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 (1)1.2工程位置 (1)1.3气候特征 (1)1.4地形地貌特征 (2)1.5地质特征 (2)1.6工程容 (3)1.7工程量及工期 (3)1.8质量要求 (3)1.9计划开竣工日期 (4)2主要施工方法 (4)2.1总体施工工序 (4)2.2危岩清除施工方法 (5)2.3削坡降坡施工方法 (10)2.4灌溉水塘施工方法 (18)2.5宕底平整施工方法 (20)2.6截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22)2.7金属防护网施工方法 (25)2.8标志板制作安装方法 (26)2.9修路工程施工方法 (27)3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29)3.1 主要材料 (29)3.2 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29)3.3 主要材料的准备计划 (30)3.4 主要材料的技术标准、参数和检验的项目 (30)3.5 主要材料管理措施 (30)4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30)4.1 设备配置原则 (30)4.2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31)4.3 设备来源计划 (32)4.4 设备管理措施 (32)5劳动力安排计划 (33)5.1 各专业工种配置原则和依据 (33)5.2各专业工种配备合理性 (33)5.3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落实措施 (34)5.4专业技术工人的来源与岗前培训 (34)5.5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 (34)6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36)6.1质量目标 (36)6.2质量保证体系 (36)6.3各部门各岗位质量责任制 (36)6.4主要质量管理制度 (45)6.5质量保证措施 (46)6.6成品保护措施 (57)7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59)7.1安全目标 (59)7.2安全生产控制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60)7.3人员配备及安全岗位责任制 (62)7.4安全管理及技术保证措施 (68)7.5各关键工序安全生产控制措施 (83)7.6 现场防火安全措施 (89)7.7社会治安安全措施 (90)8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91)8.1工期承诺 (91)8.2施工进度安排 (91)8.3保证工期措施 (94)8.4工期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97)9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99)9.1文明施工目标的承诺 (99)9.2文明施工措施 (99)9.3文明施工管理及考核办法 (104)9.4环境污染保护措施 (105)9.5水土保持技术组织措施 (109)9.6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110)10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113)10.1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113)10.2技术措施和对策 (114)1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16)11.1 施工总平面布设原则 (116)11.2 施工总平面布设 (117)11.3 总平面管理 (117)12施工组织设计整体 (118)12.1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118)12.2 部门职能及人员配备 (119)12.3 主要管理人员及职责 (121)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灵璧县丁汪山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1.2工程位置工程位于省市灵璧县灵城镇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灵璧县灵城镇北约6千米。
工程围坐标为:X:3718500.51~3719187.95,Y:39552715.26~39553207.04。
工程区北有宿淮铁路和S04泗宿高速公路,距工程区最近距离分别为500m和700m。
工程区西有X042县道,距工程区最近距离为2km,X042县道北与S04泗宿高速公路灵璧县枢纽相连,东与十里村村道相通。
工程区交通便捷(图1)。
图1-1 工程区交通位置图1.3气候特征灵璧县属于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分,雨量适中,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
年平均气温15.7°C,无霜期约210天,降雨量约1000毫米。
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雨雪稀少。
春季冬转夏的过渡季节,北方冷高势力衰退,副热带高逐渐加强,气温回升快,雨水增多。
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有时连阴,对春种不利。
夏季太平洋偏高,为一年中最强盛的阶段,盛行偏南风,天气炎热多雨。
雨季一般从6月下旬结束,雨量集中,暴雨日数不多,但强度大,常易造成洪涝灾害。
秋季为夏转冬的过度季节,太平洋付高南撤东退,北方冷高压加强,气温降低,雨水减少,经常出现秋旱,但也有一些年秋雨绵绵。
1.4地形地貌特征1.4.1地形特征工程区所在区域呈北低南高地势,北部为平原区,南部为山地,平原区地面标高+20.2~+25.5m,山地标高+50~+95m。
工程区地形北西、南东两侧为采坑,中间为隆起。
北西1号采坑坑底标高+19.45~+20.49m,坑顶标高+27.16~+36.37m;南东侧2号采坑坑底标高+22.11~+30.00m,坑顶标高+35.76~+50.78m;中间隆起标高+33.74~+50.78m。
1.4.2地貌特征区域地貌类型有三个,分别为冲积平原、堆积-侵蚀剥蚀浅丘状平原和侵蚀-溶蚀低丘。
