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测训卷化学平衡状态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测训卷化学平衡状态

2.2.2化学平衡状态1、下图是可逆反应X2 + 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2时,反应未到达限度C.t2- t3,反应不再发生 D.t2- 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后能证明2SO2+O22SO 3是可逆反应的事实是( )A.O2仍为1moB.SO2仍为2molC.SO2完全转化为SO3D.SO2、O2和SO3同时存在3、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4、分析各选项中的各组反应,其中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A.2KHCO3K2CO3+H2O+CO2↑K2CO3+H2O+CO2=2KHCO3B.CO2+H2O=H2CO3H2CO3=CO2↑+H2OC.NH3+HCl=NH4Cl NH4Cl NH3↑+HCl↑D.2NaCl2Na+Cl2↑2Na+Cl22NaCl5、在一定条件下,使10mol SO3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则下图中正确的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B.C.D.6、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2Y2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 (Ⅰ)< V (Ⅱ), 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 Δ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 B.小于98.32kJ C.小于196.64kJ D.大于196.64kJ8、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4(s)2NH3(g)+CO2(g),下列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9、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2C(g)ΔH<0,反应过程中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左图;反应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分别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min内,v(B)=0.1mol/(L·min)B.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C.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此时c(B)不变D.t4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此时c(B)不变10、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催化剂2SO2(g)+O2(g)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2mol/L、0.4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8mol/L,O2为0.4mol/LB.SO2为0.5mol/LC.SO3为0.8mol/LD.SO2、SO3均为0.3mol/L1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 密闭容器中c (NH 3):c (CO 2)=2:1C. 2v (NH 3)=v (CO 2)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13、已知:反应I:4NH 3(g)+5O 2(g) Pt/RuΔ−−−→4NO(g)+6H 2O(g) △H<0 反应II:4NH 3(g)+3O 2(g)2Cu/TiO Δ−−−−→2N 2(g)+6H 2O(g) △H<0①在恒温恒容装置中充入一定量的NH 3 和O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I ,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大压强,Kp(用压强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B.若测得容器内3v(NH 3)=2v (H 2O)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通入一定量的氮气,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14、一定温度下,在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ΔH=-197 kJ•mol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 正(O 2)= 2v 逆(SO 2)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向容器中加入0.2 mol SO 2和0.1 mol O 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19.7 kJD.向容器中充入二氧化硫,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5、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X ,在一定的温度下4X (g ) 3Y (g) + Z (g),达到平衡时,有30%的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 ) A .3.4molB .4molC .2.8molD .1.2mol16、100℃时,将0.1mol N 2O 4置于1 L 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 2O 4(g) 2NO 2 (g)。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 )①N 2O 4的消耗速率与NO 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 2的生成速率与NO 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⑥⑦B.①④⑧C.只有①④D.只有⑦⑧17、氮及其化合物在人们的生活经常出现。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该条件下,N2和O2完全反应生成1molNO,会(填“吸收”或“放出”)kJ能量。

(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氮的气态氧化物X和Y之间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②在0~3min内,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③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X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d.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Y的同时生成2n mol X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降低温度,则v(正) ,v(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反应A(g)+3B(g)=2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1v-=⋅(B)0.09mol(L s)v(A)=0.015mol(L s)⋅②1③-1⋅v(D)=0.045mol(L s)v (C)=2.4mol(L min)⋅④-1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序号填空) 。

18、直接排放SO 2、NO 2会危害环境。

工业上常采用化学方法控制污染。

(1)如图是1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和1mol S(g)燃烧的能量变化。

①CH 4完全燃烧的活化能是______kJ/mol 。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CH 4可以还原SO 2生成单质S(g)、H 2O(g)和CO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减少SO 2排放,将含SO 2的烟气通过洗涤剂X ,充分吸收后再向吸收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既可以回收SO 2,同时又可得到化肥。

X 可以是______(填序号)。

a.2Ca(OH) b.23K CO c.24Na SOd.32NH H O(3)对NO 2+SO 2SO 3+NO ΔH < 0反应进行探究: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 2的平衡转化率。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①能够加快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是_____ 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减小压强②如果要将图中C 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B 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 点对应实验中,SO 2(g)的起始浓度为C 0 mol·L -1,经过t min 达到平衡状态,该时段化学反应速率(NO 2)=______ mol·L -1·min -1④图中C 、D 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 C 和T D ,计算判断T C ______T D (填“>”“< ” 或“=”)。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可逆反应是指同一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而A、C、D项中的两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均不属于可逆反应。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 Z是反应物, X、Y是生成物,根据t0时刻前物质的量的变化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Z3X+2Y,A项错误;Ⅰ中为恒容反应,Ⅱ中为恒压反应,达到平衡后, V (Ⅰ)< V (Ⅱ),说明P (Ⅰ)> P (Ⅱ),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容器Ⅱ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长,B 项错误;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Ⅰ、Ⅱ容器中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恒容恒压的平衡等效,由此确定该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系数相等,则X为气态, Y为液态或固态,C项正确;容器Ⅱ为恒压反应,升高温度,气体膨胀,不管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其体积一定增大,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