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物学试题库总

动物生物学试题库总

动物生物学试题库2一、解释名词1、脊索:胚胎时原肠背壁的一部分细胞经加厚、分化、外突、脱离原肠而形成的位于消化道背面,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结构。

2、背神经管:胚胎时背部中央的外胚层下陷、卷褶而成的位于脊索背面的一条管状结构。

3、咽鳃裂:为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壁穿孔形成的数目不等的缝隙,使咽腔与外界相通。

具有呼吸机能。

4、背板:原索动物咽壁背侧中央有一凹沟叫背板。

5、内柱:原索动物咽壁腹侧中央有一纵沟叫内柱,具腺细胞和纤毛细胞。

6、逆行变态:有些动物如海鞘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结构,身体变得更简单了,这种变态叫逆行变态。

7、无颌类:圆口纲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

其特征是有头、无颌、无成对附肢,又称无颌类。

8、肝胰脏:鲤科鱼类肝脏呈弥散状分散在肠细膜上,与胰细胞混杂故称肝胰脏。

9、性逆转:性成熟前为一种性别,性成熟后为另一种性别。

如黄鳝从胚胎到性成熟全为雌性,产卵后卵巢变为精巢,个体变为雄性。

10、固胸型肩带:肩带的左右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处相互平行愈合在一起,如蛙类。

11、弧胸型肩带:两侧肩带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彼此重迭愈合,如蟾蜍。

12、双循环:血液循环有两条途径,肺循环和体循环。

13、不完全双循环: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动、静脉血没有完全分开而称为不完全双循环。

14、初级飞羽:鸟类着生在腕、掌、指处的正羽。

15、次级飞羽:鸟类着生在前臂上的正羽。

16、三级飞羽:鸟类着生在上臂上的正羽。

17、双重呼吸: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使鸟在呼吸时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18、早成鸟:出壳后体表被绒羽,眼睁开,能站立随亲鸟觅食。

19、晚成鸟:出壳后皮肤裸露,未睁眼,不能站立,需亲鸟喂养。

20、迁徙:是指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鸟类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进行定期、集群飞迁的习性。

特点为定期、定向、集群。

21、胎盘:由胎儿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形成的结构,具有选择通透功能。

22、膈肌:哺乳动物特有。

圆形,肌纤维位于边缘,肌腱位于中央。

肌纤维起自胸廓后端肋骨缘止于中央腱。

膈肌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产生运动,改变胸腔容积,完成呼吸运动。

23、反刍:粗糙食物上浮刺激瘤胃前庭和食道沟,引起逆呕反射,食物返回口中重新咀嚼。

这个现象叫反刍。

24:动物行为:是指动物对环境条件(包括内、外环境)刺激所表现出的有利于自身生存和繁殖的可见动作或反应。

25: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此必须有规律地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鱼类的这种习性和行为叫作洄游。

26:卵齿:某些脊椎动物如蜥蜴、蛇、龟、鳄、鸟类和鸭嘴兽等,它们卵内幼体的喙或前上颌顶上中央的一种突起物,用以顶破卵壳。

28:鳍式:书面表达鳍的种类和鳍条数目的方式。

29:端生齿:牙齿基部以结缔组织附着在颌骨表面。

30:侧生齿:牙齿基部的一侧以结缔组织附着在颌骨侧面。

31:槽生齿:牙齿着生在颌骨形成的齿槽内。

32:休眠:为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动物的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

分为冬眠和夏眠两类。

动机:在行为学上,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需要,即将产生某种行为的预备状态称为动机。

33:选通机制:是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的总和,包括“选通”各到达刺激的感觉器官。

34:超常刺激:比信号刺激更为有效的刺激称为超常刺激。

35:固定动作模式:是指本能行为中遗传固定的和相对复杂的运动方式。

固定动作模式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但是,一旦固定动作模式开始以后,外部刺激即使不存在,固定动作模式也能继续进行。

