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企业管理体系
6.1 复习笔记
考点一:管理体系概述★★
1.管理体系的特征(见表6-1)
表6-1 管理体系的特征
2.管理体系的标准化(见表6-2)
表6-2 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考点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内容(见表6-3)★★表6-3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内容
要点具体内容
6.2 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管理体系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简称吗?
答:(1)管理体系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2)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基本内容:解决或协调好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带来的三对基本矛盾。
即:
①分工与统一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
个体独立的思维习惯、性格、偏好,都有可能影响个体与组织中其他个体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甚至产生矛盾,导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背离。
因此,企业必须通过统一的目标取向、严格的纪律、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的合作程序和制度,以及明确、透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分工合作关系协调有序。
②规模与集约的矛盾
规模化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扩大,生产经营过程的细化和延伸,产品服务数量与种类的增加,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日益复杂,容易造成结构庞杂和各个关联环节的
转换出现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陷入混乱。
因此,必须设计明确的分工职能、科学的工作流程、严格的操作准则和统一的成果标准来简化管理过程,以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能够高效运转和相互承接,使企业活动按照统一的轨迹规范有序地进行,以维持扩大规模的效果。
③开放与协调的矛盾
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在成为发展潮流,企业将身处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更多难以控制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协调问题。
企业要协调开放化的系统,必须遵循社会通行规则,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与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确保企业在均衡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
(3)管理体系不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简称,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且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而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关于质量的方面规定的体系,只是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不能把管理体系简单的理解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简称,这就缩小了管理体系的范围。
2.为什么要推进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工作?一体化的过程中将会有什么障碍?
答:(1)推进企业管理体系一体化工作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日益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除了关注顾客的要求(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或期望)之外,还必须确保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损害员工的身心健康、不污染环境以及满足更多的社会责任等多种要求。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多种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国家标准,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其他管理体系。
(2)推进企业管理体系一体化的障碍
①重复。
由于各类管理标准的主要关注对象不同,且都是在不同时间以独立形式发布的,因此企业为了满足不同标准认证的需要,宁愿做重复劳动,出现了三本手册、三套程序文件、
重复内审、重复管理评审的现象,这显然白白浪费了包括资金、时间和精力等在内的组织资源。
②冲突。
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有多个专业管理体系各自为政、独立运行,就极有可能出现资源配置上的冲突和工作接口的矛盾,进而导致体系运行的协调成本增加和整体的管理效率降低。
③浪费。
从内部审核角度看,如果不同管理标准的审核员对同一问题(例如文件的控制)有不同的解释和要求,企业的有关人员就会无所适从。
企业为了向相关方证明自身的经营活动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必须按照多个标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取得多张认证证书,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又要求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
3.有人说,企业管理体系的作用是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和运作状态。
你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企业管理体系的作用体现在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和运作状态上,但是仅仅认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作用就在于规范作用上,是不科学和不完整的。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企业的活动越来越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利用标准化的科学原理也就是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来解决或协调好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带来的三对基本矛盾:
(1)解决分工与统一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
个体独立的思维习惯、性格、偏好,都有可能影响个体与组织中其他个体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甚至产生矛盾,导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背离。
因此,企业必须通过统一的目标取向、严格的纪律、明确的权
利和义务、规范的合作程序和制度,以及明确、透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分工合作关系协调有序。
(2)解决规模与集约的矛盾
规模化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扩大,生产经营过程的细化和延伸,产品服务数量与种类的增加,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日益复杂,容易造成结构庞杂和各个关联环节的转换出现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陷入混乱。
因此,必须设计明确的分工职能、科学的工作流程、严格的操作准则和统一的成果标准来简化管理过程,以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能够高效运转和相互承接,使企业活动按照统一的轨迹规范有序地进行,以维持扩大规模的效果。
(3)解决开放与协调的矛盾
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在成为发展潮流,企业将身处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更多难以控制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协调问题。
企业要协调开放化的系统,必须遵循社会通行规则,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与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确保企业在均衡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
4.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管理体系的认证?你认为通过认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为什么?
答:(1)对管理体系进行标准化可促使企业从“人治”转向“法治”,保证企业各项活动有序高效地运行,从而能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经标准化之后形成的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充当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推动器,有助于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因此对国际贸易具有协调、保护的作用。
WTO为了减少和消除利用标准手段设立贸易壁垒的问题,经过多年的谈判,签署了TBT协议,所有WTO
成员都必须承认和遵守这个协议,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准则是TBT协议的基本原则之一。
(2)不是通过认证就可以“高枕无忧”。
通过认证,这绝不意味着现在可以松一口气,坚持标准不降低,时限不延期,按照统一标准,保证质量,规范监管,促进发展的原则,不遗余力地打好监督工作的攻坚战。
通过认证只是监管的开始。
对于已通过认证的企业,国家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完善跟踪检查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和跟踪检查,防止少数企业放松管理和降低产品质量。
5.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后,欧美国家推动实施“碳税”的呼声日益强烈,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是否会出现建立“低碳管理体系”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认证诉求?如果是,对于企业的管理体系建设又会出现什么影响呢?
答: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后,欧美国家推动实施“碳税”的呼声日益强烈,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会出现建立“低碳管理体系”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认证诉求。
对于企业的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如下:
(1)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低碳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管理体系应该成为企业主动实行的管理模式。
低碳管理体系不仅丰富了管理体系的内容,而且实行该体系的企业也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低碳管理体系对降低企业各个环节的成本产生很大的作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会起到很大帮助。
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指导,以促进企业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排放保护环境。
有利于企业做好能耗平衡。
通过系统科学合理,结合可操作的能源管理体系,可以大大减少工作当中的随意性,进而提高节能工作的整体效果和效率。
有利于树立管理工作当中的职责制。
企业是为他的股东及其所有者服务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