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推荐阅读(4)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推荐阅读(4)

1、我只会这点儿事查尔斯是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儿,从小就被周遭的亲戚、朋友和同学嘲笑,因为和同龄人相比,他实在“笨得可以”。

他上小学时常常多门功课不及格,到了中学,物理成绩甚至得过零分;同样,他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也惨不忍睹,就连体育也很糟糕——在他唯一一次代表校队参加的高尔夫球赛中,他输得一塌糊涂。

从小到大,查尔斯没有朋友,同学、老师都认为他笨得无可救药,家里人也常为他的愚钝唉声叹气。

小男孩儿渐渐长大,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子,在犹豫了很久之后,他终于鼓足勇气给那个他喜欢的女孩儿写了一张字条,不幸的是,他很快就在不远处的垃圾篓里,发现了自己“爱的碎片”。

这个孤独的失败的不被人理解的小男孩儿,终日只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用他最喜欢的画画来打发时间。

然而,命运女神似乎仍不肯眷顾他。

小学毕业前,他将自己感觉最棒的绘画作品投给学校的毕业年刊,却被拒之门外。

中学毕业那一年,查尔斯向当时迪斯尼公司写了一封自荐信,请求公司给他一个机会试试。

他开始按照迪斯尼公司规定的漫画主题废寝忘食地创作了许多漫画,满怀期待地寄了出去,结果可想而知,迪斯尼公司也认为他是个一无是处的笨家伙,根本不愿意录用他。

那个时候,查尔斯的母亲正与癌症病魔苦苦搏斗,他的父亲经营理发店的微薄收入既要给妻子治病,又要照顾几个孩子的生活,还要给查尔斯缴付绘画函授课的学费。

查尔斯一而再再而三的求职失败,令不堪重负的父亲大失所望,他苦笑着问儿子:“除了瞎画,你还会做什么?”查尔斯战战兢兢地回答:“我什么都不会,我只会这个。

”“既然我只会画画,那我就只能把它画好。

”男孩儿心想。

从那天开始,查尔斯握住他最喜爱也最有把握的画笔,开始描绘自己波折不断的人生经历。

他以漫画的方式,画出自己晦涩的童年、不堪的青少年时光——一个学业糟糕的不及格生、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他在自己的漫画世界里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绘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终于,查尔斯善于自嘲的乐观与坚持打动了《星期六邮报》的一位编辑,于是,便有了后来风靡全世界的连环漫画《花生》。

画中,那个和作者一样失败失意的名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儿,很快成为深入人心、令人过目不忘的小可爱。

查尔斯•舒尔茨一举成名,成为蜚声国际的漫画大家,行家的赞许和传媒的追捧也随之而来。

当年那个笨笨的做什么事都一败涂地的小男孩儿,后来在被要求分享成功经验时说:“许多方面我一败涂地,只在画画这一点上常常可以自我安慰。

其实,所谓成功,也只是需要你在某一点上自命不凡,且自始至终。

因为我知道,我什么都不会,我只会这个。

”曾经也有人恶意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会什么?”可是,“只会写小说”的托尔斯泰,一生共出版了90卷全集,被誉为“全人类的骄傲”——真正的大家,因为要专心经营兴趣,常常无心兼顾其他。

成功,其实并不需要精明能干、八面玲珑或者样样精通,只专注于你会做的那点儿事,并坚持将它做好,那么,再不起眼的“这点儿事”也终有一天会成为一番令人瞩目的大事业![品评]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至少得会一样,然后把它做到极致。

”其实成功并不要求在任何方面都优胜于人,只要我们找到恰如其分的出发点,然后付出执着的坚持和不一解的努力。

上帝关了一扇门,他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今天,我们暂时的劣势不会阻碍前进的脚步,明天,高悬的艳阳会折射智慧的光芒。

2、掌声让梦想站立起来1991年,郎朗的父亲带着9岁的郎朗,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郎朗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花高价给儿子请了一位有名的钢琴师。

第一天,钢琴师只教了郎朗一段简单的乐谱就摇着头说:“这孩子,脑子比一般人笨,反应也慢,肯定上不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趁早改行吧!”倔强的郎朗当场就跟老师争辩了起来,最后弄得不欢而散。

对郎朗抱以很大希望的父亲很是失望,决定带郎朗离开北京。

在他们动身的当天,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通知:郎朗所在的小学办晚会,老师们指定要郎朗弹奏一曲钢琴。

还在气头上的郎朗拒绝了这次演出。

不解的师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帮着劝开了:“弹吧,我们都喜欢听你弹琴!”在我们心中,你的钢琴是弹得最棒的!那天晚上,郎朗流着泪激情地弹奏了几支中外名曲。

台下掌声四起,久久没有停下。

郎朗一遍又一遍向着鼓励他的人们鞠躬。

在那些连绵不绝的掌声中,郎朗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如今,像别的成功名人一样,曾经历无数打击和挫折的郎朗已是国际钢琴巨星、著名钢琴演奏家。