36:欲求行为:也称为探索行为是定型行为的前导部分,能够导致完善行为的产生。

欲求行为是一种较长且多变化的运动系列。

该行为是对内部刺激的反应,有助于满足机体的需要。

37:完善行为:是构成定型行为终止阶段的行为活动。

完善行为相对比较简单,但又是非常定型的行为序列。

38:趋性:是动物趋近或避开刺激源的一种定向反应。

这是一种定型行为。

39:正趋性:动物对于环境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化学物质、地心引力等.有明显的趋近或避开的反应。

如果定向反应朝向刺激的来源,称为正趋性;40:负趋性:动物对于环境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化学物质、地心引力等.有明显的趋近或避开的反应。

如果定向反应背离刺激来源,则称为负趋性。

41:本能:是动物通过遗传而先天获得的复杂的定型行为。

本能行为也称为先天行为或定型行为,42:动机行为:是指动物为了满足机体的某种需要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表现出的定型行为。

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特征不属于脊索动物(D)A.脊索B.背神经管C.咽鳃裂D.外骨骼•2、娃娃鱼属于(C)A.圆口类B.鱼类C.两栖类D.爬行类3、下面哪组均是羊膜动物(D)A.两栖类与爬行类B.鱼类与两栖类C.鱼类与鸟类D.爬行类与鸟类4、下面哪类属于无羊膜类动物(A)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5、下面哪个纲不是脊椎动物亚门(B)A圆口纲 B头索纲 C两栖纲 D爬行纲6、研究海鞘的发育,从而阐明了海鞘在动物界中的真正地位的科学家是(C)A 居维叶B 亚里斯多德C 柯瓦列夫斯基D 海克尔7、在原索动物中与摄食活动无关的结构是(D)A 背板B 内柱C 纤毛D 围鳃腔8、在脊椎动物中成体排泄器官均属于后肾的动物是(C)A 鱼和蛙B 蛙和蜥蜴C 蜥蜴和鸟D 鱼和鸟9、乌鳢的辅助呼吸器官是(C)A.肠管B.皮肤C.鳃上器D.口咽腔粘膜10、脊椎动物中胆汁与胰液均流入(B)A 空肠B 十二指肠C 大肠D 胃11、下列动物属于雌雄异体的是(B)A 柄海鞘和文昌鱼B 文昌鱼和七鳃鳗C 盲鳗和柄海鞘D 盲鳗和七鳃鳗12、七鳃鳗生殖系统的特点是(D)A 生殖腺成对,有输出管B 生殖腺成对,无输出管•C 生殖腺单个,有输出管D 生殖腺单个,无输出管13、七鳃鳗的鳃丝来源于(B)A 外胚层B 内胚层C 中胚层D 外胚层和中胚层14、鱼类最适于游泳的体型是(A)A 纺锤型B 侧扁型C 平扁型D 棍棒型15、"四大家鱼"是指(C)A 鲤鱼鲫鱼青鱼草鱼B 鲤鱼鲫鱼鲢鱼鳙鱼•C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D 鲢鱼草鱼鲢鱼鳙鱼16、具有韦伯氏器的鱼类是(B)A 鲱形目B 鲤形目C 鲈形目D 鲟形目17、鲫鱼的鳞片为(A)A 圆鳞B 栉鳞C 硬鳞D 盾鳞18、鱼类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目是(C)A 鲱形目B 鲤形目C 鲈形目D 鲽形目19、鱼类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A)A 双凹型B 双平型C 前凹型D 异凹型20、鱼类的偶鳍是指(B)A 背鳍和臀鳍B 胸鳍和腹鳍C 