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服装设计的概念
•
(3)制作
• 制作是根据设计意图将服装材料予以物化的加工过程,是服装产品 形成的最后一步。制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服装结构,也称结构设计 ,是对设计意图的平面解析,以便进行合理的裁剪,实现服装的物理 性能;二是服装工艺,借助于手工和机械将平面的服装裁片进行缝制, 加工成服装成品,其制作工艺决定着产品的质量。通常准确的缝制来 源于准确的服装结构,精致的服装工艺是演绎结构的前提,完美精确 的结构设计如果遇到不负责的低水准制作,将影响服装成品的外观效 果,而高水准的工艺师常常可以在制作工程中修正一些小的结构错误 ,因此服装界有“三分裁,七分做”的说法,道出了制作对设计物化 的重要性(图1-8)。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2.服装物态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服装产品的产生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这符合现代工业生产分工细化
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强调设计至上而忽视材料和制作,使用过 时的材料和粗糙的工艺将无法实现设计的本意;强调材料至上而忽视设 计和制作,则落后的款式和不良的工艺会使人为面料而叹息;强调制作 至上而忽视设计和材料,就会让人为不时尚的款式而产生厌倦。可见 服装的物态构成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设计时必 须对这三个要素同样重视才不致出现差错或导致失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4)审美说 • 服装起源中的审美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审美说认为服装起源
于美化自我的愿望,是人类追求美的体现。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了人 类甚至一些比较高等的动物都有一种属于本能范畴的、对明显美的事 物的良好感觉,只有人类把潜在的对美的事物的好感上升到自觉的审 美意识。在漫长的进化中,随着人类智慧和能力的进步,审美能力也 在逐渐提高,这种动机不仅有可信的事实依据,而且贴合人意,是较 普遍的说法。 • 二、服装的含义 • 服装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来理解。广义上的服装是指 附着于人体之上可见的物体,也就是穿着于人体之上的物品总和,包 含衣、帽、鞋、袜和其他装束,广义上的服装在材料上不限于纺织物 ,一切与人体相联系的物质形态都属于服装的概念范畴,是服装的组 成部分。从广义上定义服装概念,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使我们突破 传统观念的束缚,尝试从新造型、新材料或新的搭配方式上探索并创 造服装的新形式,使服装设计的范围更为广阔(图1-2)。
•
(2)材料
• 材料是服装的载体,是体现设计构思的物质基础和服装的制作对象 。没有材料,设计创意再完美也是虚幻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服装产
品带来了崭新的材料,并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宽广的表现天地,刺激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服装的设计灵感,改变着服装的外观。服装材料有面料和辅料之分, 面料是构成服装的表层材料,决定着服装的质地和外观效果;辅料是配 合面料保证服装内在质量和细节表现、完成服装物质形态支撑的辅助 材料。尽管面料的功用居主要地位,但辅料的功用也不容忽视。当然 ,面辅料的选择必须与设计意图相吻合(图1-7)。
基本要素,并且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服装面貌的原因很多,人 、历史、宗教、法律、道德、地域、文化、经济等物质的和精神的东 西都可以使服装产生变化,但服装的物态构成要素仅有三点—设计、 材料和制作,也可以称为服装的核心构成要素。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1)设计
• 设计是服装产生的第一步,它限定了服装材料的选择和服装的制作 手段。没有设计环节,服装是不确定的。服装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服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服装设计的基本知
• 服装上的线条和结构线就是缝合前裁片的结构线和分割线或造型线,它们 顺应人体的曲线特征,塑造着人体的结构美,如省道线、公主线、背缝线等 都是形成立体效果的重要线条。结构线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更好地融合结构 及表现装饰性,体现服装的简练、高雅,符合现代审美观
• (图1一10)。 • 服装部件也是构成服装款式的主要内容,一般指领型、袖型、口袋、腰节
和腰头、纽扣及其他附件。部件的设计既要强调功能性和装饰性,又要 使其布局效果符合美学原理和结构原理,以完善服装的整体艺术效果 (图1-11。 • 2.色彩 • 服装中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感觉,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美感,色彩强烈的性格特征也使服装具有 传递各种情感的作用,如白色的纯洁高雅、红色的热情华丽、绿色的
第一章 服装与服装设计的概念
•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第二节 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 第三节 服装设计的内涵 第四节 服装设计师的素质和工作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一、服装起源概述 • 关于服装起源,由于研究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
