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运行材料考试题A

汽车运行材料考试题A

汽车运行材料练习题A一、单项选择题1.石油含有的几种烃类化合物中,性质不安定,易氧化生成胶质,不是燃料理想成分的是()A 烷烃 B环烷烃 C烯烃 D 芳烃2.石油中的非烃类组成对原油加工和产品质量会带来不利影响,其中使油品颜色变差,粘温性变差,燃烧后形成积碳,增加磨损的是()A 含硫化合物 B含氮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 D 胶质和沥青质3.石油成分非常复杂,但其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成分为()A 氢 B碳 C硫 D氧4.石油的烃类构成中,是压燃式发动机燃料的理想组成为()A 苯 B异构烷 C正构烷 D环己烷5.石油的烃类构成中,是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的理想组成为()A 苯 B异构烷 C正构烷 D环己烷6.使汽油辛烷值提高,使柴油低温流动性好的烃是()A 烷烃 B环烷烃 C烯烃 D 芳烃7.在燃料油生产的精制工艺中,能够使不饱和烃转变为饱和烃,并能除去油中氮、氧及金属杂质等有害成分的是()A 酸碱精制 B催化重整 C催化裂化 D 加氢精制8.石油含有的几种烃类化合物中,性质比较安定,不易氧化质,是汽油和润滑油的良好成分的是()A 烷烃 B环烷烃 C烯烃 D 芳烃9.组成石油的馏分中,分布规律是随着馏分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的是()A 环烷烃B 烷烃C 芳烃D 烯烃10. 石油颜色黑,燃烧后与燃烧室、活塞等处形成的积炭多,这说明石油中含有()A 含硫化合物 B含氮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 D 胶质和沥青质11.石油成分非常复杂,但其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成分为()A 氢B碳C硫D氧12.石油的烃类构成中,是压燃式发动机燃料的理想组成为()A 苯B异构烷C正构烷D环己烷13.在燃料油生产的精制工艺中,能够使不饱和烃转变为饱和烃,并能除去油中氮、氧及金属杂质等有害成分的是()A 酸碱精制B催化重整C催化裂化 D 加氢精制14.在以下的石油炼制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热裂化B 加氢裂化C 催化重整D常压蒸馏15.汽油产品馏程中,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影响汽油机的预热时间、加速性和运转稳定性的是()A 10%蒸发温度B 50%蒸发温度C 90%蒸发温度D 终馏点二、名词解释1.汽车运行材料2.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3.蒸馏法4.常压蒸馏与减压蒸馏5.热裂化6.柴油的燃烧性(发火性)及其评定指标三、简答题1.试说明轻柴油的选择标准,并分别说明5号轻柴油和-35号轻柴油分别适用的对象。

2.汽车石油代用能源应具备的条件。

3.试说明汽车代用燃料中氢燃料的特点。

4.发动机油的主要作用有哪些?5.试分析润滑脂的锥入度与稠度的关系,并说明冬季和夏季应如何选用。

四、论述题试论述汽油蒸发性的评定指标馏程中各典型馏分的蒸发温度及各自代表的含义。

五、计算题1、已知南京依维克8140.27S型柴油车装有8140.27涡轮增压柴油机。

该型柴油机为四冲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6kW/(3800r/min);发动机排量2.499L;活塞缸径×行程(93×92mm);最大扭矩230kW(2200r/min)。

求该型发动机的强化系数(强化程度),并确定应选择的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

柴油机的强化程度对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要求表1所示。

2、已知斯太尔1491型柴油车装有WD615 67/77型柴油机。

该型柴油机为四冲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06kW/(2400r/min);发动机排量9.7L;活塞缸径×行程(126×130mm);最大扭矩1070kW(1400r/min)。

求该型发动机的强化系数(强化程度),并确定应选择的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

柴油机的强化程度对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要求表1所示。

汽车运行材料练习题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名词解释汽车运行材料:汽车使用的燃料、润滑剂、其他工作液和轮胎常称作汽车运行材料(可全部给分,也可答为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非金属材料)。

它已成为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原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在结构上没有发生变化的加工过程,称为一次加工,如常、减压蒸馏。

以常、减压蒸馏所得到的产物为原料,在加工过程中都有化学反应发生,而且原料中的烃类化合物在结构上均发生变化的加工过程,称为二次加工,如热裂化、延迟焦化、催化裂化、烷基化等。

蒸馏法:将石油中不同分子量和不同结构的烃,一次加热后,将一定沸点范围的烃分别收集,从而获得各种燃料和润滑油的一种加工方法。

常压蒸馏与减压蒸馏:石油炼制一次加工中,在蒸馏塔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对原油进行的蒸馏叫做常压蒸馏。