臀鳍和腹鳍D 背鳍和胸鳍21、我国的四大家鱼属于(B)A 鲈形目B 鲤形目C 鲱形目D 鳢形目22、生殖腺单个不具输出管的动物是(A)A 七鳃鳗B 黄鳝C 鲨鱼D 肺鱼23、泥鳅的辅助呼吸器官是(C)A 皮肤B 口咽腔粘膜C 肠管D 鳃上器24、硬骨鱼类不具备(C)A 总主静脉B 后主静脉C 侧腹静脉D 尾静脉25、鳗鲡的辅助呼吸器官是(A)A 皮肤B 口咽腔粘膜C 鳃上器D 鳔26、肺鱼的辅助呼吸器官是(D)A 皮肤B 肠管C 鳃上器D 鳔27、在个体发生过程中发生性逆转的动物是(B)A 泥鳅B 黄鳝C 鳗鲡D 乌鱼28、以鳃上器为辅助呼吸器官的是(B)A 泥鳅B 乌鳢C 肺鱼D 黄鳝29、非洲鲫鱼(罗非鱼)属于下列哪种繁殖方式(B)A.体外受精,体外发育B.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体外受精,体内发育C.体内受精,体外发育30、每一枚脊椎的椎体前后面都是凹型的动物是(A)A.鲫鱼B.鲸C.蛇D.青蛙31、具有韦伯氏器的鱼是(B)A.鲱鱼B.鲤鱼C.鳕鱼D.鲈鱼32、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鱼是()A.虎鲨B.星鲨C.草鱼D.鲫鱼33、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受精卵在口中孵化的鱼类是(A)A.罗非鱼B.虎鲨C.星鲨D.鲫鱼34、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的鱼类是(D)A.罗非鱼B.虎鲨C.星鲨D.鲫鱼35、下列选项中都是无羊膜动物的是(A)A.鱼类与两栖类B.鱼类与爬行类C.两栖类与爬行类D.爬行类与鸟类36、下列选项中都是羊膜动物的是(D)A.鱼纲与两栖纲B.鱼纲与爬行纲C.两栖纲与爬行纲D.爬行纲与鸟纲37、鱼类"浮头"易发生在炎热夏天的是(A)A.黎明B.中午C.黄昏D.午夜38、两栖类从动脉圆锥发出的颈动脉,体动脉,肺皮动脉分别相当于原始鱼类的(A)A.第Ⅲ,Ⅳ,Ⅵ对动脉弓B.第Ⅱ,Ⅳ,Ⅴ对动脉弓C.第Ⅰ,Ⅲ,Ⅵ对动脉弓D.第Ⅰ,Ⅲ,Ⅴ对动脉弓39、下列动物中没有膀胱的是(D)A.鲤鱼B.青蛙C.乌龟D.麻雀40、以下动物保留左体动脉弓的是(D)A.蛙B.乌龟C.企鹅D.海豚41、以下不是鳔的功能的是(C)A.减轻体重B.辅助呼吸C.感觉D.发声42、依靠镰状突来调节视力的动物是(A)A.硬骨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43、下列不是气囊功能的是(C)A.辅助呼吸B.减轻体重C.减少摩擦D.调节体温44、蛙类的耳柱骨来源于(C)A.方骨B.关节骨C.舌颌骨D.角舌骨45、下列具有二对枕骨髁的动物是(D)•A.两栖类和爬行类B.爬行类和鸟类C.鸟类和哺乳类D.•两栖类和哺乳类崐46、陆生动物的特征是(D)A.颈椎和尾椎的出现B.颈椎和躯干椎的出现C.荐椎和尾椎的出现D.颈椎和荐椎的出现47、两栖动物的动脉弓发生重大变革,相当于原始鱼类的第几对动脉弓消失(C)A.Ⅰ,Ⅱ,Ⅲ对B.Ⅰ,Ⅱ,Ⅳ对C.Ⅰ,Ⅱ,Ⅴ对D.Ⅱ,Ⅲ,Ⅳ对48、大蟾蜍的脑神经是几对(B)A.12对B.10对C.11对D.9对49、两栖类的呼吸方式(A)A.口吞咽式B.胸式C.腹式D.胸腹式50、具有一个枕骨髁的动物是(B)A.两栖类和爬行类B.鸟类和爬行类C.鸟类和哺乳类D.•两栖类和哺乳类51、羊膜动物成体的肾脏是(C)A.前肾B.中肾C.后肾D.后位肾52、下列哪组动物属于羊膜动物(D)A.文昌鱼与鳄鱼B.