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2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2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所强调的主要含义是()。

A、先天有差异,要因材施教B、学以致用,学习与行动相结合C、学习新的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D、注重启发诱导答案:D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来处罚。

A、学校B、教育主管部门C、家长D、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答案:D3.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创造性B、长期性C、复杂性D、示范性答案:D4.初中三年一班的志强同学就读于本市一所著名的寄宿制学校,几次为校增光,荣获市级三好学生的称号。

但对于他擅自外出夜不归宿,学校的做法不当的是()。

A、及时查找B、置之不理C、联系其父母查找D、向公安机关求助答案:B5.战国时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情的,被称为“脉学之宗”的医学家是()。

A、华佗B、扁鹊C、李时珍D、孙思邈答案:B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龄是()。

A、不满18周岁B、不满16周岁C、不满15周岁D、不满14周岁答案:B7.物理徐老师对学生李丽的评语是“这段时间你开始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态度也更加认真,考试时更加仔细,因此你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多,继续加油啊”。

关于徐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徐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B、徐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C、徐老师关注学生道德学业水平D、徐老师以名次作为评价标准答案:D8.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某次考试得了97分,却被教师和家长说成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老师的做法忽视了()。

A、学生是完整的人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D、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人答案:B9.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答案:A10.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答案:D11.小郑、小刘老师是某学校的数学老师,平时两人都很努力,也喜欢暗暗较劲。

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小郑和小刘老师都有参加,但赛前两位老师既无教学的交流,也无比赛想法的讨论,最后遗憾双双出局。

关于小郑和小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不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B、有利于教师在竞争中成长C、体现了教师公平竞争的自觉性D、违背了教师间的合作理念答案:D12.耿教师在教室里建立“班级书柜”,放置各种读物,并定期推荐热点图书。

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是()A、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B、学会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C、学会选择阅读材料,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D、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答案:C13.王某和郑某都是年满十周岁的小学生,两人在课间争吵扭打,老师未能及时制止,王某不慎击中郑某耳部,导致郑某失聪。

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A、郑某和其监护人B、王某和学校C、郑某和学校D、王某和其监护人答案:B14.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小张老师打算放映其同名电影的视频资料。

在使用时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A、自习课播放整部电影,无关者可以离开教室,或者自行自习B、课上播放整部电影,边播放,教师边讲解C、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剪辑,课上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播放讲解D、教师作为设备操作者监督员,课上播放电影,把课堂真正完全交给学生答案:C15.下列选项中,诗句与所描写的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

A、元宵节——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乞巧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C、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清明节——风雨端阳生晦冥,泪罗无处吊英灵答案:D16.《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答案:D17.在Word中,下面哪个视图方式是默认的视图方式?()A、普通视图B、页面视图C、大纲视图D、Web版式视图答案:B18.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

A、在学校管理问题上正确批评、建议B、遵守职业道德规范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答案:C19.我国的舟山渔场每年都有一段时间的“休渔期”,其主要原因是()。

A、鱼类每年有一个集中的产卵期B、舟山渔场附近海域污染越来越严重,以致鱼量越来越少C、那段时期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为渔民安全考虑,因此不让他们出海捕鱼D、舟山因捕鱼过量,致使目前已无鱼可捕答案:A20.《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

A、“汉阴”指汉水东面B、“汉阴”指汉水南面C、“汉阴”指汉水西面D、“汉阴”指汉水北面答案:B21.某市教育局每次都将大量的经费和资源分配给当市升学率高的学校,这种做法()。

A、属于实事求是,着眼实际B、没有促进学校均衡发展C、对升学率差的学校起到激励作用D、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答案:B22.“教师服装要表达的信息是尊严而不是刻板,是美丽而不是妖艳,是自信而不是寒碜,是高雅而不是富贵,是大方而不是怪异。

”这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的要求。

A、爱岗敬业B、为人师表C、关爱学生D、教书育人答案:B23.《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下列选项对这句话的说明最准确的是()。

A、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B、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C、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D、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答案:A24.乡试、会试、殿试中的第一名分别称为()。

A、解元、会元、状元B、会元、解元、状元C、状元、会元、解元D、解元、状元、会元答案:A25.德国历史上为实现国家统一而大力推行“铁血政策”的是()。

A、加里波第B、圣马丁C、希特勒D、俾斯麦答案:D26.雷雨过后空气会变得格外新鲜的原因是()。

A、空气中的成分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人的一种感觉B、空气中的灰尘被雨水冲走了C、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D、雨水冲走了地面上的污物答案:C27.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虎妈”赵薇为女儿制订了一个文化、体育、艺术全面发展的学习计划,报了很多兴趣班,而“猫爸”佟大为则秉承快乐教育的原则反对给女儿报那么多兴趣班。

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虎妈”注重全面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B、“猫爸”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C、“猫爸”过于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D、“虎妈”注重教育的多元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答案:B28.以下不属于对未成年的社会保护的是()。

A、某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某地政府严厉打击“黑网吧”,重点取缔各中小学校园附近的网吧C、某地政府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D、某地卫生部门到学校免费为学生接种疫苗答案:A29.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

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是上海人;(2)有人不是上海人;(3)主任不是上海人。

以下哪项为真?()A、8名职员都是上海人B、8名职员都不是上海人C、只有一个是上海人D、无法确定该部上海人的人数答案:A30.题干:某教员到一所中学去进行教育达标验收工作时,听了一节“培智班’’的语言课。

教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师讲课期间总有一位学生未经教师许可就离开座位,跑到讲台上去领读、表演,甚至跑到教师后面的饮水处去喝水。

事后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培智班”中相对聪明的学生,是同班学生中识字最多、发音最准、吐字最清楚的一位。

该任课教师也对该生的这种行为进行过多次的教育,却无济于事。

试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并帮助这位任课教师解决这一班级教育现象。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其一,任课教师过于偏爱此生,所以当该学生出现类似行为时,教师没有严厉制止,让学习成绩的优秀掩盖了其不良的行为;其二,当教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虽然也有多次的教育和制止,但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心理,从而没有对其应有的正确行为方式进行强化。

(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具有操作性和工具性。

这一理论强调行为方式的获得主要是利用联想式和操作式的条件反射进行直接的强化。

通俗地说,就是当学生一旦有错误行为产生时,马上停止其活动,让他重复多次地去演练正确的行为。

(3)针对这一事例,任课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只要该生有擅自离座的行为出现,教师就要他回到座位上示范一次离座或讲话前应怎样做,在举手数秒后,教师点名方可起立,然后再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其他活动。

如此强化训练五到十次,估计过一段时间后,该生的错误行为会明显减少,在离座及发言时都会举手。

久而久之,该生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运用强化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为时,一定要明确要改变的行为是什么,要强化形成的正确行为是什么,从而对其进行教育的“正强化”。

有的教师通过体罚、恐吓、训斥等非道德行为强行去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而非采取积极的“正强化”,这只能产生“负强化”,促使学生通过非道德行为的尝试去摆脱其学校生活的懊恼、沮丧和痛苦,反而增加了错误行为的出现率。

31.题干: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育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请分析这句话蕴涵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并分析它对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有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其字面意思为: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

每个人由于遗传、后天影响等各种原因,他们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个体,孔子由此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来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

(2)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