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调研报告

市场调研报告

大学生毕业去向调査报告钟坚数学111班1920114955 一.调査任务和目的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高校、社会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 由于各大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的数量剧增。

全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校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大学生毕业就业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学生自己的生涯,社会的进步。

可见,研究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起来非常复杂,主要是因为影响它的因素太多。

要解决这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研究这些问题进行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问卷找出一些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深度的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毕业后的不同走向,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他在学校的学习方向,大学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有利于提高他的学习效率以及获取一些就业信息以便更好地准备。

由于就业压力很大,从而不可避免的加深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的多样化。

确定调査对象为了减小调查工作决定向理学院4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专业.信息.电科、社体,为此准备了40份调查表,分别对这些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

三.毕业大学生的主要去向1 •深造考研2•出国留学深造3•自主创业4 •就业5•其他四.调査表附录1 其中分别向数学专业,信息专业。

电科专业,社体4 个专业各发10分问卷,其中发给女生16份,男生24份。

收回的问卷40份。

五、针对调査问题分析1•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

对自己发展方向有了较深的认识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也可以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对于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非常清晰的占总人数的7.5%, 比较清晰占37.5%, 一般占42.5%.模糊的占10%可见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够清晰。

对于性别为变量来讲,其中男生在比较清晰或以上的占总人数的27,0%>女生占18%女生相对于男生还是差一点。

从专业来看,数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比较清晰以上的占8,5%,社体的占14,5%,信息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比较清晰的占12,5%.电科专业的占9.5%。

这对数据可以看出,社体专业的学生还是比较清晰的。

数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都不是很清晰。

可能是数学专业近年来就业不好的原因吧。

我想是由于社体的学生相对更活泼,做什么事都中干劲,所以他们对自己有所规划。

而对于数学专业,因为不好找工作,数学专业岀来的学生从事教育或者计算机方向。

但是这些领域对于他们来讲又不是很占优势。

所以导致他们对未来发展比较迷茫。

电科和信息的还好一点。

所以他们的占比在45%/4即在12,5%左右。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在什么时候对自己的生涯有规划。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40%的人在大二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而47.5%的学生是在大三的时候规划的。

没有的规划过的占总人数的7,5%o这是为什么对自己未来发展比较清晰的人占总数的45%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才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我调查的对象正是大三的学生。

所以半数左右的人对自己发展还是比较清晰的。

2•毕业后的去向。

毕业大学的去向直接影响着就业状况。

我们知道,近几年大学生的剧增导致就业压力非常大,那么怎么去缓解就业难这个问题?例如:很多人因为本科生就业难,而选择考研,让自己上升一个台阶从而更有资本去和木科生竞争。

考研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是个潮流。

大学生自主创业,这样就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也达到了缓解就业的目的。

问卷中,毕业之后的去向主要有求职,考研,创业,求职考研两手准备,不确定。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直接求职的占15.0%,选择考研的27.5%而选择考研就业两手准备的占52.5%,选择创业的占5.0%不确定的占10%。

若以性别为变量。

女生选择就业的占10%,大于15%*60%,即女生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大于男生。

女生选择考研的占5%小于27.5%M0%o 这说明女生选择考研要比男生少,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社会上高学历男生要比女生多。

数拯显示,52.5%的人选择了考研就业两手准备。

这也是结合社会情况作出的明智的选择,因为就业难所以选择考研,但是考研率又不是100%,能考上就选择读研要是考研失败就选择就业。

这种做法是很不错的,应该鼓励同学们这么做。

因为考研准备是一场持久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复习,这样不仅也可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再次掌握而且要是考不上对就业也是不小的帮助。

按专业为变量时,数学专业学生选择考研或者考研就业两手准备占25%大于20%((27・5%+52・5%) *25%)这说明数学专业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就业。

社体的学生选择考研或者考研就业两手准备的占12.5%,他们对于考研的积极性不够,或许是社体这个专业考研方向不多或者是考研的价值性不是很好,所以基本上的学生都选择不考研。

电科、信息这两个专业的差不多与平均值20%相差很3•首选的就业单位。

说到就业单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毕业后有个好去处,但是好的单位第一要求比较严格,门槛太高,即使想去实力不雄厚也无济于事。

因为好的单位往往福利也比较好必然吸引很多毕业生,这样竞争的压力就大大提高啦。

相对较差的单位,因为资金或者技术没提上去,导致对员工的待遇不是很佳,很多大学生又对自己的薪资要求稍高,所以很大部分的人不愿意选择相对较差的事业单位。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首先选择的就业单位中选择政府/事业单位的42.5%,国企的占37.5%,外企的占12.5%,民企的为7.5%。

