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07T10:44:45.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程春炤[导读] 适应证: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水疱形成,不能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不稳定性骨折。
程春炤(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515)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417-02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
骨折线常通过尺骨鹰嘴窝,大部分属于囊外骨折,但也有前或后侧关节囊破裂者,内侧柱易粉碎、塌陷。
肘内翻的发生率较高。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多发生于3~12岁儿童,有明显的外伤史。
2.症状和体征
(1)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肱骨髁上有畸形、骨擦音(感)或异常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2)注意检查腕手部的感觉、运动,有无“垂腕”、“爪形”及“猿形”手畸形,以判断是否合并桡、尺或正中神经损伤。
(3)注意有无血管损伤的体征。
(4)皮下有瘀斑或触及近折端骨茬者,谓“潜在开放性骨折”,说明损伤和移位严重。
(5)青枝嵌插型骨折以髁上处环周挤压痛为主要体征。
3.特殊检查对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彩色多普勒、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4.辅助检查 X线正侧位片即可确定骨折类型,必要时CT、MRI检查确诊。
(二)鉴别诊断
1.与肱骨髁间骨折的鉴别肱骨髁间骨折多见于成人,儿童甚少。
X线可见内、外髁间距增宽,并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感),严重者对肘关节功能影响较大。
低龄儿童的滑车骨骺尚未骨化,通过髁间的骨折线不能从X线片上直接看到,诊断比较困难。
对于疑难病例可行CT、MRI检查确诊。
2.与肘关节后脱位的鉴别二者虽都呈“靴样”畸形,但脱位多见于10岁以上的较大儿童和成人,肘部肿胀较轻并有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失常。
(三)分类
根据受伤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根据侧方移位情况,又都可以再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
临床以伸直尺偏型最为多见,青枝嵌插型不容忽视。
(四)治疗
1.特色治疗
(1)手法整复固定法
①适应证:大部分肱骨髁上骨折均适于手法整复和外固定,在整复前应排除血管、神经损伤。
②整复方法:复位时应特别注意矫正远折端的尺偏移位、尺侧倾斜嵌插以及内旋移位,以预防肘内翻。
一般不需麻醉,必要时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
患者仰卧于配有“C”形臂X线透视机的硬板整复床上(不透视,整复固定后拍片复查亦可),复位顺序可按矫正旋转移位一侧方移位一前后移位进行,采用拔伸牵引、推挤提按、屈伸收展、旋转外翻等手法即可复位。
但因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病人年龄、体质等的差异,要辨证施法。
③固定方法:可通过触摸肘后三角与上臂轴线的关系和挤压内外上髁嵴的形态,来确定骨折的对位情况,判断远折端有无尺偏、尺倾和旋转;再通过肘关节屈曲角度及有无抵抗,来判断前后移位矫正情况。
通过X线透视核对骨折对位情况更佳,务必使骨折复位满意后,方可进行外固定。
新鲜肱骨髁上骨折一般容易闭合复位,但不易保持,尤其是远折端的尺偏尺倾最易反弹复发,因此,外固定方法种类较多。
常用的有小夹板超肘固定、撬式架固定和石膏固定,医者应根据病情和自己的熟练程度灵活运用。
(2)牵引整复固定治疗
①适应证: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水疱形成,不能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不稳定性骨折。
待肿胀消减或情况改善后,根据情况及时改用其他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方法。
②操作方法:常用的牵引疗法有以下几种。
尺骨鹰嘴牵引:于尺骨鹰嘴背侧嵴前方lcm处由内向外穿针,屈肘90o和肩前屈上举90o牵引,重量1~3kg,时间1~2周,骨折复位后及时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目前鹰嘴牵引已较少应用。
皮肤牵引: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远侧骨折段较小,整复后不易固定的不稳定骨折,以及骨骺滑脱骨折。
胶布自髁上处沿前臂前后或内外侧粘妥,外用纱布绷带缠绕,于手指末梢用扩张板撑开,置患肢于外展、外旋位床旁牵引,重量1~2kg,7~10天折端粘连后,手法进一步矫正残余成角,夹板或石膏固定。
2.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
3.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对于婴幼儿,应以方便口服和外用为主。
早期肿胀严重,以活血行气为法,用小儿活血止痛冲剂;若肿胀起水疱,或合并发热者,为瘀血化热,以活血清热为原则,用小儿清热解毒冲剂。
中后期肿痛已消者,宜接骨续筋,用小儿接骨冲剂。
(2)西药治疗: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术前30分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后一般不超过3天。
参考文献
[1]李岳君.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1月15卷1期.
[2]金生,王锦年,陆秉泰.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陈元平.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儿童闭合性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4]王炳南,庄洪,冯衍成,胡应池.非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82例分析[J];中医正骨;199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