而在减低蒸馏塔内压力的条件下对常压蒸馏剩余重油进行的蒸馏叫做减压蒸馏。

热裂化:高分子化合物在高温下裂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做热裂化反应。

利用热裂化反应把原油中的重质油(分子量较大的烃类)裂解为轻质燃料油的工艺叫做热裂化。

柴油的燃烧性(发火性)及其评定指标:柴油的燃烧性是指柴油在柴油机中是否容易着火,并防止柴油机发生工作粗暴现象的能力。

评定指标是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

三、简答题1.试说明轻柴油的选择标准,并分别说明5号轻柴油和-35号轻柴油分别适用的对象。

答:轻柴油的选择就是按照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进行牌号选择的。

5号轻柴油表示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以上的地区使用的柴油。

-35号轻柴油表示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29℃以上的地区使用的柴油。

2.汽车石油代用能源应具备的条件。

答:为了满足汽车的需要,汽车能源应具备以下条件:资源丰富,能长期可靠地供应。

能量密度大,使汽车有足够地续驶里程。

低毒(或无毒),污染小。

价格低廉。

易于输送、储存和使用3.试说明汽车代用燃料中氢燃料的特点。

答:氢气可作为汽车代用燃料,在地球上蕴藏量极为丰富。

氢作为燃料具有热值高、热效率高、排气污染小、发动机磨损小等特点。

且在内燃机燃烧中,其滞燃期最短,点火提前角最小,并与空气燃烧地范围最宽。

4.发动机油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发动机油的主要作用有:(1)润滑作用。

在发动机各相对运动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减少摩擦阻力和磨损。

冷却作用。

(2)清净作用。

发动机油具有抑制沉积物生成或对沉积物洗涤、清洗的作用。

(3)密封作用。

发动机油填充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间的间隙,形成油封,提高了密封性,减少漏气,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4)防蚀作用。

发动机油可减少零件表面锈蚀或其他腐蚀5.试分析润滑脂的锥入度与稠度的关系,并说明冬季和夏季应如何选用。

答:稠度是指像润滑脂一类的塑性物质,在受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程度,锥入度是稠度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是选择润滑脂的依据,锥入度越小,润滑脂越硬,越不容易进入和充满摩擦面,同时脂的摩擦阻力大,不适应高速运转部件。

锥入度越大,润滑脂越软,越易变形和流动。

因此,冬季应该选用锥入度大一些的润滑脂,而夏季可选锥入度小一些的脂。

四、论述题试论述汽油蒸发性的评定指标馏程中各典型馏分的蒸发温度及各自代表的含义。

答:汽油的蒸发性是指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性质,其评定指标为熘程和饱和蒸汽压。

对于汽油、柴油,是以一定馏出量的蒸发温度等表示馏程的。

典型馏分的蒸发温度主要有:初馏点、10%蒸发温度、50%蒸发温度、90%蒸发温度和终馏点。

(1)10%蒸发温度的影响。

汽油的10%蒸发温度表示汽油中轻质馏分含量的多少,它对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和供油系统产生气阻的可能性影响很大。

汽油的10%蒸发温度越低,含轻质馏分越多,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容易起动。

但是,汽油的10%蒸发温度越低,汽车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容易使供油系统产生气阻,甚至中断。

(2)50%蒸发温度的影响。

汽油的50%蒸发温度表示汽油中中间馏分(位于轻质和重质之间的汽油馏分)的多少,它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影响汽油机的预热时间、加速性和运转稳定性。

发动机起动后要进行预热,温度上升到50℃:左右时汽车才宜起步。

如果汽油的50%蒸发温度低,易蒸发成气体燃烧,发出的热量多,因此能使发动机的预热时间缩短。

若汽油的50%蒸发温度低,则发动机加速灵敏,运行稳定。

反之,若该温度高,当发动机加速需突然开大节气门时,供油量急剧增加,大部分汽油来不及气化,因而燃烧不完全,加速性不好,运转不稳定。

(3)90%蒸发温度和终馏点的影响。

汽油的90%蒸发温度和终馏点表示汽油中重质馏分含量多少。

如果汽油的90%蒸发温过高,汽油燃烧不完全,没有完全燃烧的汽油会冲刷掉气缸壁上发动机油油膜,并使油底壳内发动机油被稀释。

因此,汽油消耗量增加,发动机主要零件磨损增加。

五、计算题1、解:对于四冲程柴油发动机,有强化系数m m e C P K 5=ϕ, 发动机有效压力9604.03800499.27643030=⨯⨯⨯==Vn N P e me τMPa ; 活塞平均速度6533.11303800092.030=⨯==Sn C m m/s 则95.556533.119604.055=⨯⨯==m m e C P K ϕ所以选用CD 或CD 以上级。

2、解:对于四冲程柴油发动机,有强化系数m m e C P K 5=ϕ, 发动机有效压力062.124007.920643030=⨯⨯⨯==Vn N P e me τ MPa ; 活塞平均速度4.1030240013.030=⨯==Sn C m m/s ; 则224.554.10062.155=⨯⨯==m m e C P K ϕ 所以选用CD 或CD 以上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