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教学大纲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教学大纲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
课程英文名称:Job Analysis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模块)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40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4
学分:2
授课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前导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 , 能熟练的进行工作分析各环节的操作。

熟练制作工作规范、工作说明书、岗位归类图等各类人事管理文件。

三、教学基本要求
第1章工作分析概述
1.1 工作分析的基本含义
1.2 工作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1.3 工作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基本要求: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含义、内容;掌握工作分析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工作分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重点与难点:工作分析的含义、内容。

第2章工作设计
2.1 工作设计概述
2.2 工作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2.3工作设计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基本要求:掌握工作设计的概念、内容、考虑的因素、主要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工作设计应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工作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难点是工作设计的方法。

第3章工作分析的实施
3.1 工作分析实施概述
3.2 工作分析的实施流程
3.3 实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
基本要求:掌握工作分析实施的时机、需要收集的信息、采用的方法、实施流程;了解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工作分析采用的方法、实施流程;难点是工作分析的实施。

第4章通用的工作分析法
4.1 访谈法
4.2 问卷法
4.3 观察法
4.4 工作日志法
4.5 工作实践法
4.6 文献分析法
4.7 主题专家会议法
基本要求:掌握通用的工作分析的方法技术,适用的范围及其特点;了解工作分析方法的最新发展及其内容。

重点与难点:工作分析的各种基本方法的应用技巧。

第5章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
5.1 工作研究
5.2 劳动强度的测评
5.3 劳动环境的测评
基本要求:掌握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了解作业能力与作业疲劳、能量消耗与劳动强度等概念。

重点与难点:劳动强度与劳动环境的测评
第6章现代的工作分析方法
6.1 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
6.2 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什么是以人为基础、什么是以工作为基础的现代的工作分析方法。

重点与难点:工作分析的方法体系。

第7章各种工作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估
7.1 信度比较
7.2 效度比较
7.3 应用性比较
7.4 实用性比较
基本要求:掌握什么是工作分析方法的信度和效度;掌握从应用性和实用性出发来比较和评估各种分析方法。

重点与难点:从应用性和实用性比较和评估各种工作分析方法
第8章工作分析结果的形成
8.1 工作说明书的编制
8.2 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
基本要求:了解工作分析的结果有哪些;掌握如何编写工作描述、工作规范,以及胜任特征模型。

重点与难点:工作描述、工作规范的编写,以及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

第9章职位评价
9.1 职位评价概述
9.2 职位评价流程
9.3 职位评价基本方法
9.4 几种典型的职位评价方法简介
9.5 职位评价结果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职位评价的含义、原则、作用以及实施中的局限性;了解职位评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掌握几种典型的职位评价系统;掌握职位评价结果在薪酬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位评价的流程和几种基本的职位评价方法;难点是职位评价结果在薪酬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杨明海主编,《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第三版),中国工信出版社,2018年
参考书:安鸿章主编,《工作岗位的分析技术与应用》(第一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朱勇国主编,《工作分析与研究》(第一版),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
六、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讨论与综合作业
2、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大纲制订人:李石明
制订日期:二零二零年四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