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管理经济学的定义(名词解释)管理经济学从微观经济理论中吸取概念和方法,运用经济分析工具和技术来解决管理的问题,使决策者高效率地配置组织资源。
2、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选择/判断)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它们都是以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及其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管理经济学承袭了微观经济学的诸多假设和前提。
2、区别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是抽象的企业,管理经济学的是现实的企业。
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微观经济学的是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是短期目标多样化,长期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对企业环境的假设: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外部环境消息已知,管理经济学假设企业消息,特别是环境消息不确定。
研究目的:微观经济学研究目的是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企业决策。
3、边际思想、“无约束最优化的决策准则”以及“有约束最优化的决策准则”,请结合后面的章节学习(计算)用边际分析法来衡量一个方案或一个项目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比较。
借助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存在的某一因变量依存于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
说得通俗点,就是指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 边际产量=总产量变化量/某投入要素变化量➢ 边际收入=总收入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利润=总利润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是有利的。
否则,就是不利的。
解决无约束最优行动决策准则是:边际利润﹦0 或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MRA=MCA, MRB=MCB, MRC=MCC, …对于有约束情形可以获得如下最优化法则法则1:边际效益相等(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 ( ) ( ) ( ) 边际成本 边际收入 产量变化量 总利润变化量边际利润 - = ∆ ∆ = Q TR TR ()()()X TP MP ∆∆=某投入要素变化量总产量变化量边际产量()()()Q TR MR ∆∆=产量变化量总收入变化量边际收入()()()Q TC MC ∆∆=产量变化量总成本变化量边际成本法则2:边际成本相等(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业务量所引起的边际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成本最低)小结:利用边际值进行管理决策优化◆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的确定最优化规则:边际值=0◆有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的确定最优化规则:边际效果相等即:边际效益相等,使总利润最大。
边际成本相等,使总成本最低4、“委托—代理问题”(选择/判断)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股东与经理当一人或多人(委托人)雇佣另一人(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完成一项服务时就会出现委托代理关系。
在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常常把若干决策权授予代理人。
如,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
由于代理关系而产生的低效率被称为代理问题。
这种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交易各方都是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如,经理人自己的追求有可能和股东不一致)、◆代理人的行为常常不能得到全面观察(如,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无法做到全面监督)◆团队生产过程中随机因素的干扰。
代理问题的主要解决问题的办法:股票期权制5、为什么要形成企业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选择/判断)企业存在的理由◆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如:生产单元之间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等交易费用)◆通过企业整体运作减少政府干预(如:税费的降低)基本特征: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6、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的定义(名词解释)1、会计成本(又称历史成本、外显成本)——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
2、机会成本P18——是指生产资源因用于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在其他可供替代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
第一章1、需求法则、供给法则的内容需求法则需求表、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的背后,都是“需求法则(Law of Demand)”在起作用。
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因而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法则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理解供给法则时必须注意:其他条件不变适合于绝大多数商品,但也有例外(如古董、工资水平很高时劳动的供给2、区别“需求量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变动与供给的变动”(选择/判断)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沿供给曲线的变动其它因素不变,只是价格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其它因素改变,价格可能也改变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在几何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上,表现为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3、均衡价格的形成以及供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请结合供求图来学习(计算)4、支持价格、限制价格、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请结合供求图来学习(计算)附录:1、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的定义(名词解释)无差异曲线定义:在偏好不变的情况下,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预算限制线定义: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称为预算限制线。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选择/判断)1.不满足性的假设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一定是负的。
2.转移性和不满足性决定了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3.关于消费者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物品,愿意放弃相对较少的另一种物品的假设,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一定是向原点凸出的。
4.为了满足第四个假设,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必然是随着该无差异曲线的向下移动而递减3、边际效用(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以及常见的价值悖论的解释(简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对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无差异线的斜率绝对值递减,形状是凸向原点的。
4、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内容及管理决策启示(简答)管理决策的启示一个商品有很多方面的性质,管理者战略决策的时候,经常要决定这些性质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如何。
你可以通过款式、性能、可靠性的不同组合进行市场调查,也可以对以往购买不同款式、性能、可靠性的轿车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同轿车的价格与其特性联系起来,以判断每一类的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放弃一种特性来换取另一种特性,从而帮助你确定产品的发展定位,向消费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
5、求解“消费者最优选择的问题” (计算)第二章1、需求的价格弹性①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正号、负号表示的含义1、由于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得方向一般是相反的,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负数。
但通常使用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
2、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P/Q 的值成正比。
价格点弹性=价格的弧弹性价格弹性=需求曲线斜率P57 图2-1②不同的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会不同;同一种商品,在需求曲线的各点上需求价格弹性也会不同。
③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P62表2-1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降价时,需求量的增加量比较敏感,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大于降价的变动百分比。
即:降价会引起销售量上升,增加后的销售量乘以降价后的价格所得的销售收入大于降价前的销售量去乘以原价所得的销售收入。
P2<P1,同时Q2>Q1,且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所以有:P2×Q2 > P1×Q1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益和平均收入的关系◆ 需求方程 P=a-bQ◆ 总收益 TR=P·Q=aQ-bq2◆ 边际收益 MR=总收益变化量/销售量变化量=a-2bQ平均收入 AR=TR/Q=P平均收入曲线即企业的需求曲线(P63,倒数第2行)2、需求的收入弹性①需求的收入弹性(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小于0、小于1、大于1表示的含义1、数学表达式:收入弹性( EI )= 需求量变化%/收入变化%QI I Q I I Q Q E m •∆∆=∆∆==/收入变动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2、收入弹性的分类:EI>1 富有收入弹性(高档货)EI<1 缺乏收入弹性(中档货)EI<0 负收入弹性 (低档货)②需求的收入弹性的管理决策启示需求收入弹性的应用指导企业经营及政府机构制定政策。
①利用需求收入弹性可以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收入现状,便于制订合理的收入政策。
对同一商品来说,如果在某地区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另一地区的收入弹性,说明该地区的收入水平还相对落后,国家就可以想办法有针对性地制订收入调节措施,以达到地区间的收入平衡。
②利用收入弹性来协调国民经济各种商品发展的合理比例。
由于各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一致,相同的收入变动比率所要求的需求量变动也不一致。
因此,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就不应强求发展速度的一致,对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商品,其发展速度可以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占比例也大些。
反之,那些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商品,其发展速度可以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占比例小些。
③利用需求收入弹性原理确定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重要的经济活动,进口国经济的波动对出口国的出口有较大影响,为尽量避免这种影响,可以根据商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来安排出口结构。
出口商品收入弹性大,说明收入变动对商品出口量影响就大。
当进口国经济繁荣时,无疑会增加进口,对出口国有利,但当进口国经济不景气时,就会减少进口,对出口国不利。
因此可以采取需求收入弹性大小搭配的出口商品结构,以减少在进口国经济衰退时可能遭受的出口大滑坡而带来的损失。
3、商品交叉价格弹性①商品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正号、负号表示的含义1、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它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若以X 、Y 代表两种商品,点弹性2、交叉弹性分类:Exy>0 替代品(竞争关系)Exy<0 互补品(合作关系)Exy=0 相互独立(不相关)划分行业界限:■Exy 为正且大,为同行业;■Exy 为负值,为不同行业。
②商品交叉价格弹性的分类及管理决策启示需求交叉弹性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通过需求交叉弹性,生产者可以知道对自己产品的需求会因其它产品价格变化可能引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