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诵读方法 语速 语调
语速
语调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 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 连接的紧松。
朗诵的速度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1、一般说来,热烈,欢快、 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 2、平静、庄重、悲伤、沉重、 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 3、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 则用中速。
我爱看天上的一片云, 那片白白的、会变的云。 瞧它一会儿变成只小黄狗,摇着 尾巴,追着太阳跑; 一会儿变成只小灰羊,在草原上 撒欢儿跳高。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我爱这土地》音,多扬少抑, 声音强劲而有力, 常用来表现紧张急 迫的情形和抒发激 越的情怀。
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语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诱惑)
(嘲讽)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1)轻快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快, 多扬少抑,多轻少重, 声轻不着力,词语密度 大,有时有跳越感。多 用来描绘欢快、诙谐的 情志。
灵车队,万众心相随。
悲 痛
哭别总理心欲碎,
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
新华门前洒满泪。
日理万机的总理啊, 您今晚几时回?
(2)沉稳型 这种节奏语势沉缓,多抑少 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词 语密度疏,常用来表现庄重,肃 穆的气氛和悲痛、抑郁的情感。
(庄严)
(蔑视、愤慨、反击)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毫不犹豫)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 爱 这 土 地
艾 青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大海上一片静寂。 在我们的脚下, 波浪轻轻吻着岩石。
像朦朦胧胧欲睡似的。
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 月光劈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
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
(3)舒缓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缓,语势较平 稳,声音轻柔而不着力,常常用来 描绘幽静的场面和美丽的景色,也 可以表现舒展的情怀。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 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 乌云,它叫喊着,就在 这勇敢的叫喊声里,乌 云听出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