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中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2017高中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1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苦卤中通入Cl 2是为了提取溴 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 工业生产中常选用 NaOH 乍为沉淀剂【解析】根据题意,不产生其他的杂质, 更好提取K,最好使用工业生产中常选用KOH 乍为沉淀剂。

所以答案选择 C.2、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解析】A 选项俯视会使溶液浓度减小;B 选项HCI 与NaHCO 反应生成新的杂质气体 CO 并且氯气溶于水,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洗气瓶中应为饱和食盐水,而不是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 选项食盐水为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氧气减少,在大气压强的作 用下导管会形成红色水柱;D 项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生成乙炔, 但是还有杂质气体 H 2S, H 2S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在用S0^将其还原吸收【答案】C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体现还原性,需要先去除杂质再检验。

点评:考查实验装置 以及实验过程中操作与现象的正确性3、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 (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答案】AA. 由于Fe (0H )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需隔绝空气,正确;B.容量瓶不能用了溶解固体,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实验室制乙烯需要170C 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入液体内,错误;选A o4、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答案选择 B 。

选项A ,容量瓶的只能用来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可以用 来溶解固体,固体的溶解应当在烧杯中进行,然后冷却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选项B,NaOH 溶液可以吸收 CO ,而不与CO 反应,因此该选项正确。

选项C 苯的密度小于水,因亠观察F 賓OH^豹生咸工 配封一定物履的量播寞的N EL 対蓿液C.实验室制取氟D.強证乙烯的生质【解析】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评价。

A.配制 0.10mol/L B .除去CO 中的COC .苯萃取碘水中的丨2 D.记录滴定终点NaOH 溶 液分出水层后的操作读数为12.20mL此水层在下面,当用分液漏斗从活塞支管处放出以后, 苯层应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故-WH d Cl^CiOB (CD ■>百I”旷罩二*该选项错误。

选项D滴定管的零刻度线是在最上方的,读数从上到下是依次增大的,因此该图正确读数为11.80ml,注意滴定管的精确值在小数点后两位。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础。

A中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像这样的化学物质都需要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故A错误。

E选项中配置氯化铁溶液时,为抑制Fe3+的水解,一般会在稀盐酸中溶解氯化铁固体,然后再稀释到需要的浓度,故E错误,C正确。

D选项中钢铁的吸氧腐蚀条件是钢铁表面水膜呈弱酸性中性或者碱性,而题目给的酸性环境只会导致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故D错误。

6、下列叙述I和H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解析】B错误,原电池是不需要外接电源。

C、错误,乙二酸可与哂"°斗溶液发生反应是氧化还原。

D错误,电解质能导电是在水中或融熔状态下,NaO固体不能导电。

点拨知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试题难度:中等。

7、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 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 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答案】B【解析】A、错误,滴定管要用待测液润洗;C、起始溶液是酸,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D、错误,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大。

点拨: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难度中等。

8、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A向AgCI悬浊液中加入Nal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Agl,说明Agl更难溶,所以K sp(AgCI) >K sp (Agl), A错误;B、如果原溶液中含Fe3+,溶液也会呈红色,B错误;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证明产生B「2, Ca+2Br一=Br2+2C「,B「为还原剂,C「为还原产物,根据强制弱规律,还原性:B「>C「,C正确;D NH4CI受热分解为NH和HCI,两种气体在试管口又重新生成NH4CI , D错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b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Q2-或SO2-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答案】B【解析】选项A,新制氯水能使pH试纸褪色,故不能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错误。

选项B,正确。

选项C,未知试样还有可能存在Ag+,错误。

选项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取蒸发结晶,错误。

10、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 NaOHB. KMnOC. KSCND.苯酚【答案】B【解析】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溶液中,若溶液中有硫酸亚铁,则可与硫酸亚铁反应,从而高锰酸钾由紫色变为无色,而NaOH KSCN以及苯酚都会与Fe3+反应,故选B。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整覺乙A.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B. 中和滴定时,滴定行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C. 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D. 用装置乙加热分解WL%固体【答案】B【解析】A项,PH试纸在使用时是不能用水润湿的,所以错误。

B项正确。

C项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层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所以C项错误。

D项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所以错误。

12、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多选]A. 制备川®Q悬浊液:向1屁也1⑷6溶液中加过量的冲』1NaOH溶液B. 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饱和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人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D. 探究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析下,向一支试管中加人2mL 5护2。

》和1mL“£,向另一支试符中加入2mL5諾0,,和1mL"^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解析】A项中项氯化铝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的是偏铝酸钠,得不到氢氧化铝,所以A项错误。

C项中检验亚铁离子,是先加入硫氰化钾,不变红,再加入少量新制氯水的顺序进行。

否则如果有三价铁离子存在就检验不出原来是否含有亚铁离子。

因此正确的为BD.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①检验淀粉是否水解生成匍萄糖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 a SQ,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 U(QH)2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②比较HaCQ HCN的酸性强弱用pH计测定同温度同浓度的N Q CQ溶液和NaCN溶液的pH,比较pH大小③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烧碱溶液,加热,冷却后观察是否分层④验证CaCO的溶解度小于CaSQ将浓N Q CQ溶液滴加到CaSQ悬浊液中,充分振荡、过滤、洗涤,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A.答案:C14、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答案:C选项操作可能的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向饱和N Q CQ溶液中通入CQ有晶体析出溶解度:NaHCO NazCQC向酚酞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 Q Q溶液先变红后褪色Na 2Q与水生成的碱有漂白性D将表面氧化的铜丝从酒精灯的外焰慢慢移向内焰黑色的铜丝变红CuQ被内焰中的乙醇蒸气还原飞体a bA审片:石航石饱和\H I1L0:溶液'C二氣化猛1)IX戌浓助X喊石庆答案:D17、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 D答案:B18、1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用图1所示装置可收集 NO 气体B. 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证明酸性: HaSQ > H 2CO > H 2SiO 3答案:D19、为实现实验目的,选用的装置、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装置A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温度下,取0.1 mol/LKI 溶液,向其中先 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 0.1 mol/L 硫酸,记录 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B 配制 100mL1.0mol/L NaOH 溶液向100mL 容量瓶中加入 4.0gNaOH 固体,加水到刻度线C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1■T-1 :■e妊过勰起旳 丫取曲他徹1往铁电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D比较H2Q 和Fe 3+W 氧化性将盐酸酸化的双氧水滴入Fe (NO 3)2溶液中目 收集NH 并验证 的 其水溶液的碱性制备氯气配制一定浓度 的NaOH 溶液加热胆矶制备 无水硫酸铜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2f0电解=O 2 f +2违 f配駅洛泸浓盐馥高鉅醱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