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17年高考历史压轴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17年高考历史压轴试卷(含解析)

2017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压轴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A.宗法制B.君主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从该对联的思想看,作者崇尚()A.道B.法C.儒D.释3.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A.殷商社会 B.春秋战国 C.秦汉帝国 D.宋元时期4.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人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A.朝贡贸易 B.全球贸易 C.边境贸易 D.民间贸易5.适合如图的主题是()A.佛教东传 B.丝绸之路 C.郑和远航 D.玄奘西行6.下令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尊孔教、以孝治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是()A.汉武帝B.孝文帝C.松赞干布 D.皇太极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写道:我们的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马克思所言的“两大对立的阵营和阶级”是()A.地主与资本家 B.农民与工人C.工人与资本家 D.农民与资本家8.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再度被冻结。

美国夏威夷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新移民禁令涉嫌宗教歧视违反宪法,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执行”。

据此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法律至上,法官有裁判权B.权力分散,相互制约平衡C.相互扯皮,办事效率较低D.政党体制,总统难有作为9.符合“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C.美国南北战争 D.德意志统一10.“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中国开始丧失内河航运权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在战争中联邦得到维护和改造,维护了合众国的存在”,材料中“战争”的领导者是()A.华盛顿B.林肯 C.罗斯福D.杜鲁门12.如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A.“四民平等”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13.如图宣传画寓指()A.国际联盟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联合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4.老舍名剧《茶馆》中人物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

” 材料中的“大改良”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新文化运动15.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节点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开辟D.“国联”成立16.如图是中国近代哪一场战争的形势图?()A.1840年鸦片战争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C.1894年甲午战争D.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17.苏联解体后,关于十月革命期间攻打东宫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

要厘清这段历史的真相,下列资料较为可信的是()①前苏联的档案②电影《列宁在十月》③亲历者的日记④冬宫博物馆的导游词。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8.如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

导致1933年后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原因是()A.以工代赈 B.整顿金融 C.复兴工业 D.调整农业19.充分彰显中国顺应全球化潮流的外交成就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20.二战后,建立美元的国际信誉、催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是()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布雷顿森林体系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21.中央集权体制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线索表问题:(1)依据表格提示信息,将下列字母填入到表格中相对应的位置A.建行省 B.设政事堂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设三公九卿 E.设军机处 F.设“内朝”(2)综合上述表格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的特征或趋势。

22.上海历史的变迁鸦片战争前,上海是清帝国东南沿海一座小城,还处在地理、行政、文化边缘。

但历史给了上海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1843年上海开埠,此后迅速崛起为现代化中国城市的象征。

材料一:材料二:明清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但它却仰慕苏州,追随杭州。

问题:(1)观察图一,指出上海得以兴起的地理优势。

观察图二,历史上,上海的交通优势何以不能得以显现?(2)时至明清,哪些因素促使了上海城的兴起?材料3: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南浔志•南浔丝市行》材料4:广州、上海贸易比较表(3)开埠后,上海的贸易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原因何在?(4)据此推断,商贸地位的变化对上海经济全面转型可能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23.改变人类生活的革命19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生事物﹣﹣轮船、汽车、飞机……材料一:“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的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自1821年第一艘轮船在多佛尔和加来之间开始航行以来,行旅往来已经舒适得多了。

“即令遇到逆风,”只要风力不太强的话,渡海现在只需要三、四小时……从伦敦驶往荷兰的轮船,甚至驶往汉堡和哥德堡的轮船,在1828 年以来就已经把大部分邮件和客运吸取去了。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1)从材料一看,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正经历着什么重大事件?期间出现了哪些“新颖事物”?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充满了来自传声筒的噪声干扰。

﹣﹣约翰•尤内夫《近代西方的崛起》(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2017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压轴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A.宗法制B.君主制C.分封制D.郡县制【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家国一体”“忠孝观念”切入,结合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而材料中说“家国一体”“忠孝观念”.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2.“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从该对联的思想看,作者崇尚()A.道B.法C.儒D.释【考点】32: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儒家的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别尊卑、重勤俭”、“守礼法”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别尊卑、重勤俭”、“守礼法”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儒家的思想,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3.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A.殷商社会 B.春秋战国 C.秦汉帝国 D.宋元时期【考点】32: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处于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殷商时期明显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秦汉帝国是国家大一统时期,思想上实行的文化专制政策,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宋元时期国家处于由局部分裂走向大一统,思想上实行的文化专制政策,不符合题意,故D 项错误.故选B.4.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人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A.朝贡贸易 B.全球贸易 C.边境贸易 D.民间贸易【考点】2U: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分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正确阐释朝贡贸易、全球贸易、边境贸易、民间贸易的内涵.【解答】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B.结合所学知识,全球贸易出现于新航路开辟后,这与题干中“中国古代”不符.C.结合所学知识,边境贸易是指边境地区,在一定范围内边民或企业与邻国边境地区的边民或企业之间的货物贸易.D.民间贸易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展示天朝威仪”不符.故选A.5.适合如图的主题是()A.佛教东传 B.丝绸之路 C.郑和远航 D.玄奘西行【考点】2T:丝绸之路.【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丝绸之路的相关信息.关键信息是“长安”与“大马士革”.【解答】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依据图片关键信息“长安”与“大马士革”等可知B正确.A的起点应该的印度,故排除.郑和远航以水路为主,故排除C.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印度,故排除D.故选B.6.下令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尊孔教、以孝治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是()A.汉武帝B.孝文帝C.松赞干布 D.皇太极【考点】K8: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需要掌握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对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措施的识记.【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提倡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尊孔教、以孝治国,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写道:我们的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马克思所言的“两大对立的阵营和阶级”是()A.地主与资本家 B.农民与工人C.工人与资本家 D.农民与资本家【考点】72:《共产党宣言》.【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1)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2)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解答】《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指导,所以马克思所言的“两大对立的阵营和阶级”是工人与资本家,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故选C.8.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再度被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