篇)。

密密麻麻整整21板文字,读得我思潮起伏,那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掩上书本,抬眼望天,天空碧蓝澄澈,如同我此时的心境。

这是一堂怎样的语文课?窦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唯有用窦老师给这堂课确定的主题——“高贵”一词来形容。

首先是学识的高贵。

窦老师学识的高贵体现在她高雅的文学素养、深厚的文学积淀、广博的文化视野。

这从教学中的多处细节可以体现出来。

她仔细研读《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自传》,充分领悟到安徒生童话的精髓,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也感受到安徒生童话所包含的幻想的美、艺术的美、人性的美。

其次是语言的高贵。

窦老师的课堂,不仅用自己凝练、诗意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品读领悟语言的高贵。

比如,她把《丑小鸭》的全译文(近七千字)与课文(压缩成不到500字)对比阅读,首先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说说文中可能缩写或删掉了哪些内容”,再精选几个片段进行仔细品读,抓住原文中诗意的环境描写、传神的动作描写、幽默的语言描写等,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安徒生童话语言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原来我们的语言可以有如此丰富,如此高贵的“味道”。

然后是人性的高贵。

生活即童话,作品即人品。

安徒生童话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自身曲折经历的生动写照;童话中的许多主人公,都有着和作者一样的高贵灵魂。

正如本堂课题目中对高贵的诠释: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