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版)

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版)

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
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
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 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Company name
❖A.0.2 建筑层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
民用建筑。
Company name
第一章 总则
新规范
1.0.4 当同一建筑物内设置有多种使用功能
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 火分隔,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
关规定确定。 此为新增内容。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提出了更 严格的要求,更合理,防火分区内的分隔)。
Company name
第一章 总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 合版)
目录
1.整合《建规》和《高规》的目的和意义 2.章节变化 3.新规范整体变化趋势 4.第一章 总 则 5.第二章 术 语 6.第三章 厂房和仓库 7.第四章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 8.第五章 民用建筑
Company name
目录
9.第六章 建筑构造 10.第七章 消防救援设施 11.第八章 消防设施的设置场所 12.第九章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求 13.第十章 防烟和排烟系统设计要求 14.第十一章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5.第十二章 电气 16.第十四章 城市交通隧道
因此,《规范》整合修订工作,健全完善国家工
程建设消防标准体系,增强建设工程防火设计通用性
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对于进一步提升建
筑物抗御火灾能力,有效防范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事故的发生,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Company name
章节变化
❖ 原规范第一、二、三、四、七、九、 十、十一、十二章节未作调整,调整了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章节,新 增了消防救援设施、消防设施的救援场 所和木结构建筑章节。
Company name
整合《建规》和《高规》的目的和意义
现行《建规》、《高规》依据建筑高度划分建筑 种类、确定火灾防范等级的做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容易造成安全度不足或安全度过高;而且两本规范相 互独立,无论与国家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还是与其他 建设工程的防火设计规范之间都存在一些不协调、不 适应的问题,给规范的执行带来较大困难。
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者,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内; ❖2 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 储藏室、敞开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3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 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 (已无意义)
Company name
第二章 术语 建筑高度-屋顶突出结构
2.0.3 综合建筑 具有2种及2种以上 使用功能的建筑。
旧规范
《高规》2.0.7 综合楼 由二种及二种 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改动
新规 范的 要求 概念 外延 大了
Company name
第二章 术语
新规范
2.0.18封闭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 防火分隔设施,以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 梯间。
新规范
1.0.5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 政策,针对建筑和火灾特点,从全局出发, 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立足自防自救,采 取更加可靠的防火措施。建筑高度超过 250m的建筑,其防火设计应提交国家消防 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可进行 性能化设计)
Company name
第二章 术语 建筑高度-不同屋顶结构
Company name
第二章 术语 建筑高度-单层公共建筑
Company name
第二章 术语 建筑高度-跃层建筑(新规已无意义)
Company name
第二章 术语 建筑高度-不同地坪
Company name
第二章 术语 新规范
Company name
章节变化
▪ 另新增附录: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法》 《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
火设计要求》
Company name
新规范整体变化趋势
一、整合后的规范标准的修订整体趋于严格。 二、整合后的规范文字更加严谨、细致。 三、整合后的规范章节设置更加合理,条理 更加清晰,删除了原规范一些重复出现的条 款,合并统一了一些内容相近的条款。 四、整合后的规范将一些含糊不清或容易产 生歧义的内容具体化,更便于实际操作。 五、整合后的规范与其他防火设计规范联系 更加紧密。
Company name
第二章 术语
新规范
2.0.1 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 建筑和2层及2层以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 民用建筑。(和住宅规范相一致)(各国标准)
旧规范
《高规》1.0.3 中指出高层建筑应为十层及十层以 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 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
改动
按照住宅 按每层3 米计算, 整合后的 规范取消 了原高层 建筑对层 数的要求, 全部按照 每层3米 折算城建 筑高度。
Company name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A.0.1 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
檐口的高度; ❖2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
Company name
第一章 总则
新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改动
1 厂房;2 仓库;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
新规范将
(区);4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5 可燃 高层民用
材料堆场;6 民用建筑;7 城市交通隧道。
建筑、地
下建筑和
旧规范
半地下建 筑统称为
《建规》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 层及9 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 的居住建筑);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 的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24.0m 的单层公共建筑;4 地下、半地下建筑 (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5 厂房;6 仓库; 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 (区); 9 可燃材料堆场;10 城市交通隧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