堆积-侵蚀剥蚀浅丘状平原位于侵蚀-溶蚀低丘四周,向外过渡为冲积平原。
工程区的地貌属于侵蚀-溶蚀低丘地貌。
微地貌形态为开采形成的2个采坑。
采坑壁为陡坡和陡崖。
陡崖高度10~20m,坡度60°~80°;陡坡高度10~15m,坡度35°~50°。
岩性为碳酸盐岩。
1.5地质特征1.5.1地层岩性特征工程区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九顶山组上、下段。
下段为块层状灰岩,中厚层白云岩与灰岩互层,夹泥灰岩;上段为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及中厚层燧石条带状灰岩。
1.5.2构造特征工程区位于九顶山复式向斜鱼沟背斜中的次级褶皱周圩背斜的北东倾伏端。
周圩背斜轴向北东50°,长4.5km。
北西翼倾向北西,倾角24°~30°;南东翼倾向南东,倾角40°~50°。
核部地层为青白口系圩组,翼部地层为倪园组和九顶山组。
工程区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为28°∠20°。
区无断裂构造。
1.5.3岩浆岩特征区无岩浆岩。
1.5.4工程地质特征区工程岩组单一,为坚硬至较坚硬的块层至中厚层状碳酸盐岩。
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1.5.5水文地质特征区水文地质岩组单一,为含水丰富的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单井涌水量为500~1000m3/d。
地下水位标高+19.1m,地下水类型为HCO3-Ca·Mg型。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1.5.6环境地质特征工程区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共有9处,1号采坑4处,2号采坑5处。
地质灾害类型均为崩塌,规模为小型。
工程区西北侧为丁汪庄自然村,距工区最近距离180m。
1.6工程容工程容共有8项,分别为:①危岩清除、②削坡降坡、③安全防护、④标志牌、⑤宕底平整、⑥截排水沟、⑦灌溉水塘和⑧道路工程。
1.7工程量及工期1.7.1工程量工程量见表1-1。
1.7.2工期工期120日历天。
1.8质量要求质量符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DZ/T0219-2006)、《最新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等规及省、市要求,符合《灵璧县丁汪山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要求。
质表1-1 灵璧县丁汪山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工程量一览表1.9计划开竣工日期计划5月21日开工,9月17日竣工,历时120日历天。
2主要施工方法2.1总体施工工序拟定总体施工工序的原则是:安全第一;先上部,后下部;先局部,后整体;先面状工程,后线状工程;工程并进。
考虑本工程区有崩塌地质灾害和危岩存在,威胁工作区人身安全,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因此首先安排危岩清除工程。
为了工作的循序渐进,合理衔接,本着“先上部,后下部”的原则,首先完成坡面施工,坡面施工形成的废石,进行宕底整平和道路修筑。
本着“先局部,后整体”、“先面状工程,后线状工程”的原则,先完成1、2号采坑的各个坡、底工程,再在地面标高达要求后的整个工程区进行截、排水沟施工,道路修筑,安装防护网等线状工程。
为了能加快工程进度,对于互不干扰的工程尽量本着“工程并进”原则,如一号采坑危岩清除工程、灌溉水塘工程和二号采坑削坡降坡工程考虑并进,一、二号采坑道路工程和安全防护工程、标志牌考虑并进等。
综上所述,总体施工工序确定为:2.2危岩清除施工方法2.2.1危岩清除施工方案危岩清除施工方案采用人工清除法和机械加人工清除法。
2.2.1.1人工清除方案采用人工直接撬除法。
在安全员的监督下,同一水平操作平台上,工人身系安全绳,用撬棍至上而下采用“一看二鼓三橇”的作业方法,进行浮石浮土的清理。
对于较大的孤石,事先采用风镐进行破碎使其成小块,然后转运至下料口,用卷扬机(串桶)将石渣下放到出渣口。
2.2.1.2机械加人工清除方案危岩体采用人机配合的方法进行清除作业。
主要是通过机械钻孔、钢契挤压分层破碎。
采用风钻按孔间距0.3~0.4m竖直和水平打孔,然后采用人工契入钢契的方法,强行挤压破碎孤石,然后转运至下料井,通过卷扬机下(串桐)料。
在对体积较大的孤石(危岩体)进行破碎时,布孔应选好自由面,钻孔孔径40mm,用YN-30型凿岩机,一字型合金钻头,钻孔孔距40cm×40cm,呈线性或梅花状布孔,孔深为欲破碎孤石(危岩体)高度的1.05倍。
破碎时应通过至上而下、台阶式逐层破碎。
每层破碎厚度为0.3~0.5m,每破碎一层后,将碎石清除干净,再进行下一层破碎,直至全部清除。
2.2.2危岩清除施工工艺根据陡崖(坡度>60°)和陡坡(30~60°)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
清除陡崖危石工艺流程见图2-1,清除陡坡危石工艺流程见图2-2。
图2-1 清除陡崖危石工艺流程图图2-2 清除陡坡危石工艺流程图2.2.3危岩清除施工方法2.2.3.1准备工作①测量放线:在现场测量放样,把危岩体在图上的位置明确的表示在地貌上。
②确定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定采用的清除方式及拟采用的机械设备。
③确定脚手架材料需求量:根据测算危岩体单体大小和机械设备的力的作用,以及危岩单体掉落在脚手架杆件上的可能性,及搭设高度,综合选择脚手架的材料,同时计算其工程量,联系材料进场。
④确定清危石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
2.2.3.2清除陡崖体上的树枝①开通人行便道: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把通往坡顶浮土、浮石区的人行便道开通。
②人体到达施工点:工人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从山顶放安全绳,上方派专人监护,逐层砍伐,并清除。
③作业注意事项:伐树前,将周围有碍砍伐作业的草丛和藤条清除;伐树作业时,手脚应放在适当的位置,防止被斧、锯划伤;树木全在边坡上,为此砍伐树木时只能在树木上侧,不能从倒落方向开始锯树;不得多人在同一处对向砍伐或在安全距离不足的相邻处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