相同。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这一问题,归结起来具有代表性 的起源说有:保护说、遮羞说和装饰说。 • 1.保护说 • 这种说法从生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为了抵 御自然界中存在的危害人类的因素,诸如风霜雨雪的袭扰、昆虫鸟兽 的侵扰以及人类相互间的争斗损伤,需要用东西遮身护体、御寒防害 、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实现自身生理保护的目的。人类起初是用 树叶、树皮、兽皮、羽毛等,后来渐渐被纤维代替,产生了服装。服 装成为人类对抗和适应自然、防护和保护自我的产物,这是服装最基 本也是最原始的起源。
•
(3)象征说
• 象征说认为最初佩挂在人身上的物体是作为某种象征出现的,原始 社会中的族长或酋长、勇士、强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力量,将一 些颜色鲜艳、形态醒目或特别稀有的物体,如动物羽毛、猛兽牙齿等 装饰在自己身上。印第安人颈后插一根装饰羽毛,皮靴跟拖一条狼尾 ,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显示其较高的地位;原始土著民族的文身、疤 痕和毁伤肢体等都有标志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与服装相关的概念还有衣服、被服、服饰(图1 -3)、成衣(图1 -4)、 时装(图1-5)、装束等。相对而言,“服装”一词更具有概括性,更常 用三、服装的构成要素
• 影响服装构成的因素很多,这儿我们只分析服装的物态构成要素。 • 1.服装的物态构成要素 • 要解决服装设计的基本问题,首先要了解构成服装的要素,特别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服装设计的基本知
• 3.面料 • 在服装设计中,款式造型设计与面料密不可分,服装款式的结构与
特色主要通过面料得以展示,没有面料就无法展现服装的穿着效果。 面料的滑爽、挺括、硬朗、柔软、悬垂、丰满、蓬松、活络等效果影 响着服装的设计风格,面料的舒适性、透气性、保型性等物理性能也 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合理运用面料的质感或二次造型的肌理会 使服装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进而提升服装的品质(图1-14)。 • 二、服装设计的条件 • 构思是对整体设计的把握。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想 象力,构思一个个特定场合下的形象,比如休闲逛街的少女、高档写 字楼里的白领女性、参加商业洽谈的精英等,此时设计师必须依据以 下要素进行设计,简称5W 1P原则。 •
装造型设计和服装色彩设计。服装造型设计构成服装廓形和细节款式
,为服装材质的选择和制作工艺提供依据;服装色彩设计体现服装的色 彩面貌,为服装材质的表面肌理和图案的色彩效果确定意向。造型与
色彩相辅相依,在设计过程中既可先进行造型设计再配以适当色彩,
也可先提出色彩方案再配以适宜的造型,重要的是设计视觉效果(图16)。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3.装饰说
• 装饰说认为服装的起源来自于人类的爱美本能和创造地表现自己的 心理冲动,其中包括护符说、象征说、性差说和审美说。
•
(1)护符说
• 原始生产力在伟大的自然界面前显得非常落后,以至于人们想借助 神奇的精神力量与之对抗,并把精神分离于肉体而独立存在,即灵魂 。他们寄希望于灵魂,并且认为灵魂有善恶之分,善灵可以给人类带 来幸福和欢乐;恶灵则会给人类带来疾病和灾难。因此原始人用绳子把 一些特定物,如贝壳、石头、兽齿、果核等自然界的东西戴于身上, 以示保佑和辟邪,他们相信这些戴在身上的护身符具有无形的超自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服装设计的基本知
• 1.穿着对象(Who) • 服装的美依赖于人体的表现,俗语的“量体裁衣”就是广义上对着
装者和服装之间密切关系的理解。穿着对象包含着装者的年龄、性别 、职业、爱好、体型、个性、肤色、发色、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流 行理念等综合因素,尤其在表现自我、凸显个性的时代更应注重体现 穿着者的内在美与外在美。 • 2穿着时间 (When) • 服装的时间性很强:首先设计服装时不仅要区别时令季节,即一年 四季中的春、夏、秋、冬,而且要区别具体时刻,即一天中的白昼与 黑夜。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时间段有着不同的款型特征。其次 我们经常会把正在流行的服装称之为“时装”,时装不同于常规和传 统服装,它包含时尚性和流行周期等内在因素,现代的消费意识使时 装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时间性被视为时装的灵魂。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的内涵
• 2.遮羞说 • 遮羞说认为服装起源于人类的道德感和性羞耻,来源于宗教和社会
礼教。在《圣经旧约全书》第一篇《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说明了服装遮羞说的含义,“上帝创造了人类,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 创造了夏娃,亚当和夏娃起初是无忧无虑的赤身裸体地生活在伊甸园 中,由于蛇的引诱,他们偷吃了善恶果,懂得了善恶、真假和羞耻, 于是用无花果的叶子遮羞。上帝知道后将他们赶出伊甸园,这才有了 人类。”人类两性的生理差别造成了羞耻感,因而服装来源于人类要 求遮羞的心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这种服装起源说似乎很容易被 接受,但是来自考古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种遮羞说作为 服装起源的理由是不正确的,而且对于人类应该遮哪个部位,不同文 化背景和不同种族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可以说遮羞不是服装产生的 原因,而是服装产生的一种结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服装设计的基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