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与责任保险》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 根据合同内容的不同,保险条款可分为()和()。
A.法定条款B.附加条款C.基本条款D.任选条款2.下列关于委付的说法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委付由被保险人提出B.委付必须以实际全损为条件C.委付必须以推定全损为条件D.保险人可拒绝接受委付3. 我国保险公司对于家庭财产保险业务采取的赔偿方式为( )。
A.第一危险赔偿方式(室内财产)B.比例赔偿方式C.限额赔偿方式D.定额赔偿方式4.保险标的的损失超过规定限度时,保险人只对超过限度的那部分损失予以赔偿的方式,这种免赔方式是( )。
A.相对免赔方式B.绝对免赔方式C.自然免赔方式D.特别免赔方式5.财产保险合同的形式包括( )。
A.投保单B.暂保单C.保险单D.批单6. 财产保险综合险与基本险的主要区别在于对( )的规定不同。
A.保险期限B.保险金额C.保险标的D.保险责任7.责任保险的费率厘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赔偿限额的高低B.地理环境C.法律制度对损害赔偿的规定D.被保险人的业务性质及其产生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地理位置8. 保险合同的客体是()。
A.保险标的B.保险利益C.保险金额D.保险价值9()是责任保险产生与发展最为直接的基础。
A.民事法律风险的客观存在B.生产力的提高C.法制的健全与完善D.社会经济的发展10.以下属于违反告知义务的有()。
A.遗漏或忘了B.误告C.隐瞒D.欺诈11 属于狭义财产保险的有()。
A.火灾保险B.海上保险C.汽车保险D.农业保险12.代位追偿的条件有( )。
A.被保险人遭遇保险事故B.保险事故为第三者引起C.保险人在赔偿后D.保险人在赔款前13. 某人向甲、乙两家保险公司就同一标的分别投保4万元、6万元,该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8万元,如损失5万元,依保险金额比例责任制,甲、乙保险公司分别赔付()。
万、3万9万、25/9万14..农业保险确定保险金额的方式包括()。
A.保成本B.估价确定C.重置价值D.保产量15.财产保险的可保利益来源于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各种权利,包括()。
A.所有权、经营权B.使用权、承运权C.保管权、抵押权D.留置权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重复保险分摊方法的是( )。
A.顺序责任制B.比例责任制C.限额责任制D.平均责任制二、名词解释1. 财产保险2. 保险利益3. 重复保险4. 赔偿限额5. 物上代位6. 职业责任保险7. 保险委付8. 固定资产9. 信用保险三、简答题1.财产保险理赔程序有哪些2.财产保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3.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第三者责任险的标的是什么5.简述财产保险的一般特征6.在财产保险险种开发的过程中,保险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运输保险的特点8.财产保险合同产生争议时要遵循哪些解释方法9.财产保险合同的中间人包括哪些种类各具备什么样的特征10.保证保险的特征四、论述题1.请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保险资金的运用。
2.你对发展我国农业保险有何看法3.论述保险利益原则。
4.论述开发财产保险险种的意义。
5.论述我国财产保险发展的前景。
6.论述我国财产保险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复习题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 BC2. B11. ABCD二、名词解释1. 财产保险财产保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物质财产及其有关利益、责任和信用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2. 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3. 重复保险重复保险: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其保险金额之和大于保险价值的保险。
4. 赔偿限额赔偿限额:责任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
5. 物上代位物上代位:也叫所有权代位,是指保险人在履行了补偿责任后(全额赔偿后),便拥有了对标的物的所有权。
物上代位包括委付和残值(损余价值)的处理。
6. 职业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以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技术工作时因疏忽或过失造成合同对方或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所导致的经济赔偿责任为承保风险的责任保险7. 保险委付保险委付:指保险标的处于推定全损状态时,被保险人将其所有权及派生的一切权利与义务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支付全部保险金额。
8.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在一定年限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9. 信用保险信用保险: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义务人信用的保险,具体来讲,是权利人投保义务人不履行义务而为其造成的损失的保险。
三、简答题1. 财产保险理赔程序有哪些(1)出险受理。
(2)现场查勘。
(3)责任审核。
(4)理赔计算。
(5)赔偿结案。
2.财产保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1)保险标的是有形财产。
(2)投保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高度一致。
(3)业务经营十分复杂。
(4)防灾防损特别重要。
3.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出口信用保险是以出口贸易中的外国买方信用风险为保险对象的信用保险,是保险人承保国内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方面的商业风险或出口国方面的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业务。
出口信用保险的类型:首先,根据保险的期限不同,出口信用保险可分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
其次,根据保险责任起迄时间不同,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可分为运前的保险和出运后的保险。
4. 第三者责任险的标的是什么第三者责任险所承保的标的是机动车辆驾驶员在使用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给第三者(他人)造成损害,被保险人及其驾驶员应负的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5.简述财产保险的一般特征(1)业务性质具有补偿性。
