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控系统技术协议书22

自控系统技术协议书22

22自控系统技术协议书.辽宁天利金业自控系统技术协议书甲方: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乙方:黑龙江亿隆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录目1、总则、供货范围2 3、技术要求、技术服务4 、质量保证和试验5 、包装、运输和存储6 附:测控点清单DCS1总则1.1.2 本技术协议书适用于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DCS系统工程,它提出了DCS系统工程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3 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4 如果乙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协议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乙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协议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协议书的意见和同协议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5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6 本技术协议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7 本技术协议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2 乙方工作范围乙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书要求的硬件、软件和各项服务,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2.1 DCS集成系统和配套设备的技术方案设计及供货,以及这些设备的现场安装指导、调试、参加验收、投运及售后服务等。

1.2.2 DCS集成系统的设计联络会、工厂试验及验收、设备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和投运、现场试验及验收、对甲方技术人员的培训、保修期的维护等。

1.2.3 与其它厂家智能设备的数据通信,根据甲方提供的规约实现信息接入,保证数据接收及传送的正确性,并在验收前通过联调。

1.2.4 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2.5 施工前及施工期间陆续提供技术资料,包括:1.2.5.1 技术协议书;1.2.5.2 施工措施;1.2.5.3 各单项设备产品说明书及原理图;1.2.5.4 各控制对象的逻辑框图;1.2.5.5 I/O清单及信号报警清单;11.2.5.6 屏柜布置及端子排安装接线图(图集及CAD电子图);1.2.5.7 试验及测试报告;1.2.5.8 用户使用及维护手册。

1.3 甲方工作范围1.3.1甲方将提供下列设备和服务:1.3.1.1 积极配合乙方进行与本控制系统工程有关的调查及数据收集工作。

1.3.1.2 提供与本工程相关的测点类型、数量及安装位置。

1.3.1.3系统所需的交、直流电源。

1.3.1.4按乙方要求提供DCS控制系统接地位置。

1.3.2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有特殊要求的技术文件。

1.3.3 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为乙方现场派员提供适于工作的便利条件。

1.3.4 设备制造过程中,必要时甲方可派员到乙方进行监造和检验。

2 供货范围乙方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提供计算机DCS系统、通信电缆和系统运行、维护的全部技术文件。

2.1 DCS系统配置DCS系统订购的设备主要包括DCS系统集成柜、工程师/操作员站、网络附件、打印机和系统软件等设备组成。

2.2.1 DCS系统设备一览表数量制造序产地/ (个型设备名称号规格参数厂商号 ) 台和利200以太网线1 网线 1套中国米时和利1800*650*2175mm 系统主机柜非标定制中国 2 时和利2800*650*2175mm 非标定制中国系统扩展柜3 时系统卡件部分和利主控单元 FM802 2中国4时 2现场测控设备一览表2.1.23技术要求343.1 本工程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过程监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GB2625-81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86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131-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173-92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 JB/T5234-91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 HG20507-92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20509-92仪表接地设计规定 HG20515-92分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L0573-923.2 使用环境条件3.2.2 环境温度最高温度:+40°CC-25°最低温度:3.2.2 环境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90%3.2.3 海拔高度:≤1000m3.2.4 地震烈度:7度3.2.5 防护等级:室内IP30级,室外IP65级3.3 电源、接地与抗干扰3.3.1 电源交流电源电压:AC220V,变化范围-15%~+10%,频率:50 Hz ;直流工作电压:DC24V,变化范围-15%~+10%;3.3.2 接地DCS系统不设置单独的接地网,遵照“一点接地”原则,接地线连接于工厂的主接地网的一个点上。

DCS系统应满足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Ω的要求(若有特殊情况,双方协商解决)。

DCS系统的机箱、机柜、以及电缆屏蔽层均应可靠接地。

3.3.3 抗干扰设备安装于无电磁屏蔽房间内,设备自身应满足抗电磁场干扰及静电影响的要求。

在雷击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发生及一次设备出现短路故障时,乙方设备均不应误动作。