大鲵与海豚C.文昌鱼与大鲵D.鳄鱼与海豚53、环颈雉的颞窝属于(C)A.上颞窝B.下颞窝C.双颞窝D.合颞窝54、属于雀形目的鸟类是(C)A.雨燕B.翠鸟C.松鸦D.绿啄木鸟55、肋骨从哪类动物开始出现的(A)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56、原脑皮从哪类动物开始出现的(B)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57、中耳从哪类动物开始出现(B)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58、泪腺从哪类动物开始出现的(C)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59、“燕窝”是指下列哪种鸟类的巢(C)A.家燕B.楼燕C.金丝燕D.毛脚燕60、下列哪种鸟类雌性在繁殖时期嗉囊壁能分泌汁状液体(A)A.岩鸽B.犀鸟C.海鸥D.鹈鹕61、下列哪种鸟类盲肠最发达(A)A.家鸡B.大雁C.雀鹰D.鸬鹚62、鸟类与中支气管相连的气囊是(D)A.颈气囊B.锁间气囊C.前胸气囊D.腹气囊63、鸟类胚胎时期的排泄器官是(C)A.原肾B.前肾C.中肾D.后肾64、鸟类本能活动和智慧中枢位于(B)A.大脑顶壁B.纹状体C.丘脑下部D.中脑65、羽毛来源于(A)A.外胚层B.中胚层C.内胚层D.•外胚层与中胚层66、新脑皮最早出现于(C)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67、鸟类颈椎的椎体为(D)A.双凹型B.前凹型C.双平型D.异凹型68、下列哪种鸟为留鸟(C)A.黄鹂B.百灵C.喜鹊D.杜鹃69、具"喙长,颈长,腿长"特征的鸟是(A)A.丹顶鹤B.天鹅C.黄腹角雉D.秃鹰70、鸟类的膀胱属于(D)A.尿囊膀胱B.泄殖腔膀胱C.导管膀胱D.无膀胱71、鸟类中环颈雉属于(D)A.雁形目B.鹤形目C.隼形目D.鸡形目72、下列哪种雄鸟具有交配器(D)A.褐马鸡B.乌鸦C.苍鹰D.绿头鸭73、哺乳动物起源于()DA.盘龙类B.尖头类C.假腭类D.兽齿类74、在下列兽类中属于偶蹄目的动物是(B)A.斑马B.河马C.野驴D.犀牛75、胸骨的出现从什么动物开始(A)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76、含氮废物以尿素的形式排出的动物是(D)A.两栖类和爬行类B.爬行类和鸟类C.鸟类和哺乳类D.两栖类和哺乳类77、仅具有感觉作用的脑神经是(C)A.嗅神经,视神经,面神经B.嗅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C.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D.视神经,面神经,听神经78、具有双平型椎体的动物是(B)A.鲫鱼B.鲸C.蛇D.青蛙79、下面哪种动物是我国的特产种类(B)A.野马B.大熊猫C.猕猴D.虎80、长颈鹿的颈椎数目是(C)A.25枚B.14枚C.7枚D.10枚81、反刍动物胃的本体(A)A.皱胃B.网胃C.瓣胃D.瘤胃81、终生生活于淡水中的哺乳动物是(C)A.江豚B.蓝鲸C.白暨豚D.抹香鲸83、指出下面不正确的答案组;( D )A.海鞘与文昌鱼具内柱和围咽沟;B.海鞘与沙隐虫具内柱和围咽沟;C.文昌鱼与沙隐虫具内柱和围咽沟;D.文昌鱼与柱头虫具内柱和围咽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