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展分析报告(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展分析报告(1)

期中论文题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分析报告作者:杨一帆(86091312213)李洋(86031D12137)吴涛(8412030104245)韦迪(8412091501050)宋纪辉(8412091501048)学院(系):金融学院专业:金融专业(辅修)指导教师:王志伟评阅人:王志伟中文摘要本次报告是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以及银行业发展状况,首先简要介绍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公司概况,经营范围,股东持股情况等。

然后进行了包括财务分析,企业文化分析在内的等多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浦发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浦发银行,宏观经济,财务分析,企业文化,战略分析一.宏观经济形势银行业作为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重要产业,受到政府当局极高的重视和相当严格的监管。

而银行业与其他所有行业之间关联密切的特殊性更使得宏观环境对于银行业经营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一般行业。

从整体上看,我国银行业与宏观环境至少具备以下关系:(1)银行业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宏观经济政策高度相关。

银行业不仅本身经营条件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同时作为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影响整个经济的走势。

(2)银行业的行业周期往往与宏观经济周期呈现出一定的同步性。

在经济繁荣时期,一方面,伴随着利率水平的逐步上升,银行净息差初步扩大,利息净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降低企业违约风险,有利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从而降低银行拨备的计提。

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两方面的不利因素将大大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

(3)银行业监管对银行经营、资本结构等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银鉴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的监管具备很强的纪律性,这一方面增加了银行业经营的约束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经营的风险并提高了经营的透明度。

(4)银行业未来发展与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息息相关。

我国自加入WTO以来,金融开放步伐逐步加快,从市场准入限制的降低到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无不对我国银行业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冲击。

而可以预期的是,国际收支中金融项目的逐步开放、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快和金融混业经营限制的逐步放松,将更大程度的改变银行业的经营理念、业务构成和风险结构。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中低速发展阶段。

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2014年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4%,国家统计局在7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用简单的12个字概括了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总体趋势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升”。

2014年7月,《联合民生宏观合作发布《2014年中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解读》,报告总结上半年宏观数据总体特点为8个字:符合预期,平稳运行。

但同时存在投资需求弱,地产形势堪忧两大隐患。

投资需求相对较弱,投资增长后劲相对不足。

反映在新开工投资项目仅增13.6%,过去常态一般是20%左右。

房地产形势令人担忧。

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对整个投资、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会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经济处在一个相对敏感的阶段,需要兼顾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求稳定多重目标。

因此,稳增长会成为政府的一个最重要的考虑。

当经济运行总体态势不如预期,政府一定会采取微调预调措施。

比如一季度低开,政府随即采取微调预调,包括两次定向降准和增加财政投入以及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和棚户区改造以及环境治理也明显加大力度。

这些会对经济有一个托底作用,保持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

二.中观行业分析(一).整体环境银监会近期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运行情况统计数据,总体看银行业运行平稳,风险可控,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2014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资产已达160万亿元,同比增长12.9%,银行业增长逐步回归常态。

同时,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0个季度持续攀升,目前不良率已达1.04%,但分析报告认为,目前有三大因素保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会快速增长并由此产生信用危机。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率水平较高,流动性总体保持稳定。

2014年3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6.29%,较去年同期上升30.9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2.13%,显著高于最低资本要求。

2014年1-6月银行业理财市场月度资金余额和存续只数(二).优势与劣势分析浦发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规模优势不等于规模效益。

有关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组织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商业银行存在呈“u”型的平均成本函数,是典型适度规模产业。

中型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普遍比国有商业银行高,中型银行虽基在实力、规模上不能与工、农、中、建同日而语,但在其他方面具有优势:(1)具有后发优势,浦发银行成立时间较晚,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场的运作模式可以借鉴,避免走很多弯路,节约营运成本。

(2)依托上海新国际集团,浦发银行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

浦发银行提出从传统的资金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中介转型和从单一银行向跨行业经营转型,而上海新国际集团的平台为浦发银行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上海新国际集团提出将从投资类集团逐渐转向战略控制进而实现经营控制,而集团的综合经营平台要依托银行。

