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在巡视巡察工作部署动员会上的讲话

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在巡视巡察工作部署动员会上的讲话

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在巡视巡察工作部署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大家好!本轮巡察工作就要开始了,现就本次巡察工作讲三点,概况起来就是“三个充分”“三个突出”“三个严格”。

请大家在巡察工作中贯彻落实。

所谓“三个充分”,就是充分准备、充分动员、充分运用各种巡察手段一、充分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巡察作为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实效,开展巡察工作前,必须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要掌握准确的信息。

否则,难免如瞎子摸象,很难尽快找到突破口。

一是和纪检、组织、审计、信访、司法等部门联系,了解被巡察单位及人员存在的问题。

要通过纪检机关调取涉及到被巡察单位的信访件,通过组织部门了解被巡察单位的班子建设情况,通过审计部门了解对被巡察单位近年来的审计情况。

初步掌握被巡察单位的部分问题线索,了解被巡察单位及人员存在的问题,为巡察组综合分析研判提供参考。

二是主动和被巡察单位联系,了解职责权限及廉政风险点。

积极与被巡察单位沟通,收集被巡察单位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查阅近年来被巡察单位党组班子民主生活会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和重大事项报告情况,了解被巡察单位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摸清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领域和环节,全面了解掌握被巡察单位的有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去。

三是组织巡察组人员学习掌握巡察业务知识。

在开展巡察前,组织巡察组全体人员开展系统的业务培训,通报被巡察单位的情况。

使巡察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巡察的程序、方式方法内容、具体要求,熟练运用巡察技能,为顺利开展好巡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动员。

首先是开好动员会,明确巡察工作任务。

进驻被巡察单位后,及时与被巡察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召开巡察工作动员会,在会上,明确巡察总体安排、工作任务、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等,使巡察单位和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巡察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支持配合巡察工作。

其次是畅通信息渠道,鼓励干部群众大胆举报问题。

督促被巡察单位以文件形式通报动员会情况,印发会议精神,并通过纪检监察网站和内部网络、刊物等渠道公开发布动员会信息和巡察组联系方式、举报途径,张贴巡察公告、设置意见箱,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参与进来,积极反映举报单位存在的问题。

(三)充分运用各种巡察手段。

一是做好谈话工作。

个别谈话是巡察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获取情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谈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巡察工作的成效。

谈话前,要根据被谈话人的职务、分工和个性特征,认真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谈话提纲。

谈话过程突出严、诚、细。

与主要负责人谈话,组长要亲自谈,要尽量全面深入,重点了解班子及成员执行“六大纪律”、落实八项规定、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反映、举报较多的人;与班子成员谈话重点了解主要负责人个人情况、履行主体责任情况、群众议论较多的领导干部等。

与性格外向倔犟、容易激动的人谈话,以循循善诱方式进行;与老成持重,性情内敛的人谈话,以直来直去、开诚布公方式进行;与怕得罪人、含糊其辞的人谈话,消除其思想顾虑,使其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二是结合实际开展明察暗访。

根据收集掌握的问题信息,安排专人有针对性的进行明察和暗访,了解被巡察单位干部职工正常状态和情况,确保掌握情况客观真实、准确可靠,更好更快地发现和找准问题。

三是查阅文件、会议记录、档案、案卷等资料。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检查某项工作时,被检查单位汇报时往往口若悬河,讲领导多么重视,安排多么扎实,成效多么明显。

但检查档案资料时,没有资料或资料很少。

所以我们注重运用文件、记录、案卷等原始凭证,来核查、印证其所汇报、反映问题的真实性。

四是核查被巡察单位有关账务。

核查账务是发现问题的突破口,包括核查被巡察单位经费、专项资金、规费、罚没收入等。

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列支三公经费,虚报冒领、乱支滥补、公款旅游及滞留挪用资金等违法违纪问题,都可以从核查账务中发现。

五是找管理、服务对象,下属单位了解情况。

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带着问题看实况、查实情。

从个别谈话、实地考察、信访受理等途径中了解的情况,进行分类梳理、逐条研判,力求对掌握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作出科学、准确的认定。

六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科技手段了解核实情况。

所谓“三个突出”,就是突出政治巡察定位、突出“三重一大”决策执行、突出问题导向(一)突出政治巡察定位。

巡察是政治巡察,不是业务巡察,更不是工作督查。

一要牢牢把握政治巡察这个基本定位,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

紧扣“六项纪律”,紧盯“三大问题”(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二要针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的性质和作用开展巡察,党委(党组)与机关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开展巡察的内容也不同。

