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生专干感人事迹

计生专干感人事迹

国策在心中造福千万家——记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师俊发今年51岁的师俊发,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宋平曾经视察的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从事计生工作已经22年了。

22个冬去春来,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如今两鬓斑白,师俊发坚守国策不动摇,默默奉献无怨言,用忠于国策之心谱写着她的人生价值观。

她的敬业精神感染者周围的同志,燃如红烛,释放光热,双街镇的计生工作也因此成绩斐然,2005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乡级先进单位,荣获天津市2009-2011年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区级“百佳”先进集体,多次被评为区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镇。

期间,师俊发功不可没!披星戴月足迹遍布全镇15个村的胡同里巷师俊发1991年从事计生工作,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大宣传,“一对夫妻一个娃”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双街镇的计生工作跨入先进行列。

1993年10月,时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的宋平来天津视察,对北辰区双街镇和沙庄计生协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题词“协会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领导的题词,是对镇村的计生工作的极大鼓励。

作为镇计生工作骨干的师俊发,深知“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下决心要把自己负责的计生工作搞得1好上加好!1993年底,结婚七年未孕的师俊发有了怀孕的征兆,初孕的她高兴地把腹痛和高烧当成妊娠反映,期间正值年终考核,全镇15个村的所有育龄妇女的帐卡表册年底都要逐月逐人核对。

师俊发强忍剧痛和近40度的高烧,手摁腹部坚持和村专干入户核查。

5000多名育龄妇女核查任务完成后,身体难以支撑的师俊发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宫外孕”,医生很难相信她是以怎样的毅力冒险坚持了如此长时间的工作!严格控制计划外怀孕,孕检是难点,而孕检的基础工作是验尿。

镇计生办对计生力量薄弱和计生专干病休的村,需要组织人员协助工作。

早晨验尿要赶在育龄妇女上班之前,师俊发和她的同事们早晨五点多钟起床,骑自行车下村,最远处要20多里地。

然后两人一组,走街串户,拍门喊人,解便验尿,确定孕否。

早晨验不完,要等企业10点下夜班以后再次前往。

工作人员回到自己家已是深夜,转天还要起早继续下村。

早晚两头忙,白天还要坚持日常工作。

有人常说,师俊发她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个人干的是几个人的活儿,真不简单!尿检是个辛苦的工作,有时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

1995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师俊发她们到汉沟村挨胡同拍门喊人验尿,一老汉懵懂出门应答,工作人员方知看错了门牌,那老人竟是一光棍汉,闹得大家苦笑不得!遇到不配合的人,还要听冷言冷语,更有甚者,乘人不备,拿来孩子的尿顶替,有了“教训”,也就有了“就地小解,手摸冷热,确定真假”的做法。

普查做得好,避免和减少了计划外怀孕,镇领导表示,这都是师俊发她们的功劳!业务娴熟查体一年两次与5000妇女面对面师俊发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很要强。

从2000年开始,年过四十的她刻苦学习,电脑技术从一窍不通到能够熟练操作计生专用软件,高中毕业生的她又取得了本科学历。

她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创新思路,使双街镇的计生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育龄妇女查体是每年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过去做B超都是聘请医院的妇科医生,遇上特殊情况,查体的日期经常更动。

师俊发便在组织查体时留心向医生学习请教,终于掌握了B超技术。

体检形成了提前通知、组织安排、逐人体检、即告结果的一条龙服务,深受大家欢迎,她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超越。

自1998年以来,全镇15个村和两个居民区约6000名育龄妇女的每年两次查体任务,落在了师俊发身上。

为了方便妇女,镇工作人员到村服务站做体查,更忙坏了师俊发她们。

2005年上半年,汉沟村500多名育龄妇女查体安排就绪,师俊发不慎摔裂了尾骨,疼得她不敢做凳子,只能半个身子倚在凳子边上咬牙坚持。

在企业上班的人员晚间10点下班体检,她依然照常工作,体检进行了两个多月,师俊发经常累的趴在工作台上!久治成医。

师俊发在为育龄妇女查体的15年中,积累了许多与妇科相关的医疗经验。

不仅每年查出患有子宫肌瘤等十几例患者,一旦发现其他病变和异常,她都会提醒被查对象及时到相关医院就诊,善意的提示使很多妇女感动不已。

以情动人为育龄人群排忧解难如同兄弟姐妹双街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对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理解,形成优生优育的大环境,由于传统观念的残留和诸多因素及管理环节的疏漏,对个别计划外怀孕现象,师俊发和同事们采取“不讥讽、不歧视和及时补救”的措施,以情动人,开创“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宣传、自我监督”的新局面。

师俊发对意外怀孕及时人流的妇女坚持亲自陪同,细心照顾,直至身体康健、情绪稳定、家人和睦。

对困难家庭,更要视具体情况实行“帮扶倾斜”。

西赵庄村一名王氏妇女曾对计生工作不理解,见到计生干部就说落后话。

2009年查出王氏患有子宫肌瘤,爱人上班家里没人照顾。

师俊发不计前嫌,手术期间周到服务,每餐都从自己家里给患者带可口的饭菜,白天黑夜整整守候四天。

感动地这名妇女逢人便夸:“师姐真是大好人,我们家一辈子都忘不了她!”下浦口村的小韩,顶替父亲到市里上班,因触犯法律被判刑,住房被没收,刑满释放后居无定所回到老家,与一离婚女性成亲想生二胎。

