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化学(江苏卷)【名师简评】今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内容与《考试说明》基本一致,题型相对稳定。

今年的高考中更突出化学知识的科学性、实用性、灵活性。

1、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试题的开放性。

2、重视实验的探究性。

3、题目设计继续以社会生活、生产为载体。

4、突出化学与环保的紧密关系。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Co 59 Cu 64 Br 80 Ba 13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 .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2.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H 2O 的电子式为....H :O:H -+⎡⎤⎢⎥⎣⎦ B .4℃时,纯水的pH=7C .162D O 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D .273K 、101kPa ,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 :d (气态)>d (液态)>d (固态)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 .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222Cl +2H O Cl +H +2OH --=↑↑通电B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2322Al O 2OH 2AlO H O --+=+C .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322OH 2NO NO +NO +H O --+=↑D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233322CO +2CH COOH 2CH COO CO H O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A 项,电解的是熔融状态的NaCl ,不是NaCl 溶液,2NaCl 2Na + Cl 2↑;B 项,Al2O3能溶于NaOH 溶液,生成偏铝酸盐;C 项,NO 2与NaOH 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2OH - + 2NO 2 = NO 3- + NO 2- + H 2O ;D 项,水垢中的主要成分为CaCO 3,是难溶物。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 项。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 .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5.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下,11L0.1mol?L -的43NH NO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A NB .1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10A NC .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 2I 转移的电子数为6A ND .常温常压下,22.4L 乙烯中C H —键数为4A N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的溶液中:2+Fe 、3NO -、24SO -、Na +B .由水电离的()141H 110mol L c +--=⨯⋅的溶液中:2+Ca 、K +、Cl -、3HCO -C .()()12H /OH 10c c +-=的溶液中:4NH +、3Al +、3NO -、Cl - D .()31Fe 0.1mol L c +-=⋅的溶液中:K +、ClO -、24SO -、SCN -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共存问题。

A 项,由于H +、NO 3-与Fe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 项,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 +或OH -,但都不能与HCO 3-共存;C 项,溶液中的c (H +)=0.1mol/L,能与本组离子共存;D 项,Fe 3+能与SCN -发生络合反应。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 项。

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 .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22CO NO O 、和B .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C .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D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0.10mol·L 1-NH 4Cl 溶液的pH=5.2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 .常温下,反应()()()2C s CO g 2CO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0H ∆>C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 .相同条件下,溶液中3+Fe 、2+Cu 、2+Zn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9.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

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酸性4KMnO 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B .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23Na CO 、NaOH 溶液反应C .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D .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2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

A 项,与盐酸反应产生CO 2气体的不一定是CO 32-,也有可能是HCO 3-;B 项,加入Mg(OH)2、MgO 等物质能促使Fe 3+的水解转化为沉淀而除去FeCl 3,同时也不会引进新杂质;C 项,根据现象,说明沉淀中有BaCO 3,说明Ksp (BaCO 3)>Ksp (BaSO 4);D 项,在此实验中,还有可能有副反应产生的SO 2也能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 项。

【备考提示】溶度积K 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物质来讲,K sp 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应离子在水中越容易生成沉淀。

11.右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装置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O +2H O+4e 4OH --=C .装置X 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 .装置X 、Y 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化学知识。

A 项,在该装置系统中,有四种能量转化的关系,即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B项,装置Y 为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H 2 -2e - + 2OH - = 2H 2O ;C 项,相当于用光能电解水,产生H 2和O 2,实现燃料(H 2)和氧化剂(O 2)的再生;D 项,在反应过程中,有能力的损耗和热效应的产生,不可能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完全转化。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 项。

12.常温下,用 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 1-3CH 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①所示溶液中:()()()()33CH COO OH CH COOH H c c c c --++=+B .点②所示溶液中:()()()33Na CH COOH CH COO c c c +-=+C .点③所示溶液中:()()()()3Na OH CH COO H c c c c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33CH COOH CH COO H Na OH c c c c c -++->>>>13.已知A 、B 、C 、D 、E 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 、E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 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 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A 、B 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B .一定条件下,元素C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C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 、D 、E 的单质D .化合物AE 与CE 古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14.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223N (g)3H (g)2NH (g)+= 92.4H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32c c > B .92.4a b += C .232p p < D .13αα1+<非选择题15. (12分)高纯3MnCO 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

实验室以2MnO 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3MnCO 的操作步骤如下:(1)制备4MnSO 溶液:在烧瓶中(装置见右图)加入一定量2MnO 和水,搅拌,通入2SO 和2N 混合气体,反应3h 。

停止通入2SO ,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22342MnO H SO MnSO H O +=+)。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2SO 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2SO 和2N 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

③若实验中将2N 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2Mn +、24SO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 变化如右图。

导致溶液中2Mn +、24SO -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2)制备高纯3MnCO 固体:已知3MnCO 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2()Mn OH 开始沉淀时7.7pH =。

请补充由(1)制得的4MnSO 溶液制备高纯3MnCO 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2()Ca OH 、3NaHCO 、 23Na CO 、25C H OH ]。

① ;② ;③ ;④ ;⑤低于100℃干燥。

(凡合理答案均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

因此实验基础的考察依然是以后学习和复习的重点。

(1)①石灰乳参与反应主要是与SO 2的反应。

②为是SO 2尽快转化,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或控制气体的流速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③从图中可以看出,c (Mn 2+)减少,c (SO 42-)增加,可以认为Mn 2+在O 2与H 2SO 3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2)根据题给信息,可以得出制备高纯MnCO 3的操作流程:加入NaHCO 3溶解,同时控制溶液的pH<7.7→过滤、洗涤→检验SO 42-是否被除去→为了降低MnCO 3的损耗,用C 2H 5OH 洗涤→低温干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