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

一、填空题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5.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6.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7.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8.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定: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9.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10.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公定力)、(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11.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12.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13.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14.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15.(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分配)是指各种主要法律渊源形式在设定行政许可上的权力分配。

16.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十二)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17.根据行政许可法第60条和第61条的规定,行政许可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两种。

18.行政强制的对象是相对方的(财物)和(人身自由)。

19.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20.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直接磋商)等方式。

21.行政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22.行政命令是行政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对相对方科以(义务)的行为。

23.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命令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24.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25.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6.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两种形式。

27.行政监督属于(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同等重要。

28.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

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30.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

3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32.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33.(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34.追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一种是“先赔后追”的方式。

35.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置)原则,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

3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方式为(开庭审理)。

37.我国行政诉讼所规定的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38.特殊地域管辖又可分为(专属管辖)和(共同管辖)。

39.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40.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那个的称谓。

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41.起诉应以书面方式,即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42.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被告。

43.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

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44.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有(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两种方式。

45.行政案件的执行程序必须按一定的方式提起。

提起的方式有:(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

46.可定案证据的特征是(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

47.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可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48.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

49.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50.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的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

51.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52.执行根据是指人民法院据以采取执行措施的(生效法律文书)。

53.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由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使具体行政行为得以实现的制度。

54.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55.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二.选择题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如果发现有关行政法规违法或不适当,则()。

A.应该不适用该行政法规,而应直接适用法律 B.有权宣布该行政法规无效C.可以撤销或改变该行政法规 D.必须撤销或改变该行政法规2.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相对一方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则()A.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B.只能申请复议而不能起诉C.由当事人选择或复议或起诉,如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还可以起诉D.必须先行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以起诉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有何种机关颁发,属何种规范性文件?()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 C.基本法律 D.行政规章 E.行政法规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虽性质不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表现在:()A.都是解决行政机关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争议B.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法律关系都表现为“三方性”C.在行政争讼法律关系中,争讼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D.都要通过特定的机构与程序来解决行政争议,并都强调程序上的公正性5.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B)A.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6.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ABD)A.主体变更B.客体变更C.形式变更D.内容变更7.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ABCD)A.适应需要原则B.精简原则C.高效率原则D.依法设置的原则8.垂直领导就是由于业务关系极为密切,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采取直接组织与指挥,权力高度集中。

如(AB)A.民航B.铁路C.国家科委D.国家体委9.有权机关任命公民担任行政公职叫做(D)A.聘任B.任命C.选任D.委任10.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B)A.单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B.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D.一般行政行为和特殊行政行为11.行政行为撤销的后果是(ACD)A.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B.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C.行政行为因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方的不同过错归属而有不同的责任结果D.给相对方带来损失时,行政主体予以适当补偿12.执行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称为(BCD)A.实施程序B.实施条例C.实施细则D.实施办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规定,“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此规定属(A)A.立法授权B.执行性立法C.职权立法D.创制性立法14.资格许可是允许其享有某种资格或具备某种能力的许可,如(AB)A.律师证B.会计师执照C.森林采伐D.烟草专卖15.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种类主要有(BCD)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B.被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C.被委托的行政机关D.法定的行政机关1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人身的强制措施主要有(ABCD)A.收容审查B.强制传唤C.强制戒毒D.强制扣留17.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是(ABC)A.行政性B.执行性C.强制性D.合法性18.金钱制裁的形式有(AC)A.支付违约金B.履行合同C.赔偿损失D.罚款19.行政合同的解除方式有(BC)A.书面解除B.单方解除C.协议解除D.口头解除20.甲乙二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相同,但公安机关对甲裁决拘留,而对乙只罚款50元,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这种行为属于(B)A.不同情节,相同处罚B.同等情节,不同处罚C.违法行为D.违反公正的程序21.(ABD)不予行政处罚.A.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C.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D.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有违法行为的22.行政监督的主体是(A)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公安机关D.司法机关23.审计的本质是(D)A.一种行政执法活动B.一种行政监督活动C.一种反腐活动D.一种经济监督活动24.行政复议机关在街道接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B)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A.3日内 B.5日内 C.7日内 D.10日内25.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C)申请行政复议。

A.省人民政府 B.自治区人民政府 C.该派出机关 D.当地人民政府26.甲殴打乙只致轻微伤,公安局对甲作出拘留15天的处罚裁决。

甲不服,经复议后,向人民法院起诉,乙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关于本案处理,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D)A.乙有权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述B.被告公安局有权提起反诉C.人民法院有权判决被告公安局对乙予以处罚D.人民法院有权变更公安局对甲的处罚27.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的人身自由。

在这里,(B)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A.县办公室B.县公安局C.县人民政府D.县人事部门28.某行政机关违法作出没收公民赵某录像机的决定,赵某气愤之极而砸毁了自己的录像机。

在本案中,赵某(C)的权利。

A.有向国家主张行政赔偿B.没有主张民事赔偿C.没有向国家主张行政赔偿D.有主张行政追偿29.张某重伤他人被刑事拘留。

一个月后,公安机关查明张某尚未满14岁,遂依照《刑法》第14条释放张某。

张某的父亲提出赔偿要求,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公安局如何处理?(B)A.给予适当赔偿B.不予赔偿C.按照国家上年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给予张某一个月的损失赔偿D.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30.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