镇里发现其没有结婚证等相关手续,经了解方知小韩因“刑满释放证”丢失,工作单位的驻地派出所拒绝接收,户口一直没上。

师俊发与村负责人先后几次协调,由镇政府开据介绍信,前往小韩原所在监狱补开证明,又找到市内公安分局、派出所办理接收和户口迁移手续,最后审批了生育指标。

小韩看到师俊发为自己的事情东奔西走,十分感动,发誓好好做人,报效政府和家乡父老!师俊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村民赞誉,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大雪封路,师俊发推着自行车,行走20里到小街做人口登记,好心的村民端来热茶为她取暖;大雨滂沱,庞嘴的张大爷拿来雨伞为入户的师俊发挡风遮雨;初到下蒲口村,60多岁的老会计主动为普查员引路……走在大街上,男女老少都向师俊发热情招手亲切问候,这些都是对她工作成绩和人格魅力的认可!谏言献策建章立制保证辖区人口形势平稳计划生育实行30余年来,工作重点从单纯控制人口数量、生殖健康服务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基层计生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师俊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总有一天会离开她钟爱的事业,承上启下是她的责任。

从2008年开始,她以“如何保证辖区人口形势平稳”为课题进行社会调查,及时向领导谏言献策,为计生建章立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保证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失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她提出建立失独“特扶”制度,并在双街葡萄基地开辟一处“开心园”,既当志愿者爱老敬老基地,更是失独老年人劳动健身颐养天年的地方。

为使曾战斗在计生第一线的老专干受到社会的尊重,她建议建立离岗人员慰问制度;对在岗任职工作无差错的现职计生专干,建立奖励制度,按业绩给予奖励,半年兑现一次;对计生专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取得育婴师各级证书和各级咨询员、咨询师者,建立取得学历、资质奖励制度;对计生专干提高长效率者都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

措施和制度的建立,有力调动了计生专干的积极性,也成为其他镇街乃至外省市自治区基层效仿的样板。

与此同时,师俊发历经两个多月逐村调研,和镇分管计划生育的领导一起与各村两委班子座谈,取得共识。

新建或完善村居生殖健康服务室、人口文化园、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站、青春期心理健康活动中心。

结合落实计生利益导向,各村根据经济实力,对采取节育措施、独生子女上学、困难户等视情况给予帮扶,并把具体实施方案写入各村《人口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为计生家庭争取最大限度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对违规生育的村民予以相应的惩罚。

目前,各村《章程》内容已经敲定,于2014年1月印刷 xxxx 份,分发户均一册。

无私奉献一家四口全力为计生工作献力量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对此师俊发深有体会,她常说,自己工作的成绩,都是在各级领导的指点和支持下取得的,都是在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更与老百姓的理解息息相关,其中,家庭成员对她帮助更是有目共睹!师俊发一家四口人,婆婆、爱人和女儿。

从事计生工作后,她几乎没有干过家务活儿。

婆婆 xxx年轻时当过保育员,深知早些时候孩子多拖累多的难处,儿媳当了计划生育干部,老人家一百个支持。

1999年我们有了孩子,都是婆婆一个人照看。

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也都是老人接送。

师俊发下班没有准点儿,什么时候回家,婆婆总是把热了又热的饭菜端给她。

2008年夏天的一个双休日,突降暴雨,师俊发惦记着地处低洼处的镇计生服务中心,冒雨赶到镇里,服务中心7间屋里的积水已没过膝盖。

她和同事们齐心协力抢救机器设备,又用脸盆往外淘水,浑身被雨水和汗水湿透。

筋疲力尽的师俊发回到家里,婆婆心疼地为她又晾衣服又做热汤,令师俊发十分感动。

爱人安玉庆,老实厚道,乐于助人。

他知道师俊发有心脏病,对爱人格外关心。

1991年师俊发刚进入计生办不久,一次,区计生委要求转天上报有关数字,已经是下班时间的她要到村里核实最后一组数字,要去的上蒲口村在北运河河西,冬天黑得早,师俊发打电话要爱人陪同,安玉庆听后马上骑自行车来到镇里,又顶着北风找到村专干,等回到自家住处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

育龄妇女意外怀孕做人流,师俊发就要陪同,每当这时,为她和术者送饭的任务非安玉庆不可,有时别人以为送饭的是术者的老公呢!安玉庆觉得,这样做既是心疼自己的爱人,也是对计生工作的支持。

为了做好师俊发陪床的“后勤保障”,安玉庆经常到农贸市场买鸡蛋买小米和一些营养品,又赔功夫又搭钱,光饭菜保温瓶就用坏了好几个。

人们都说,安玉庆和师俊发是名副其实的一对计生标兵。

家中的小主人公安璐璐,更是人人赞扬。

璐璐天资聪明,三四岁时,师俊发双休日加班,常带孩子一起到镇里。

耳闻目染,璐璐对计划生育的宣传内容记在心里。

师俊发经常在家里背诵默写一些计生考试题,没等自己记下来,上小学的璐璐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上中学时,老师在课上讲到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了多少人,还没说完,璐璐举手说:“老师我知道,中国从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少生了4亿人口!”当老师知道璐璐的妈妈是一名优秀的计生专干时,真为这样的家庭影响咋舌。

璐璐今年15岁了,调皮的孩子常对妈妈说:“我从小到大,得到的只有父爱没有母爱!”师俊发知道,15年过去,她没有给孩子洗过一次衣服,没有接送过一次上下学,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更没陪她和家人旅游过。

2005年8月,孩子皮肤过敏到医院诊治,浑身红肿,高烧40多度。

师俊发忙着为育龄妇女查体,没有时间整天照顾孩子,每次看望也都是匆匆去急急回。

高烧的后几天,璐璐直勾勾望着窗外,大人们问她想什么,璐璐含着眼泪回答:“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伴,我想妈妈……”二十多年,师俊发为计划生育贡献了自己美好年华,她先后荣获2007年度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工作者,天津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北辰区计划生育优秀专职干部、“百佳”先进工作者、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