近年来,考公务员是非常热,一个好的岗位有几千人去竞争,确实是因为公务员的待遇优越,生活会更加稳定,当然不排除很多人有强烈的从政理想的。

特别是在赣州这样的二线中城市,因为不是很发达,生活水平不是很高。

公务员工作轻松,周末还有假虽说月薪不是很高但是总体来讲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去考取公务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对于民营企业,赣州的生活条件本来就不是很高,工业不是很发达,发展相对较缓慢。

这样就形成民营企业供不岀很大资金去养一个高月新的员工。

待遇也不是很优越。

所以首先选择民营企业的人很少。

女生首选国企占总人数的22.5%大于平均水平的16%,这说明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讲更喜欢国企。

但是首选公务员的,女生占10%远小于平均水平的17%,这明显对于从政这一方向, 男生比女生更多。

对于外企,民企,这些单位。

男女所占比例相对均衡。

谈到创业的,数学专业,信息专业的学生所占的比例略高于社体和电科专业。

这也符合世界富豪榜中数学专业的所占比例最高的事实。

4•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

一个人做一件事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做法是否可行。

大学生就业也一样,自己的去向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工作地域,家庭经济情况等等。

如:一些岗位刚去工资较低,但是能学到一些技术,这些对自己未来发展很有利,但是家庭经济欠缺急需用钱,很多人就会选择待遇较好的岗位,这样对自身的发展就相对更不利。

相反,要是家庭经济较好,自己的做法只为自己的发展即可,这样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未来发展更有利的岗位。

所以说,分析大学毕业生求职优先考虑的问题很有必要。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42.5%的人优先选择工作地域,薪酬和福利的有82.5%, 单位性质的占425%,个人发展空间的占57.5%,家庭期望的占32.5%。

可见大部分人优先考虑的还是薪酬,这很好理解,因为钱好用,大学生也到了成家年龄该准备的太多。

对于性别而言,优先选择薪酬的女生占总人数的27.5%小于34.0%的平均水平。

这说明女生在薪酬这一因素的影响力比男生要小。

选择地域的也占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女生, 优先选择地域的女生占22$大于平均水平的18%,每个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儿女远在他乡,一年只见几次,学生也是,读书十几年了呆在家的时间很少。

毕业后当然想在离家相对不远的地方工作。

但是信息专业的学生在这一因素中,他们选择沿海城市的更多,数学专业的较小。

这也专业的特色有关。

信息专业的主要从事的是计算机、软件方向,而这些在沿海城市更好就业。

数学专业的不好找工作,只能选择一些专业任选或是从事教育,所以对地域的要求每信息专业的高。

谈到个人发展空间,信息专业的和数学专业的学生优先考虑着因素的比例相对较高。

对地域这因素的再次分析。

调查显示,优先选择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的占62.5%,其中信息专业的占20%大于平均的15%,选择一般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占17.5%,其中电科,社体的分别占7,5%,5%,选择西部的占10%,对于工作地域无所谓的占5%。

5•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大学生数量过于庞大,无意中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谈到为什么大学生就就业难这个问题上,认为高校扩招导致应届生过多的占62.5 %教育与需求不协调的占22.5%认为应届生能力欠佳的占10%,认为其他因素的占5%o其中,4个专业的学生认为高校扩招导致就业难的比例差不多,说明高校扩招确实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认为教育与需求不协调的数学专业的学生就占10%,其他专业的相差不大,这说明对于数学专业,培养岀来的学生就业方向少, 或者学到的知识是高不成低不就,既没有很深的高度,也没有很宽的广度,所以就业比较难。

而其他专业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则说明这个问题中数学专业的学生的主观性太强,这结论不太适合,但是也不能不重视。

因为这关系到数学专业的发展和它培养出来学生的职业生涯。

当然,应届生的能力确实欠佳,因为刚从学校进入社会,没有一点工作经验十几年都在学习纯理论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的升华,所以应届生的工作能力一般比不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

但是应届生的学习能力并不会差,进入工作时肯定会有点不适应,但是工作了一定时间后也不必比那些已经就业的人差很远。

所以认为应届生能力欠佳的比例很少。

分析这些问题时还应该考虑到专业的不同导致的思想差异性。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生本身。

大学生要是综合素质很高,各个方面的能力强的话,我想就业不会很难。

这就说明了在线期间学习的知识有关.有些同学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不够,进步了很多大企业的门槛。

我相信知识渊博的人不会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

在谈到在校期间哪些环节对你的就业帮助最大的问题时,有以下几个因素。

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社会活动和实践.担任学生干部就业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