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做人第一”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求学”的校训,在新道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让道德教育沿着“活动——体验——领悟——内化”的基本思路,力争实现由接受道德到体验道德、
发现道德、建构道德、实践道德的飞跃。
积极探索“从道德走向知识”的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二、活动目的
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抓活动落实、抓主体体验、抓评价推动,探索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实现“人人好习惯、个个重责任、事事讲诚信、处处有关爱、
天天有进步、生生知感恩”的德育目标,进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三、活动思路
(一)、总体思路
1、在活动设计上做到目标明确具体、内容丰富多彩。
2、在具体实施上,做好对学生的发动和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3、及时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使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二)、具体思路
1、抓活动落实,促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
学校在三个年级分别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将主题教育活动贯穿整个学期,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召开誓师大会,进行主题教育总动员,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借助主题班会、主题演讲、道德之星评比、凡人哲语征集、德育案例征集、文体活动、文化建设、综合
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因养成良好习惯带来的益处,因形成了良好习惯、诚信、
自信的心态而获得的成功快乐,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激情和动力,在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校风和班风。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2、抓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德育教育的舆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陶冶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具有“五化”特色的德育文化建设体系,即“主题序列化、设计立体化、参与全员化、实施规范化、成果特色化”,主题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让校园每一面
墙壁,让每一间教室成为隐性的教育资源。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3、抓课堂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课堂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狠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按学校要求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每个学期的道德教育主题要走进学科、走进课堂,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
育人的德育新格局,让学生既学文化知识,更要养成良好学习品质,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校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对教师评价。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篓鳐驱。
4、抓评价激励,促道德内化
德育教育强调知、行、意、情相统一,对学生的外部约束机制和自我教育内驱机制相结合,
才能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促其内化的生成。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评价系统,进一步丰富道德教育评价的内容,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导向、激励和强制作用,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通过“德育评价课”落实好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进一步探索质性评价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评价评出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评出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
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长鳏檷。
四、活动总体规划
本学期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拟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第7周):
1、召开班会,传达德育主题活动方案;
2、制定本年级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第8-9周):
1、班级“德育主题”文化建设,完成教室文化建设。
(第8周)
2、德育主题“凡人哲语”征集,评出30条优秀凡人哲语。
(第9周)
第三阶段:深化拓展阶段(第10-11周):
1、主题演讲;
2、主题教育班会。
第四阶段:反思提高阶段(第12-14周):
1、开展一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2、“德育之星”评选。
第五阶段:总结验收阶段(第15-17周):
1、师生案例征集;
2、撰写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3、召开主题教育活动总结及表彰班会。
六、主要活动措施及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提高对主题教育活动的认识,要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德”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没有德育的教育就会成为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摟鳎饗。
德育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从道德走向知识、走向学科”是一条更有效的教育之路;学生做人的良好品质一旦形成,就会化为学习的巨大动力,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对一个班级而言,良好的班风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基础,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基础。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聾諦鳍皑。
2、抓活动促内化
没有实践的德育教育往往流于空口说教,无法保证教育效果,必须设计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活动,努力把握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的过程,让德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活动的最大效能,从而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曉养鳌顿。
3、抓评价促提高
评价是对学生行为作出的一种结论,能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各年级要高度重视德育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调控作用,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做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结合,使良好行为不断得以强化、德育品质不断得以提高。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龅绌鳆現。
通过自主评价,发挥学生的自我约束作用,使学生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或活动结束后,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状况,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促进自身不断完善。
各班在进行活动时,
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积极地自我发展,同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钞陉鳅陸。
重视质性评价,通过质性评价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及时肯定学生好的行为、好的做法,推
动整个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罴楓鳄烛。
4、坚持师生同步、教学相长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不但提高学生,也在提高自己,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德育教育的楷模、学生身边的榜样。
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无貽鳃闳。
5、加强管理,抓好调控
将主题教育活动列入重要日程,狠抓落实,突出实效,活动开展情况要在每周班级例会上作
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