素材解读在关键时刻,掌声拯救了一位音乐天才。

人生就是应该抓住别人的赞许,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或是一阵赞许的掌声;从失败中爬起来、站立起来,这样就不怕不能取得成功。

[适用范围]掌声响起把掌声分给他一半生命中的掌声3、奥巴马的“自卑”奥巴马十岁那年,有一天,外祖母气冲冲地回到家,嘴里喋喋不休,原来是一个黑人乞丐向外祖母讨钱。

黑人!黑人!奥巴马摔门而出,奔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掩面痛哭……他是个黑不溜秋的混血儿。

父亲是黑种人,母亲是白种人,1960年的美国,白种人与非白种人之间的跨种族通婚是一项重罪,因此,他的出生烙上了不合法的烙印,从小就饱受异样眼光的洗礼。

外祖母的“黑人”两字就如一把尖刀刺向他的心脏。

上学了,同学们嘲笑他是混血儿。

一次,老师叫他背书,他紧张得双腿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引来了同学们的一阵哄笑。

打那以后,他一大早就起来朗读课文,甚至试着倒背,从此,他背课文,一气呵成;他半夜还在温习,做到烂熟于心,一挥而就。

因为自卑,他跟人打交道都是小心翼翼,凡事三思而言。

说话和声细语,笑容满面。

因为自卑,他做事花了比他人更多的心思和准备,从而让他长袖善舞地从博士、教授、州议员、国会议员一路走来,并最终锁定最高奋斗目标——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素材解读因为自卑,奥巴马放低了自己的起点,用数倍的汗水精益求精地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近乎完美,他高标准地几乎残酷地要求自己,长此以往,他出类拔萃,走向优秀,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适用范围]谦逊放低起点向上帝借一只脚张丽钧丹普赛出生时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只右臂的残端。

稍大一点的时候,这孩子竟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了足球!父母忧戚地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劝阻他。

为了安抚孩子这个梦想,他们为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他穿上特制的足球鞋。

丹普赛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一天天用他的木脚练习踢足球。

他不断对自己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让自己在离球门越来越远的地方将球踢进去。

他变得极负盛名了,以至新奥尔良的圣哲队雇他为球员。

那是圣哲队对底特律雄狮队的一场比赛,当丹普赛用他的跛脚在最后两秒钟内、在离球门63码的地方破网时,球迷的欢呼声响遍了美国!这是这支职业足球队当时踢进的最远的一个球,这个漂亮的进球使圣哲队成了骄傲的胜利者。

底特律雄狮队的教练施密特说:“我们是被一个奇迹打败的。

”底特律雄狮队的后卫沃尔凯说得更透辟,他说:“丹普赛并不曾踢中那个球,那个球是上帝踢中的。

”丹普赛成功地向上帝借了一只脚。

素材解读许多人像丹普赛一样向上帝借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并不是上帝那里贮存丰裕,而是他们能将别人不是很珍惜的东西视如生命。

像丹普赛那样,用不屈的生命铸造一个伟大的奇迹,告诉不公正的命运——你可以抛弃我,但我永远不会抛弃自己。

[适用范围]铸造生命的奇迹逆境隐藏成功的种子珍惜自己4、梅兰芳巧借广告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顶,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

那时,报纸为了生存,需要靠广告收入来维持。

可那时候的广告,要么吹得过分,要么说某某产品有什么特别疗效,介绍演出也是说什么盖世绝顶,这样的广告在报纸上比比皆是。

为了宣传梅兰芳,当时替梅兰芳筹划的这个戏班子就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但是这个广告要怎么登,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筹划,他们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之后什么都不说,广告就这样登出去了。

第一天就开始有人议论:“这梅兰芳是谁呀?”第二天的报纸上还是不小的版面,三个大字——梅兰芳。

这下子议论的人就更多了,连登了几天之后,上海市街头巷尾就都在议论了:“您知道梅兰芳吗?”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就这样,梅兰芳的名声越来越响。

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某戏院登台献艺。

欢迎观看。

”广告一出,票立即卖了个精光。

大家都想去听听看梅兰芳究竟唱得怎么样,看看梅兰芳先生的功底。

从此,梅先生一唱走红,知名度也提高了。

素材解读如果按照—般的思路,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对新人梅兰芳大肆吹捧一番,对广告日渐麻木的观众们未必会待见。

然而梅兰芳别出心裁,只登“梅兰芳”三个字,给人们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耳目一新,想要一探究竟。

[适用范围]新颖创新思维好奇心5、历史人物素材考场热用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会发现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现象,那就是虽然面对不同的高考试题,各地的考生却一同把目光投向历史上那些震撼我们、激励我们的“经典人物”“经典素材”——李白、苏轼、项羽、屈原、司马迁、王昭君、杜甫、李清照……经典素材1.《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4.《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考场热用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

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写下“大江东去”。

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

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四川考生《那阵风吹过》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经典素材1.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3.王安石《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5.蒲松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威震江东,历一代兴亡,自有光辉标吏册;歌传垓下,定千秋功罪,莫将成败论英雄。

考场热用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当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地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