(2)承保范围具有广泛性。
(3)经营内容具有复杂性。
(4)单个保险关系具有不等性。
6.在财产保险险种开发的过程中,保险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市场性原则(2)技术原则(3)社会原则(4)国际性原则7.运输保险的特点第一,保险标的具有流动性;第二,保险风险大而复杂;第三,异地出险现象;第四,第三者责任大。
8.财产保险合同产生争议时要遵循哪些解释方法财产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文义解释原则、意图解释原则、解释应有利于非起早人原则、尊重保险惯例原则。
当发生争议时,具体的处理办法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9.财产保险合同的中间人包括哪些种类各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财产保险合同的中间人主要包括三类: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
(1)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代理合同或授权书,向保险人收取保险代理手续费,并以保险人的名义办理保险业务的人。
(2)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人。
他是投保人的代理人。
(3)保险公估人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依法为保险合同当事人办理保险标的的查勘、鉴定、估损级理赔款项清算业务,并给予证明的人。
在我国,他只能是单位的形式。
10.保证保险的特征(1)保证保险的当事人涉及三方:保证人,即保险人;被保证人,即义务人(或投保人);权利人,即受益人(或被保险人)。
(2)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且对被保险人进行赔偿后,有权利向投保人进行追偿。
(3)该合同是保险人对投保人的债务偿付、违约或失误承担赔偿责任的附属性合同(4)保险人必须严格审查投保人的资信。
(5)从理论上讲,保证保险没有发生风险转移。
四、论述题1.请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保险资金的运用。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金运用规模和方向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渠道偏于狭窄(2)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资金运用回报率过低,存在较大的支付风险(3)保险资金筹集的计划经济色彩浓厚,投资环境不成熟,资产负债不匹配(4)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常发生矛盾,片面追求一面(5)不公平竞争问题(6)专业投资管理人才匮乏对策:(1)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2)为保险资金的运用建立多种运营模式(3)区别对待寿险和非寿险资金(4)对保险资金实行分类管理(5)保险公司应加强管理,建立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体系(6)完善保险资金投资法律体系,提高监管水平2.你对发展我国农业保险有何看法参考答案要点:(1)农业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致使有生命的动植物发生死亡或损毁的经济损失,由保险人给予补偿的一种保险。
农业保险是商业保险延伸到在农业领域的一种尝试,在保险业务分类上属财产保险范围。
与其他商业险种相比,农业保险具有“低保额、低收入、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等特点。
(2)农业保险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为农业发展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功能。
发展农业保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第二,它是提升农村经济质量的机制保障;第三,它是服务“三农”支持“三农”,综合性、宽领域、一揽子提供支农保险服务的最佳方式;第四,通过农业保险,集中金融、政策、资本、市场等资源,能够有效化解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弥补损失,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民信贷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国家财政收支的稳定,是实现城乡大统筹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五,政策性农业保险也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制度创新。
(3)农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保险,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首先,发展农业保险要尊重农业经济和农业保险规律。
农业及农业保险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应区别于其他保险对象的保险业务,在政策法规的制定、组织机构的设置、费率的厘定以及理赔等环节,都应充分按农业规律及农村的实际办事,现存的其他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方法不能简单加以套用;其次,农业保险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因为农民这个利益阶层在经济上承受能力脆弱,思想上相对保守,我国农民受传统农业的影响较大,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商品经济产物的农业保险也应是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要求农业保险的发展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因地制宜,农业保险的发展应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因为急功近利是办不好中国农业保险的,1953年我国全面停办农村保险业务就是一个教训。
(4)农业保险具有“低保额、低收入、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等特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农户(企)多方参与,相互配合,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摸索出一条较为符合我国情况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路子。
3.论述保险利益原则。
参考答案要点:(1)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2)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保险利益必须是可以确定的利益;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