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高一-12.我有一个梦想

人教版-语文-高一-12.我有一个梦想

互动课堂
疑难妙句
1.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赏析】生动的比喻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是本文的特点之一。

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

“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

自从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奴宣言》后,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尴尬,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大家都非常熟悉,用它来作比,形象且易为人们理解。

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赏析】了解每个比喻的具体含意,是阅读的任务之一,实际上这也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点。

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

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一个“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赏析】联系上下文,也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

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

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然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

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语段剖析
1.“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剖析】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言》里,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

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群众:我们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2.“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剖析】面对黑人的现状,针对“热心人”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足;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足;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足。

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又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

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
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

3.“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因为我们深深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剖析】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

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

作者弛骋想象,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未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

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

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

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

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

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

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受敌人的仇恨。

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亦是不可战胜的。

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

时至今日,在美国,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的夜正长,路也正长。

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

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现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己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主旨探微
本文回顾历史,着眼现实,揭示黑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平等待遇,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同时提出要求——改造社会,改变现状,坚信光明胜利的到来。

对本文的主旨,你有什么看法?
文法览胜
1.语言艺术
这篇演讲辞是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之一。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

“空头支票”等则形象地表现出了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文中华丽的词句、典雅的语言,为演讲锦上添花。

文中还大量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2.内容方面
具有针对性、逻辑性和思想性。

顺应时代,代表大众的心声,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不敢讲,感情充沛,感人肺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