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1)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2)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3)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FR-QC-21-A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
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详见《D/TLD管理控制程序》。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功能、配合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法律、法规要求
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焊接规定
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外形、外观要求(表面件)
重要制造过程参数
6.相关文件
6.1 《D/TLD管理控制程序》FR-QP-27-A1
7.质量记录
无。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HM-JS-002-201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
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性能、尺寸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尺寸、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
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法律、法规要求
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外形、外观要求(外观件)
重要制造过程参数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停车设备产品采购、制造、安装等过程进行重要度级别划分,并按相应级别进行控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停车设备产品。
2 定义:
2.1 质量特性:具体反映产品适用性的定性质量表示和规定。
2.2 质量特性重要度: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
2.3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按质量特性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而划分的级别。
3 职责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由技术部归口,其它部门配合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
4.1.1 质量特性重要度按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一般特性三个级别。
4.1.2 质量特性重要度划分级别
4.1.2.1 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安全或严重影响使用性能、寿命及特性超差后无法返修,影响程度很大,为关键特性,级别符号为A。
4.1.2.2 影响使用性能及寿命的质量特性,影响程度较大,为重要特性,级别符号为B。
4.1.2.3 对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不大的质量特性,影响程度较小,为一般特性,级别符号为C。
4.2停车设备产品重要度级别具体划分见表1、表2、表3,C级不标明。
4.3控制规定
4.3.1对于A、B级特性中外购件,自制件、外协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按表1、表2、表3的要求执行,当表中的要求不足以说明质量特性重要度要求时,由技术部以表格形式填写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表或直接在图纸上表明。
对于操作及警示要求应在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中明确说明。
4.3.2对于A、B级特性的自制件必要时应有相应的工艺文件,且有必要的工装保证设计要求。
4.3.3对于外购件、外协件的供方,质量部根据重要度级别提出相应的评定方法。
4.3.4生产车间应根据重要度级别进行生产的控制。
4.3.5质量部应根据重要度级别进行检验的控制,A、B级特性的外购件、外协
件应
有检验记录。
表1 采购件重要度分级
表2 制造件重要度分级
「本页无正文」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技术部负责归口;
本标准由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技术部负责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