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专题会议记录84706

安全专题会议记录84706

安全专题会议记录
时间
2.5
地点
操场
主持人
李耀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安全知识—防骗
一、诈骗者常用骗术
1、假冒身份,流窜行骗。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
3、招聘为名,设置圈套。4、以次充好,恶意行骗。
5、虚请家教,实为掠“色”。6、精心策划,网上行骗。
二、受骗原因
1、“高攀门弟”的心理。2、“利令智昏”的心理。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一、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二、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满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三、如果洪水不断不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3)、防止疏忽。应使日常疏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安全心理控制律良好心理环境素质是赢得安全、提高对事故承受能力的基础。学生不可能有统一的心理控制模式,但有些心理问题是共同的,是可以控制的,要创造良好安全的校园环境,教会他们遇事不能光是害怕。
3、安全自救律安全问题不仅仅在于事故灾害,也源于学生自律能力差异。要培养并树立学生的灾害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学会一些应急能力及知识。比如防范、逃避火灾的应急知识等。
安全专题会议记录
时间
3.17
地点
办公室前
主持人
李耀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安全知识—防雷
对于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雷击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如何防止雷电袭击是每个人必须关注的问题。
(1)发生强对流天气时,如果在室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
2)切记,如果在野外,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它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3.如果不慎发生触电,首先要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遇他人触电,在关闭电源前救人时,要踩在木板上去救人,避免接触他的身体,防止造成你本身新的触电。戴橡皮手套、穿胶底皮鞋可防止触电,还可以用木棍、竹竿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也可防上触电。
5.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在脱离电源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呼叫医生尽快来急救。触电的人可能出现“假死”现象,所以要长时间的进行抢救,而不轻易放弃。因为,已见到过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三小时以上,在积极的抢救下,又起死回生的动人事迹。
时间
9.1
地点
办公室前
主持人
李耀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学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6.16
地点
办公室前
主持人
李耀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中学生安全自护自救
1. 安全行为控制律
(1)、多学多问。中小学生对于安全问题上的任何无知或不解,都要养成及时向师长请教的习惯。
(2)、避免过失。其一是意识上的过失,“管它什么条条框框,我偏不听”,闯红灯,不走人行道线,据统计,孩子的过失往往与成年人的表率作用相关。其二是意志上的过失,主要表现是懒惰、松懈和侥幸,如自行车无铃无闸仍然敢在大街上骑。
六、在离开家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柜子里。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漂流掉。
安全专题会议记录
时间
现代家庭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冰箱、电视、洗衣机、洗碗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风.空调、电脑…… 这些东西多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危险。因此,学习安全使用家电产品是极为必要的。
在使用家电产品时,最好注意下面几件事:
l.先阅读使用说明书,尤其要读懂注意事项。
2.弄清所有按钮的用处及具体操作程序再接通电源。
四、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五、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福收集食品、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旗帜、鲜艳的床单)、划桨等是必不可少的。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较多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3、“封建迷信”的心理。4、“崇洋媚外”的心理。
三、如何防骗
1、识破身份伪装。2、识破手法变化。
3、注意反常。 4、当心麻醉剂。
5、主动出击,打破骗局。
在此,我们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谨慎交友,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互相帮助;遇有不明问题,充分依靠组织、老师和同学;自学遵纪守法,不贪占便宜。发现诈骗行为,及时报警。
1.合理安排时间。先做作业,后看电视;平时少看,周末适量。
2.一次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
3.要确定正确的视距。
4.睡前不看刺激片。
5.看完电视洗洗脸。因为电视周围有大量的灰尘被荧光屏所吸引,因此,洗把脸有利于健康。
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电视节目虽精彩,适度节制巧安排,
睡前莫看刺激片,科学用眼记心怀。
家电真便利 使用要合理
4、安全防灾应急律
(1)、学会匪警(110)、火警(119)、急救中心(120)、查询(114)等应急电话的呼叫办法。
(2)、要学会保持理智的头脑,对危险的性质及后果作好判断。
(3)、变自主的“逃生本能”为急中生智的避难疏散。
(4)、忍痛自救,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去救他人。
安全专题会议记录
1、首先要想到尽力反抗。
2、当已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财物,采用语言反抗法,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
3、采用间接反抗法:
4 、要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地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疤痕、语言、行为等特征,及其使用车辆的颜色、大小、型号、车牌号码。
3.有些电器(如电熨斗)不能远离,以免引起火灾。
4.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摸电器。
5.电器使用完毕,要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
安全专题会议记录
时间
8.20
地点
办公室前
主持人
李耀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户外避雷十大方法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安全专题会议记录
时间
4.21
地点
操场
主持人
李耀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安全知识—防抢
抢劫是以暴力、胁迫或其它方法强行抢走财物的行为,对社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骚扰性,如处理不当,往往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流氓等恶性案件。
抢劫案一般多发生于黑夜或人烟稀少之时;一般多发生于立交桥、地下通道、公共厕所、黑暗路段、门洞、茂盛的树林、花园、海滨公园等地。其形式有单人作案,或结伙作案。万一遭受到抢劫,首先不要惊慌,要克服畏惧、恐慌情绪,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环境,对比双方的力量,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3)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协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不要打手机。
(4)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处理。
(5)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家里,建议无特殊需要,不要冒险外出;将门窗关闭;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