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交通运输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主要枢纽港可接纳第五、六代集装箱船
航线与飞机飞速发展
年度 1950
航线总 国际航 国内航 飞 机 计(条) 线(条) 线(条) (架)
10
3
7
30
1980 180
18
162 462
2002 1176 161
1015 602
2、运输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 运输能力和完成运量逐年递增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存在的
创新能力较弱 (7)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1)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不足
1-1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不足, 运网密度较小,通达深度不够,技术层次 还不高。
(1)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不足 1-2 总体运输能力对交通需求发展的 储备较小,繁忙通道运力不足,高 峰时期牺牲服务质量保运量的情况 明显,新一轮“瓶颈”制约已经显现
完成的社会运输总量(不含城市交通)
客运量
160.8 亿人
旅客周转量 14125.7 亿人公里
货运量
148.3 亿吨
货物周转量 50543.0 亿吨公里
(一)2002年实况
▪社会运输总量增长情况
180
160 65.6倍 160.7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2.45
0 客运量(亿人)
本改善 *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旅行速度提高
3、发展思路日趋成熟
* 明确了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目标 * 达成了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共识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
“八五”、“九五”以来,经大量研 究, 已形成了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目 标: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
为前提,建立客运高速化、货运物
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航线1176条:国内1015条,通航城市 130个;国际 161条,通航 32 国、67 个城市
* 机场141个 * 运输飞机602架,含大型飞机525 架
* 管道 2002
* 实现油气长输管道快速发展,管道 里程为1980年的3.4倍
* 管道装备基本实现现代化,管道输 送和控制技术明显提升 ,西气东输 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
“交通瓶颈”现象有所缓解 * 运输质量有所提高,“夕发朝至”、
快速货运、 集装箱运输等新的运 输产品受到欢迎
运输能力和完成运量逐年上升
年度
1995 1998 2000 2002
客运量 (亿人)
117.3 137.9 147.9
160.8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9001.9 10636.7 12261.1
1980 1990 2002
0
1.44 57.23 41.33
0.05 4.47 67.54 27.94
1.42 12.73 64.19 21.66
远洋运输发展迅速
从1980年至2001年,外贸货运增长 8倍, 其中 85%以上经远洋运输 , 年增10.9%
到2002年,全国海港已拥有万吨级及以 上泊位700个,最大可靠泊25万吨级油轮
▪ 2002年,各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
铁路 35.2%
民航 9.0%
水运 0.5%
公路 55.3%
内河 沿海 3.00% 8.45%
铁路 30.70%
客运市场份额
远洋 43.05%
货运市场份额
公路 13.40%
管道 1.30%
民航 0.10%
二、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分析
(二)现状分析的评价原则
1、看现状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能否满 足当前国家、社会和公众的交通需求
* 复线率33% ,电化率25% ,提速线18% 国铁实现内、电牵引
* 机车保有量1. 5万台,客车3. 8万辆, 货 车44. 7万辆
* 计算机售票、TMIS、DMIS等全面推广
(一)2002年实况: 1、运网与装备
公路里程、民航航线里程(万公里) 铁路、内河航道、管道里程(万公里)
180
公路:公1路76.5万民航公里,铁路世界第内河四 管道 160 15.77
2、看交通系统的发展潜力,能否适应和 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现状分析的评价原则 3、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各运输方式的 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持 续发展能力,是否亲和于国家、社会和时 代的大环境,是否趋同于世界交通发展的 大趋势。
二、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分析
(三)评价结论
1、交通建设卓有成效 2、运输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3、发展思路日趋成熟 4、存在问题相当突出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城市交通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水路运输
二、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分析
现状是发展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现状, 是为了把握现在、预测未来;为了做好 当前的工作,把握未来的方向。
二、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分析
(一)2002年实况 (二)现状分析的评价原则 (三)评价结论
二、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分析
五次大提速提升了铁路的整体水平
(提速里程已达1.65万公里)
次数
提速调图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997年 4月 1998年10月 2000年10月 2001年10月 2002年 4月
高等级公里比例上升( % )
年 度 高 速 一、二 三、四 等 外 公 里 级公里 级公里 公 里
163.77 16
14
▲12.15
12
100
内河
10
80
8
◆7.19
60
51.45 40 3.64
20
铁路
6
4
*2.98 2
3.94 0 0.04
管道
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2 2005
铁路运输
* 铁路 2002
* 路网架构基本形成,在青藏铁路建成后, 将通达全国各省区。营业里程为1949年 的3.3倍,1980年的1.3倍
(一)2002年实况 1、运网与装备
公路里程、民航航线里程(万公里) 铁路、内河航道、管道里程(万公里)
180
160
15.77
140
公路
120
100
80
60
51.45 40 3.64
20
3.94 0 0.04
1965
1970
民航
铁路
内河
管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8
■176.5 ●
163.77 16
14
▲12.15
12
* 城市交通 2002
* 城市道路达19.1万公里,人均道路面积 7.8平方米
*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加快,大城市轨道交 通建设得到重视 ,已有 5 个城市开通地 铁、轻轨等,2002年底共长 217 公里
* 城市交通枢纽 、城际快速通道的建设,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已 经起步
(一) 2002年实况 2、运输状况
(一)2002年实况 1、运网与装备 2、运输状况 3、市场份额
(一)2002年实况: 1、运网与装备
* 运网总规模362万公里,为1949年的20倍,1980年的2.9倍
公路里程、民航航线里程(万公里) 铁路、内河航道、管道里程(万公里)
180
160
15.77
140
120
公路 民航
18
■176.50 ●
2.98 1.69 1.19 80.75 9.85 22.16
141
101
332 5317 844 579
0.56 0.63 1.61 8.32 19.79 5.86
13.83 33.20 114.45 228.35 288.32 62.31
0.23 0.17 0.69 29.05 31.50 15.08
中国交通运输 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1)
内容提要
一、引言 二、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分析 三、未来中国的交通运输需求 四、21世纪前期的发展对策 五、结语
一、引言 1. 21世纪是中国和平崛起的 世 纪,也是中国交通运输大发展, 实现现代化的机遇期。
一、引言
2.交通运输是服务于“行”的基础 产业 ,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 国家安全的基础条件。
14126.0
货运量 货物周转量 (亿吨) (亿吨公里)
123.5 126.7
35729.7 38045.7
135.8
44452.0
148.6
50867.0
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民航买票难的问题基本解决,服务质量提高 *海港严重压船、压货现象已不复存在 *公路运输快速发展,城际、城乡汽车运输根
180
160
15.77
140
公路
民航
铁路
内河
120
100
80
60
51.45 40 3.64
内河:12.16万公里
20
3.94 0 0.04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管道
1995
18
■176.5 ●
163.77 16
14
▲12.15
12
10
8
◆7.19
6
4
*2.98
2
2000
0 2002 2005
1952 2002
46.1倍 145.2
3.15 货运量(亿吨)
2、运输状况
60000
1952 50000
2002 40000
66.3倍 505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