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是教师教学表演的舞台,是教师驾驭教学过程的主要载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意在找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师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这绝对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中既有老师教的问题,也有学生学的问题,当然还有其他的问题,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仍然是所有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其他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的,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

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表演的舞台,是老师驾驭教学过程的主要载体。

一、明确课堂教学的主体
要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搞清楚谁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广义上讲,课堂教学的主体既应该包含老师也应该包含学生,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既是矛盾的两方面,也是和谐统一的一个整体。

狭义上讲,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是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者,一节课能否顺畅有序的完成,教师起到决定作用。

一名好的教师将一节课组织的好、讲的好,教学任务就能完成的好,教师讲课过程是一种享受,学生学的过程也是
一种享受。

反之,如果教师课堂组织不好,讲的差,学生也不愿学,课堂教学任务怎么能很好地完成呢?
总而言之,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充分体现如何讲?如何组织教学?如何维持课堂纪律?一个好的教师会精
心准备、认真组织好每一节课,即能够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也会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二、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师的基本功就是要组织好课堂教学,虽然不同学科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相同的规律,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1、备课
要想上好课,必须要备好课,只有备好课,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有所保证,只有在课前教师将所讲内容研究透彻,才能给学生讲明白。

如果连教师都不明白自己讲的是什么,怎么可能让学生听明白呢?所以,要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

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不仅要备好课,还应该“背”好课,就是要将讲课内容背下来,讲课时脱稿讲解,才能给自己的讲课留下自由发挥的余地。

首先,教学大纲是备课的根本依据。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重点、难点要讲透彻,对该讲的内容不要有遗漏,而不应该讲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进行择要讲解,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

其次,教师要深刻了解自己应该备什么内容,明确教师所在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理论课,又要备练习课。

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教材顺序,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讲解清楚就可以了,着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素质教育的体现不够。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讲课模式,以实用性、实操性为主要原则,突出素质教育为目的。

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素质教育的需求,做好学生的调研,对备课内容下好功夫、精心准备,切不可照本宣科。

2、处理好教材和教参的关系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参照物,而教学大纲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大纲有的,教材上没有,就需要教师进行补充;大纲上没有,教材上有的,教师可以不讲。

因此,讲课过程依据的是大纲而非教材。

另外,大纲和教材上都有的内容也不一定必须照本宣科,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素质教育不断有新的要求增加,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情况适时充实讲课内容。

同时,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参照几本不同的参考教材,也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参考材料,但如何使用这些参考材料却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认为,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以学生手头的教材为主线,中间串插其他的参考资料,但也应该避免讲课过程中过多地引用其他材料,这样容易打乱学生的思维,从而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我们可以在讲清楚基本概念、基本
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列出一部分课余阅读的参考资料,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备好学生
与以往的课堂教学观念相比,让学生学会知识和全面发展,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理解的过程。

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效。

因而,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更要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式方法,同时,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应采取补救措施,对优秀生采取特殊的额外措施等等。

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情意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备学生中,特别要关注每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事实上,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

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视学生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和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主动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学生时,一方面要从学生思维方式出发,确定教材中哪些内容能拓展学生能力和思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及最佳发展区,从学生熟
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意义。

四、运用优秀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
除了备好课、了解学情外,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
1、使用幽默的语言
课堂教学的目标多种多样,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言传身教”,无论是完成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教学语言总是主要的信息载体。

较好地掌握教学语言技能就能使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半功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有些教育学家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融播音员的清晰、相声大师的幽默、评书演员的流利、故事大王的激情于一体。

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化枯躁无味的内容为意味盎然,使学生愿听乐听。

2、巧设悬念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通过不断设疑、探讨、研究、解疑的链状教学,承上启下,环环紧扣,将教学活动不断引向深处。

同时设疑、解疑的链状教学,可以不断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智慧的火花,产
生浓厚、持久、稳定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与此同时,课堂教学导入时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3、形象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

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使用的越来越多。

而多媒体课件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

因此教学时适度的加入多媒体课件比如flash课件可以将枯燥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动态形式,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上课积极性。

4、让学生自己动手
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

用心去感受教学的过程;用心去对待每一堂课;用心去对待每
一个学生;课堂的教学驾驭能力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欧阳常青.论高校新教师的入职培训[j].教育与现代化, 2003(2): 72-76.
[2]邱晓红.指导高职院校新教师的三个方面[j].机械职业教育, 2005(5): 35.
[3]杨永发.新教师怎样听课[j].吉林教育, 2005(3): 37.
[4]冯健.新教师听课听什么? [j].教学与管理, 2005(3):
37-38.
[5]杨叔子,王均.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
2007(4): 1-3.
[6]河山.机敏做事,开心做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4(2): 138-140.
作者简介:
任秀娟,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级教育硕士。

张震,山东大王职业学院,讲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