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教学质量之我见论文

提高教学质量之我见论文

提高教学质量之我见
【摘要】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工作的基本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能左右其它因素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并且能认真抓好教学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工作的基本指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教师是其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能左右其它因素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呢?
1.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

”教师威信是教师人格、能力、学识以及教育教学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

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宝贵的“魅力”。

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事半功倍;反之,学生对他的劝导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功半。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学期,接手的班级是我当年在这儿读书时的老班主任所带的,在我走进班级前,他就已经给学生介绍了我,且评价极高。

当我踏上讲台还未开口时,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到了信赖、敬畏和钦佩之情。

结果,教学中师生合作很愉快,学生学习兴
趣猛增,期末考试成绩一下子上升了40多分的平均分,这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威信的魔力。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精神饱满地面对学生,真诚地关爱他们,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让学生感到你有渊博的知识,有“道”可传,有高超的技能,有“业”可授。

这样,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责任心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国家和社会所承担义务的一种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一种自觉态度。

责任心是教育工作的道德基础,是一个教师事业成功的关键和灵魂。

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我们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就不能旁鹜。

就是常人所说“为生活而劳动”,你总得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良心,你也应该敬业。

还有,看到那充满生机、不断成长的孩子,你怎会忍心干着教育而不敬业呢?如果我们不好好工作,那么,小方面是毁了一个人、一个家庭,大方面就是毁了一群人、一个国家。

当然,这种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中展现,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

多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一直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从不因私事而放弃或应付自己的本职工作,从不迟到、早退、旷工,从不“出工不出力”,随时及时认真做好备、讲、批、辅、考等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各种教育教学任务。

正因为这样,曾得到过去所在
学校领导及家长“以高度的责任心创造高水平的工作、高质量的成果”的高度评价。

3.要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开拓创新。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永葆生机的源泉。

众所周知,教育的难度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而必然增大。

新教材的变革和教育教学对象的不断变化,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若教师还不与时俱进,仍用传统的观念来看待学生,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其结果肯定是失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给教师带来的只能是巨大的压力和失败的痛苦。

相反,教师若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其教学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

记得我刚调入本校时,由于之前三年在原学校都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未上过教改后的新版教材,也未进行过新教材培训,加之两所学校教学对象的巨大差距,一时间让我感到不知所措,经过多次反思,我终于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的名句中找到了方向,及时向教学经验丰富的钱琰老师、邓丽蓉老师、夏云珍老师等请教,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及新课改理念,创造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新教法,致使学生成绩不但没有下降,而且逐步上升,更可喜的是在2008年的中考中竟取得了平行班超过高级中学实验班5分平均分,名列东川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可见,作为教师要懂得“教学相长”这个道
理。

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个科研型、创新型的与时俱进的老师,懂得终身学习、懂得发展自己、善于反思,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

能做到:事先而思,行而有序;事中而思,行而不迷;事后而思,知而有得。

不能只以忙碌、奉献为荣,更要在创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轻松愉快地教,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

4.要严谨治学,抓好教学主要环节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

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

备课时,一定要坚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原则,不能仅局限于弄懂教科书的内容,理顺条块,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突出教师的教。

而要改革传统备课行为,采用贯穿于从学情分析到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到教学检测这一教学过程的全新的“全程备课”形式,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及整个学科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

把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

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聚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课堂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所以,能否驾驭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
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

”这就是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才能主动地去探究问题,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上课时要从整体上着眼,考虑班情、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把理论加工、实际运用、研究成果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最易掌握信息;而不能在一些细微末节上琢磨,把教材搞得支离破碎,使学生不知所云。

教学中过多的头绪只能让学生无所适从,短暂的一堂课只能解决一两个大问题,多数时候只能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

另外,教师上课还要从精神上做好充分准备,教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时常被教师的精神所鼓舞,被教师的充沛精力所感染,给部分无心向学,违反秩序的学生以威慑力。

管理好课堂秩序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保障。

授课时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反馈,观察他们的表情,倾听他们的回答。

如发现有人精神不振作、注意力不集中、讲小话等不良现象都应坚决杜绝。

因为这不仅是个人的问题,它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

这时教师可在讲课时提高或压低音量、加快或者减缓语速,甚至稍作停顿,使嗓音如同画家的笔、演奏家的乐器、摄影师手中的照相机,充分发挥它的威慑力,也可利用教师“变位讲课法”引起学生警觉。

教师在非板书较长的时间段内,走下讲台,在教室内做“变位讲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打消学生心目中,由于距离效应自然而然产生出老师发觉不了的心理感应;还可用教师“眼神”调节好课堂情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在“定视”中炼就眼
神和面部表情丰富变化的本领。

做到通过眼神、面部表情的变化来“警示——批评——希望——鼓励”学生,从而达到师生间心理沟通和共鸣的效果,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觉,让课堂中的不合理现象消灭于萌芽之中,达到“无声胜有声”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它和学生的课外学习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如果学生课后不复习、总结,课堂上的成果也会丧失殆尽。

因此,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效衔接起来。

精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作业,淡化精批细改,注重教师讲评,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提高考试成绩,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使道德伦理内化为学生的言行,真正达到现代化教育的目的。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诸多因素,但根本还在于自身的探索和实践。

教师只有努力打造自己的外在形象,夯实内在素质,塑造完美人格,才能在教坛上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傅维利主编.师德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曹爱连主编.中学班主任工作[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李鸥,王重高主编.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读本[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版.
[4]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m].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3年版.
[5]孙中平主编.西部教育论坛文集[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版.
[6]沈适蒸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