浦发银行也表示要加强资本管理和运作,探索并购等新的发展方式。

(3)资产质量较好,无历史包袱。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虽然仍然属于中小型的商业银行,但它是已上市的金融机构,而且国家对条件成熟的中小型商业上市银行大力扶持。

此举将从整体上大大提高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浦发银行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市场份额不足。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止到2003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占全国存款总额60%,贷款份额占比达55%。

在全国金融资产总额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比达55%,占了大半壁江山。

另据有关方面不完全估计,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工商企业占全国工商企业总数的88%,其中国家经贸委重点支持的户企业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基本结算户的占比更多达90%。

由此可见,传统的金融市场中允许中允许中小商业银行腾挪的空间有限,优质的客户源基本也已经分配完成。

(2)资金实力较弱。

从资金实力、资金规模和网点密度等方面来看,中小商业银行是无力在传统金融市场上以原有金融手段同国有商业银行竞争。

(3)外部竞争加剧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银行将会凭借其良好的硬件环境、优良的人才优势、丰富的资金运作经验、极强的资本实力、彰著的品牌效应极佳的赢利能力,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提出严峻挑战。

(4)缺少政策扶持。

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享受或有优惠政策的时候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一些银行金融业创新均是从国有商业银行开试行的,如教育储蓄的开办,外汇衍生产品的开发。

又如现有的三大政策性银行都是从原国有商业银行独立出来的,其在人事渊源上和历史沿袭上都与后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其在政策性贷款的承办业务也基本都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三.公司基本状况(一).公司简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或“公司”),是于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11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目前,注册资本金186.53亿元。

其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为目标,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银行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2013年,标普正式授予公司“BBB+”的长期发债人信用评级和“A-2”的短期发债人信用评级;此外,穆迪继续维持对公司的评级结果,即长期存款评级Baa3(投资级)、短期存款评级为Prime-3、财务实力评级维持D,所有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二).经营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险箱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离岸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业务;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托管;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支票授信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股东持股情况(前十)四.财务分析(一) 盈利性能力分析所谓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分析也就是商业银行成长性,主要考察净资产收益率高低。

表1浦发银行盈利性分析(时点均为每年12月31日)以人为本,优化机制(管理观)求贤若渴,人尽其才(人才观)超越自我,以优取胜(竞争观)客户至上,集约经营(经营观)满意服务,奉献社会(服务观)绩效为先,公平公正(分配观)团结敬业,廉正守信(道德观)六.未来战略分析(一)以扩充网点带动市场开拓,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规模,强调规模优先未来3-5年是公司加快建设步伐,迎接全球挑战,确立现代化商业银行地位的关键时期,也是赢得主动、决胜未来的关键时期。

(二)合理开拓融资渠道,持续补充资本金,扩大营运资本规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其抗风险能力的强弱,新的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截止2012年12月底,公司的资本充足率是11.27 %,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充足率还会随之下降。

因此要保持银行的持续有效发展,必须通过增加资本金总量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三)优化客户结构,创造特色服务的竞争策略。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确定符合自身特点和竞争环境的竞争策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整体综合营销为着手,完善以客户经理制为基础的本外币一体化营销机制和运作规范体系。

着眼于重点地区(上海、北京、广东等)、新进入地区重点发展优质客户、低风险业务和创新业务,逐步建立特定客户群和特色业务,积极拓展有持续效益的金融业务。

(四)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公司竞争力大力推进银行电子化等现代银行应用技术,通过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的全面建设,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含量;导入现代客户关系管理理论,重点抓好对战略性客户的定位管理和对优质客户的营销管理,如跨国公司、盈利基础扎实的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以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企业。

全力推进新系统的建设,调动行内外一切有利资源,全面开展系统建设的技术实施工作,切实抓好年内重点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进一步挖掘和完善网上银行功能,为个人客户提供转帐、支付、理财服务等,努力完善产品开发机制,探索信息科技运营新机制,为全行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