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中国分区地理教学课件湘教版
高中地理:中国分区地理教学课件湘教版
1、仔细读图,包括图例和注记:陵墓、寺庙、遗址、石刻、公园等; 2、分布于两河流上的两个水文站水文特点的比较,着眼于两河流发源地的植 被状况;
3、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重点治理水土流失,措施在于植被恢复; 4、地堑构造发育形成的渭河平原,加之河流的影响,是该区域具备农业生产 的优越条件,如:水源、土壤、地形等; 5、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秦岭,地理意义众多,可从气候区划、地 形区划、流域区划、农业区划、行政区划等角度分类阐述。
界 线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 ℃等值线
华中亚热 复杂、以山 湿热的亚热 常绿阔叶林、 肥力低、
带湿润地 地、丘陵、 带季风气候 重要的商品 红壤
区 盆地为主
棉产区
南
方 界 线 邻近日均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11.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B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
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规律,解决区域内问题的能力、提取信息迁移思考的能力。 (9)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条件在于:气候(纬度地、气候适宜,适于越冬)、湿地面积广、滩
(09年四川文综第7,8,9题)根据表1资料,回答7-9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19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 耕地面积 人口的比重(%)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①
34.3
②
53.5
③
51.9
④
31.1
532.5 1539.1 542.4 361.0
自
然
环 境
地理位置差异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候差异 地貌差异
土壤差异
差
区异
水文差异 植被差异
域
地质差异
差
异 比人 较类
活
生产差异
农业类型
农业 主要粮食作物
复种制度
工业 考虑资源环境
动
商贸
差
生活差异
衣、食、住、行
异 区域联系的差异
例:南北方的差异
自然地区
地形
气候
植被
土壤
农业生产
东北温带 平原广布 寒温带、温 针叶林、针 地壤肥沃 一年一熟、春小
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 (10)“一条线”、“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变化,可从水量、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 (11)“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但 人为
原因占主导,即:围湖造田、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降。
(09年北京文综第36题) (36分)读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共21分 共4分 共20分 共68分 共48分 共30分 共42分 共48分
1、知识点要求
考纲要求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考纲要求
2、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高考题型
( 09年辽宁)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
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
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9-11题。
线
内高中、黄河、黄高、渭平、秦岭、
110°E 巫山、长江三峡、雪峰山、西江、雷
州半、海南岛、南海(马来群岛)
兴安、东华平界、渤海、山东半岛、 120°E 黄海、长三角、浙闽丘、台海峡(马
来群岛、澳西侧)
练习:说出下列著名地形区名称。
80°E 100°E 40°N 30°N
青藏高原
105°E 115°E 40°N 35°N
判定区域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板块位置
自然 地理
区
气压带风带位置
与人
域
文地
地
气候
地形
理的
理 知 识 体 系
自然环境总特征 植土 河 资 被壤 湖 源
基本 知识 与基 本原
人文社会环境
理的
具体
农 工人城交发 业 业口市通展
运用
三、教学实施
1、强化空间定位 2、自学区域基础知识 3、综合分析中国区域特征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80°E
100 °E 110 °E
A
B
C
D
东
E
经 110 度
N
渭F
阴
河秦
山
谷岭
黄土高原地
大
巴G
山
雷海
雪 峰 山
州 半 岛
琼 州
南 岛
海
峡
S
80°E
90 °E
120 °E 50°N
A
B
100 °E 110 °E
DCE
东经1度20N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渤海莱州湾山东半岛长 游江平中原下
钱 塘 江
F G H
例:重要湖泊轮廓
太湖
洪泽湖
三、教学实施
1、强化空间定位
(1)利用经纬网定位,形成”心理“地图 (2)区域轮廓定位 (3)区域特征定位
三、教学实施
1、强化空间定位 2、自学整理区域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整理 (2)自学笔记 (3)强调自学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不断完善自学笔记 (4)细化区域
草原、荒漠,生 物种类少,土壤
肥力低
干旱
河流短小、内流河, 湖泊多咸水湖,雨 水、冰雪融水补给
人类活动较弱,农业缺水, 畜牧业、灌溉农业
三、教学实施
1、强化空间定位 2、自学区域基础知识 3、综合分析中国区域特征
抓住区域典型特征,关注区域差异,以区域 问题为中心,探究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1)抓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2)通过区域差异比较,理解区域特征
台湾海峡 S
怒
江
W
澜 沧 江
元 江
西江
珠江 三角洲
台 23 °26′N 台湾湾
海峡岛 E
40°N
① 喜
②
马
拉
雅 青藏 山 高原
W
③
④⑤ 横
⑥
⑦
⑧30°N
大断
舟
拐 弯
山区四川巫长江中山群下23 °26′N 盆地山游平原岛 E
50°N
① ② ③④ ⑤
40°N
塔
30°N
W
里
木
嘉
盆
峪
地
关
罗布泊
太
内蒙古 高原
9.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
A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 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10.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C
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抓住区域典型特征,关注区域差异,以区域问 题为中心,探究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1)抓主导因素,突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多晴天,风大,水汽少
荒漠、草原和 高山草甸,动 物稀少,土层 浅薄、多冻土
高、寒
多大江大河源地
生态脆弱
畜牧业、河谷农业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水汽 难以到达,气候干燥,气温年、日较差大,多大风
高中地理:中国分区地理教学课件湘教版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 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09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国地理分值
浙江卷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辽宁卷 北京卷 天津卷 安徽卷 四川卷
10 、37(2)(3) 11 3 、11 、39(4)(5) 9、10、11 、 36 、37 1、10、11、36 36 33(3)、34 7、8、9、36
黄土高原
100°E 120°E 50°N 40°N
内蒙古高原
100°E 110°E 28°N 23.5°N
云贵高原
75°E 90°E 42°N 36°N
塔里木盆地
90°E 100°E 39°N 36°N
柴达木盆地
82°E 90°E 48°N 44°N
准噶尔盆地
103°E 110°E 32°N 28°N
1、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6分)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 分析其原因。(8分)
3、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5分) 4、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
分)
5、【指解出析图】:中区的域山特脉征名分析称,、综走合向考,查考并生简分述析其区自域问然题地、理阐意述义结论。的(能1力0分。 )
二、教学目标
1、能熟练定位中国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