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苏州风水论
引子:城市是人类利用地理环境的集中地区。
从外观上看,城市是高大建筑集中,街道集中的建筑文化景观,是运转不息的经济文化空间。
城市较周围农村集中了较多的学校。
艺术、文化机构和人才,集中了较多的生产设施与生活设施;聚集着较多的公用设施,其中包括供排水、供电、供能、交通、消防、移动电信邮传,教育、治安警卫、商业网点、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其所产生的文明也成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曾经的天下第一神都,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
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
而时过境迁,建国后的洛阳逐渐淡出一线城市圈,似乎人们对洛阳的记忆只剩下历史书上的那一篇篇辉煌。
开封,东京汴梁城,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
随着女真铁骑南下,一切繁华不在,七大古都和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在国人所知的,只剩下开封府的包青天、灌汤包、开封铁塔,还有就是绝冠天下的《清明上河图》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然而现在西安不仅GDP总量在全国40名开外,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被后起的乌鲁木齐超过,同时在西部地区西安也与重庆、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
南京、徐州、武汉等城市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璀璨的光辉。
有座城市,有着五六千年的农耕土壤,三千年的吴文化根基,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故都,一千五百年的佛道教文化熏陶,一千年的唐代城市格局和八百年前宋代街坊风貌以及明清五百多年的盛世文明,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十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十七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七十八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二百五十处控制保护建筑群落,阊门、山塘、平江、拙政园、怡园五个历史街区,观前、十全街、枫桥三个历史风貌地区,三十余个旧街巷历史地段,七十座古桥梁,二十二处古驳岸,六百三十九口古井,二十二座古牌坊。
这便是苏州古城。
如今的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贸易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经
济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下辖的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在2012年官方公布的全国百强经济实力榜中,并列为全国百强县第一,下辖的太仓市则高居全国百强县第二。
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距上海市区81千米。
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苏州获得2012特色魅力城市称号。
苏州城历经2500多年的风雨,比起上述城市毫无衰退之感,反有上涨之势。
有学者统计,中国自原始社会末期到辛亥革命,所爆发具有一定规模的战争达6000余次,而自阶级社会形成后至鸦片战争前所爆发的就近5000次,如此频繁的战争苏州为什么会幸免于难,没有被战乱破坏以致一蹶不振呢?这便要追溯到苏州城的建设者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伍子胥了。
古时子胥造八门
今有现代苏州城
草头将军去揽月
大展宏图搞建设
地势坤土创伟业
圆环高架一层层
东西新园奔前程
伍子胥主持阖闾城(今苏州)的选址和规划布局。
他想出了“相土尝水,法天象地”的原则。
用“其尊卑以天地为法象;其交媾阴阳相配合”的思想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土壤的性状与肥沃程度,考究河泉水源与流域分合,由此选定城址。
将城的结构、位置座向与天象相呼应配合,“阴阳调合,四序顺理,两阳以时,寒暑应气”,设“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
“八风”就是八方之风,随季节不同而风向差异。
将城墙四周,每边各开二八。
四面八方都照顾到很符合交通原则。
东西为娄、匠二门,西为阊、胥二门,南为盘、蛇二门,北为齐、平二门。
《史记·律书》中说:“闾、阖风居西方。
”向西建此二门以象天门,引入阊风以通天上。
吴欲并越,在越国正处于十二生肖蛇的方位上,所以将东南门命名为蛇门。
吴的主位正处于龙位,其方向在辰,以龙克蛇,吴必胜越,龙以盘为稳,西南因名盘门。
北面的“齐”、“平”二门也有扫平齐国的意思。
楚在西北,也
将阊门名为破楚门。
因此,新建都城的目的意欲振兴自强,以称霸中原,其主题思想是非常明确的。
吴国在伍子胥的谋划下,终于灭越、破楚、平齐而称霸海内。
但这却违背了中国古代选址布局追求的目标协调与平衡人与环境的关系。
即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力图达到和谐共处,互补互助的关系,而选用“斗争”的手段压夺邻邦,最终四面受敌而国亡。
但其城市选址布局,深得天时地利,用“法天象地、尝水相土”的办法,使城址与城市环境优越、位置良好,是一块风水宝地,几千年来一直相沿不变。
到宋代,这里叫平江城,留下了著名的石刻古地图。
城内城外互相沟通的河道水网,并通达太湖,形成举世闻名的城内运河体系。
河网与街道相交,又形成众多的桥梁,直到清代还留下310多座城内古桥。
苏州城也成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东方威尼斯”。
此城“智者创于前,能者踵于后”,为中国古都文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遗产。
城市是密度高、能量大、活动频繁、成分构造复杂的物质体系。
它是人们人事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空间;是人们进行经济、科学、文化、艺术、商业、金融活动的集中地。
城市是一个生命的机体。
它的诞生和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它的周围的环境,每天每时都在川流不息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与文化的交换。
城市像人一样,有大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城市的指挥、决策、规划中心是它的大脑系统。
邮传电讯系统是它的神经;交通运输网络是它的循环系统。
……城市和它周围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吐故纳新的新陈代谢作用。
城市既然是一个有机的活体,它就会有自己的个性,有其灵魂。
城市的灵魂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
城市文化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其核心部分是精神的内容,即精神、宗教、文学、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层次。
第二部分是生活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如风俗、衣饰、饮食、节日、礼仪等。
第三部分即城市的外部形态,如城市的平面布局、主体建筑、街道的文化风貌等。
城市的这三个文化层次互相制约形成了一文化整体。
而第三部分则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风水建筑学的主要内容。
梦中说梦并非梦
圆里求圆便是圆
苏州城市的轴线是东西走向,按风水上四兽,东方有上海为青龙,西边有常州南京为白虎,南有浙江为朱雀,北面有无锡江阴以及长江为玄武。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四兽磁场。
特别在改革后建立了二区,东边有一个工业园区,西边有一个新区,工业园区为苏州人民创造极大
的财富,工业园区在苏州城的左边,座于青龙方,这条青龙又得独墅湖和金鸡湖之水,形成青龙戏水,属于真正的龙水配合之象,东方和上海接轨,产生强大的吉强磁场。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会给苏州人民带来好运。
在有东方之门之气通过市区直达新区,这样便形成庞大的三点一线的阵势。
在苏州城向东方有三条大道:自北向南分别为现代大道、金鸡湖大道和东方大道,形成三柱香,相当于佛寺里三柱吉祥之香。
一直向东方烧香,苏州这个城市带来了大财运和大发展。
苏州原有内环高架,现正在建中环高架,未来还会建外环高架,形成三环三才的天地人。
自然形成天然天圆地方,这样符合了河图、洛书之理。
我们苏州的经济、文化、政治会越来越强大,为我们苏州人民服务,以及整个中国和世界服务。
真正形成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四化凯歌冲天起九州新诗动地来
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
驰笔常若夏日短展卷不怨冬夜长
几番琢磨方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
金鼎贵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