三要通过了解业务工作,查找党的领导等方面的问题。

(二)突出“三重一大”决策执行。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及执行是出现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因此,对被巡察单位的“三重一大”事项,必须深入了解,作为个被谈话、核查资料、账务和明察暗访的重点。

有的存在违规决策问题,有的存在违反程序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还隐藏着腐败问题,能否发现,是巡察组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三)突出问题导向。

巡察是巡视制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体现四个着力,发现一批问题线索。

一是明确目标。

巡察就是“找事儿”,就是“挑刺儿”,要把焦点对准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对准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肩负的政治职责,瞪大眼睛、拉长耳朵,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查,对显性问题刨根见底,对隐性问题深究细查,真正让问题浮出水面、无处藏身。

二是突出重点。

牢牢盯住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开展巡察工作,切实增强巡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点人”,即突出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职级不高但有实权的人。

“重点事”,即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事管理,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征收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

“重点问题”,即群众反映强烈又长期得不到解决和解决不好的问题。

三是力行力改。

发现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

要坚持边巡察、边整改,把整改贯穿巡察全过程,督促被巡察单位立行立改、即知即改。

所谓“三个严格”,就是严格程序、严格纪律、严格问题线索处置办理(一)严格巡察工作程序。

在巡察中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

严格按照巡察工作程序、方式、时间要求,开展巡察工作。

一是严格信访件处理程序。

在巡察过程中,对收到的信访件,认真登记。

根据巡察的重点以及被巡察单位的性质、人员等方面的不同,结合反映问题的轻重缓急,分类建立台账。

对反映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信访件,以及反映下一级单位班子成员问题较严重的信访件,我们都进行了解核实。

对其他干部的信访件,转交被巡察单位处理,限期报结果。

对不属于巡察受理范围内的信访件,根据反映问题类别,严格按照《关于巡察期间收到信访件的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二是严格问题线索报告程序。

对巡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召开组务会认真研究,在巡察的权限内进行分类,按照程序向领导小组报告。

对发现的重大、敏感问题,包括重要案件的线索、涉及“一把手”的较大问题和巡察组一时拿不准的问题等,要向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对一般性问题,巡察组与被巡察单位主要领导及时沟通,交换意见,发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出。

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及时给予提醒。

对已经核实清楚也可以说清楚的问题,及时予以说明。

特别是对那些属于无中生有、反复诬告的问题,纪委或其他职能部门已经查清,从维护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角度,正面说明,及时消除不良影响。

三是严格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

依靠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开展工作,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巡察单位情况,不干预被巡察单位的正常工作,不处理被巡查单位的具体问题,不履行执纪审查的职责。

(二)严格巡察工作纪律。

巡察既是对巡察对象的“体检”,也是对巡察工作人员忠诚、干净、担当的检验。

我们在巡察别人,必须自身带头接受监督。

只有心存戒惧,行有所止,才能挺直腰杆,让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因此,在开展巡察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管理巡察干部,牢牢把握住底线和高线,按照党内法规和巡察工作制度办事。

严守组织纪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不擅做取舍、不作个人表态;严守保密纪律,不私下与被巡察单位人员接触,不和被巡察单位干部私下谈论巡察工作任何事,不泄露巡察中掌握的有关信息;严守工作纪律和廉洁纪律,不和被巡察单位发生任何经济关系,不在被巡察单位办私事,不接受被巡察单位任何形式的宴请、不接受被巡察单位土特产、礼品、有价证券等任何形式的馈赠。

严格按照巡察工作程序、方式、时间要求,不擅作主张,擅自行动。

(三)严格问题线索处置办理。

一是全面梳理,严格保密。

对群众举报、巡察谈话、检查了解等各方面反映的问题线索,及时全面的进行梳理,建立台账。

指定专人负责登记、报批、汇总、管理等日常工作,严格保密,严禁外泄。

二是科学研判,准确分类。

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召开组务会认真分析研究,梳理出初步问题线索,在巡察组权限范围内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再次召开组务会,对每条线索的问题事实、性质认定逐一进行研判,明确标准,统一分类。

三是严格程序,规范处置。

我们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严格按照程序,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被巡察单位及相关部门进行移交。

移交时,按照分类标准,对每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建议巡察办及相关单位认真办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