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软件工程课件.ppt

有关软件工程课件.ppt

由于缺乏训练,开发人员素质差。大量软件开发的需求已被提出, 但开发技术没有新的突破,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落后的开发技术不 适应规模大、结构复杂的软件开发,因此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导 致软件危机的产生。
第1章绪论
3.软工程时代(1968年至今)
软件工程时代的生产方式是工程化的生产.
• 使用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网络、分布式、面向对 象技术来开发软件;
第1章绪论
2.程序系统时代(1956~1968年) 程序系统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作坊式的小集团合作生产.
• 生产工具是高级语言; • 开发方法仍旧靠个人技巧,但开始提出了结构化方法; • 硬件特征是:速度、容量及工作可靠性有明显提高,价格降低,
销售有爆炸性增长; • 软件特征是:程序员数量猛增,其他行业人员大量进入这个行业,
第1章绪论
(1) 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与物质产品有很大的 区别。软件产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具有无形性。 它是脑力劳动的结晶。它以程序和文档的形式出现, 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的磁盘和光盘介质上,通过计算 机的运行才能体现它的功能和作用。
(2) 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其成本主要体现 在软件的开发和研制上,软件开发研制完成后,通过 复制就产生了大量的软件产品。
为止,已经经过了程序设计、程序系统和软件工程三个时代。 1.程序设计时代(1946~1956年) 程序设计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个体手工劳动.
• 使用的工具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 开发方法是追求编程技巧,追求程序运行效率,使得程序难读、
难懂、难修改; • 硬件特征是价格高、存储容量小、运行可靠性差; • 软件特征是只有程序、程序设计概念,不重视程序设计方法。
《软件工程概论》郑人杰等 清华大 学出版社
第1章绪论
检索软件工程学习网站
软件工程专家网:,
中国UML: / 软件工程研究中心:
/kp/test.htm 开放软件测试研究: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UML软件工程组织: 硅谷动力:/eschool/ 中国知网:
第1章 绪论
1.1 软件工程的产生 1.2 软件工程的过程和软件生存周期 1.3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1.4 软件开发方法 1.5 软件开发工具 1.6 小结 习题
第1章绪论
1.1 软件工程的产生
1.1.1 软件的特点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
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程序是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 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材料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学科一门主要的课程,是专业人员 特别是从事软件开发人员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专业知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 (1)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 (2)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 实现技术。 (3)能运用软件工程的基本技术方法和开发工具,承当软件 项目开发,设计和管理。 (4)了解本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达到进一 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中将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通过上机实验 掌握软件开发的方法,加强对本门课程的理解。
第1章绪论
“软件工程”课程 与其它软件专业课的区别 (1) 立足于系统的整体。
(2) 讲授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测试及维护的理论和方法。
(3) 构筑一个软件系统,实践 软件开发全过程。
“第软1章件绪论工程”课程教学与实践的目标
第1章绪论
(3) 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问题。 (4) 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还未完全摆 脱手工开发方式,大部分产品是“定做”的。 (5) 软件费用不断增加,软件成本相当昂贵。软件 的研制工作需要投放大量的、复杂的、高强度的脑力 劳动,它的成本非常高。
第1章绪论
1.1.2 软件生产的发展 自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就开始了软件的生产,到目前
转变对软件的认识:
上升
程序
系统
转变思维定式: 上升
程序员
工程化训练
系统工程师 (系统分析员)
一个“开发商品房”的工程例子
第1章绪论
要求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 据库原理
教材: 《软件工程》邓良松 西安电子科技清华 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 清华大学 出版社
《软件工程》陆丽娜 经济科学出 版社
第1章绪论
1.1.3 软件危机 1.软件危机的产生 高成本、低质量的软件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从而 引发的尖锐的矛盾即软件危机。 一些复杂的、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被提出来,但是,软件开 发技术一直未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软件开发遇到的问题因找不到 解决的办法,使问题积累起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导致了软件 危机。 2.软件危机的表现 软件危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经费预算经常突破,完成时间一再拖延。由于缺乏软件开 发的经验和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的计划很难制定。 主观盲目制定的计划,执行起来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使得开 发经费一再突破。由于对工作量和开发难度估计不足,计划无法 按时完成,而使得开发时间一再拖延。
第1章绪论
教学安排
※ 上课40学时+上机20学时 1-10周上课(每周课内4个学时,包括总复
习) ※ 闭卷考试 ※ 课程设计:(1-15周内),占总成绩的
20%左右,包括:
小组总的课程报告(3~7人为一组) 每个同学的实践总结报告 小组上机设计并实现一个软件系
统 ※作业,作为参考
第1章绪论
• 硬件特征是: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 展
• 软件特征是:开发技术有很大进步,但是未能获得突破性进 展,软件价格不断上升,没有完全摆脱软件危机。
几十年来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 (1) 人们改变了对软件的看法。 (2) 软件的需求是软件发展的动力。 (3) 软件工作的范围从只考虑程序的编写扩展到涉及整个软件生 存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