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汇集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汇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①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一)
(1)这首诗运用烘托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特点:▲(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2分)
(2)这首诗的颔联千古流传,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分)

8.(5分)
(1)(2分)高(高耸、高大、高耸入云等。

意近即可)
(2)(3分)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雁和山懂得人的心意,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的情境(1分),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1分)。

(二)
(1)诗人登楼后观赏到哪些景物?(3分)
▲▲
(2)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3分)
▲▲
6.(6分)(1)(3分)岳阳城、山川、洞庭湖、大雁、月亮、云(不少于3种)。

(2)(3分)拟人修辞手法,赋予雁子、高山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作者内心激动、喜悦、愉快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