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人际心理(二)人际关系理论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人际心理(二)人际关系理论
交换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
基本概念: 刺激——行为 酬赏——惩罚 价值——代价 知觉——期望 基本命题: 成功命题 刺激命题 价值命题 剥夺——满足命题 攻击——赞同命题 理性命题 公平分配原则的标准: 与自己过去的经验收支指数比较 与同等群体中的他人的收支指数比较 社会公平和社会不平:
4女
3
5女
6女
√
√
√
√ √
√
3
3
7女 合计 2 3 0 4 1
0 3 0
4女:人缘儿 2男:异性人缘儿
6女:同性人缘儿 3男:边缘儿 7女:嫌弃儿
人际关系靶形图
6 1
5
2
4
7
3
人际关系格局的复杂性
三种人际需要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行为表现
主动型
需要性质
被动型
主动与他人往来 包容需要 主动支配别人 控制需要 主动对他人表示 亲密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期待别人领导自己
情感需要
期待别人对自 己表示亲密
同一样的关系,不一样的表情
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
交往的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具 体的自然的符号和抽象的人为的符号 交往的过程就是采用象征性手段,表达所担任的角 色,实现角色双方的互动。 交往中对对方的角色的估测: 真实角色(熟人之间) 待确定角色(陌生人之间) 潜在的角色(有限线索的角色)
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的理论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 彭泗清的示范与回应模式理论 翟学伟的人际关系三位一体论 人际关系的测量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场合交往论 自我呈现论 社会交换论 人际激励理论: 需要理论 归因理论 期望理论 人际特质理论
翟学伟的人际关系三位一体论
三个基本概念:
人缘 人情(核心) 人伦(规范化) 三种基本关系模式: 父子(纵向) 兄弟(横向) 夫妻(两性)
人际关系的测量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彼得罗夫斯基的参照测量法 贝尔斯测量法
人际关系行列表
被选择者 选择者 1男 2男 3男 √ √ √ √ 1男 2男 3男 4女 5女 6女 7女 合计 √ √ √ 2 2 0
君子与小人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 焉:仁者不忧,知者不 惑,勇者不惧。” ——《论语· 宪问》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也,近之则不孙,远之 则怨”。 ——《论语· 阳货》
彭泗清的示范与回应模式理论
示范行为——中国人的社交特征 基本概念: 价值支点:普遍的仁义——特殊的私德 行为起点:自足式范式——工具性范式 行为控制点:互赖性控制——伸缩性控制 文化理想模式(君子模式) 常人变式 小人变式 反馈——调整(示范——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