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5(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下列属于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有( )。
(分数:2.00)A.金田起义B.黄花岗起义√C.武昌起义√D.南昌起义解析:解析:金田起义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的,排除A。
南昌起义是由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排除D。
所以正确答案为BC。
2.庙号是指帝王死后,后人在太庙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下列历代帝王与其庙号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唐高祖一一李渊√B.明太祖——朱棣C.宋太祖——赵匡胤√D.清世祖——爱新觉罗玄烨解析:解析: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唐朝李渊称“高祖”,其子李世民称“太宗”;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称“世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称“圣祖”。
3.两宋的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许多促进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的新事物,包括( )。
(分数:2.00)A.柜坊B.交子√C.商帮√D.飞钱解析:解析: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故本题应选BC。
4.以下事件与汉武帝有关的有( )。
(分数:2.00)A.实行盐、铁专卖制度√B.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C.建立年号,创立太学√D.反击突厥,开拓疆土解析:解析:七国之乱发生于汉景帝在位期间,B项说法错误。
突厥兴起于南北朝后期,汉代的边患主要是匈奴,D项说法错误。
5.“……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出自列宁的《四月提纲》,下列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革命的胜利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列宁作为共产国际的主席领导了这次革命D.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借鉴√解析:解析:《四月提纲》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这次革命即指俄国十月革命。
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与俄国十月革命无关,A项说法错误。
共产国际组建于1919年,而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故列宁不可能以共产国际主席的身份领导十月革命,C项说法错误。
B、D项表述正确,应选。
二、判断题(总题数:35,分数:70.00)6.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实质上是不受国民政府指挥的中共军事力量。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军队。
新四军是主要由项英创建的,不受国民政府指挥的中共军事力量。
7.魏源著书《四洲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是洋务思潮和洋务运动的先驱。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1842年,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8.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后期提出,旨在挽救太平天国的危险局面,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9.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在杭州建都,后人称杭州为“六朝古都”。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
10.欧洲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是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的标志是德国闪击波兰。
12.“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的是项羽的故事。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讲的是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
故题干说法正确。
13.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平型关战役。
( )(分数:2.00)B.错误√解析:解析: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百团大战。
14.苏东剧变首先开始于波兰,终于苏联解体。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苏东剧变首先开始于东欧国家波兰,并迅速蔓延至东欧、南欧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随着苏联的解体,苏东剧变也画上了句号。
15.《孙子兵法》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孙子所著。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
1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7.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8.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逐步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首先发起的是全面进攻,而非重点进攻。
19.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国共第一次合作。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希腊城邦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五百人议事会。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公民大会是希腊城邦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21.“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大跃进”时期。
(分数:2.00)A.正确√解析:解析: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历史史实。
“大跃进”时期,浮夸成风,主张赶英超美等。
22.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是遵义会议的召开。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23.隋朝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已开始南移,大量的粮食财富从南方运往全国,为此,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原因之一。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隋炀帝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有其经济方面的动机,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隋朝在统一天下之后,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经济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24.1923年6月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成功召开,大会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25.1944年底,在欧洲大陆上法西斯德国已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1944年6月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欧洲大陆西线战场,法西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
2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适应经济中心南移的局势。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27.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联合国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包容范围最广泛的国际组织。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8.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出现在东汉年间。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甘肃省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
故题干说法错误。
29.《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分数:2.00)A.正确√解析: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0.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号称“开元盛世”。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开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
31.郑国渠的修建,使得江汉平原成为下里沃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郑国渠是战国末年秦国开凿的,由韩国水工郑国开始主持兴建,约10年后完工。
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春秋战国时期,江汉平原属于楚国的疆域,而郑国渠是秦国开凿的,由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