5所有设备均应满足下列抗扰度试验等级要求:3.3.3.1 对静电放电符合GB/T17626-4-2 4级3级(网络要求4级3.3.3.2 对辐射、无线电频率 ) GB/T17626-4-3 符合 4 GB/T17626-4-4 级符合对电气快速瞬变3.3.3.333.3.3.4 对浪涌符合GB/T17626-4-5级3.3.3.5 对传导干扰、射频场感应符合GB/T17626-4-6 3级4级符合3.3.3.6 对电源频率磁场 GB/T17626-4-85 级符合GB/T17626-4-9对脉冲磁场3.3.3.7符合GB/T17626-4-10 5 3.3.3.8 对衰减振荡磁场级符合GB/T17626-4-12 3.3.3.9 对振荡波 2级(信号端口)工程情况3.43.4.1设备概况:本次工程所涉及的主要设备如下7台氧化槽、6台浓密机,预处理槽、白钢槽、氧化槽通风系统及氧化槽冷却系统等。

3.4.2主要监控对象:氧化槽温度、PH值、ORP值,浓密机底流流量、密度,预处理槽相关矿浆及水的流量、密度,氧化槽通风系统流量,氧化槽冷却系统阀门开度、压力、温度等相关数据。

3.4.3监控目标:系统调试完成后应实现以下目标3.4.3.1氧化槽前预处理槽1#浓密机底流浓度监测、控制;1#浓密机底流流量监测;进入氧化槽的矿浆浓度监测、控制;进入氧化槽的矿浆流量监测;3.4.3.2氧化槽参数监测(共4个内容相同)氧化还原电位监测(ORP计) ;氧化液酸碱度监测(PH计);进入氧化槽的风量监测;3.4.3.3生物氧化冷却系统氧化槽内恒温控制(共7个内容相同);冷却水循环泵转速控制;冷却塔风扇转速控制;大小冷却塔补水控制;氧化槽冷却水出口压力监测;63.4.3. 4#浓密机4#浓密机排矿浓度控制;4#浓密机排矿浓度监测;3.4.3.5、氰化浸出加入氰化钠计量;氰化钠加入量控制;浸出槽液位控制;、贵液缓冲池、贫液池、滤液箱;3.4.3.6 贵也缓冲池液位监测、控制;贫液池液位监测、控制; 3.4.3.7、浓密机提耙超限报警上位报警;就地闪光报警;3.5 系统要求:乙方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结构,作出满足本技术协议书要求的系统配置。

RTU按本期工程规模配置,扩充方便。

3.5.1系统结构系统硬件设备主要有模拟量采集单元、开关量采集单元、系统供电单元、控制单元、操作员站、网络附件等设备组成。

3.5.2操作员站操作员站是直接提供运行人员的操作界面。

它为运行人员提供了所有功能入口:显示画面、表格和管理信息;具体功能如下:1)氧化工艺流程可作在同一幅画面里,可分层、变焦显示,并有实时信息同步显示功能。

4)可多窗口显示不同画面,能对图形放大或缩小。

5)画面制作简单方便,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生成各种图元,大小任意。

6)画面美观大方,各种标志含义明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7)可在线制作、修改、生成各种报表,报表格式任意,制作简单。

8)可根据需要选择时间、开关、采集量和计算量后,系统自动生成报表并显示或打印。

9)报表最大值、最小值不仅能统计整点数据,而且还可以每5分钟比较一次,并记录每日出现时刻。

710)日报表中的数据能被月报表及年报表使用。

11)能对日报表中一条线路的数据或整张表的几个时段的数据加以覆盖修改。

12)报警次数的累计及分类。

13)用户可自行定义任意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包括逻辑和条件计算。

另外,操作员站还兼有工程师站的功能,主要有完成整个系统数据的建立和修改、画面建立和修改、报表生成、数据库的管理等。

还具有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及系统诊断等工作.3.5.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接收各种数据,处理和存储各种速率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完成与调度端的数据交换.3.5.4 信号采集单元:直接采集现场数据,传达给控制单元.信号采集系统分为模拟量采集,开关量采集等.信号采集单元按本期工程规模配置3.5.5 软件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应采用国际上流行的先进的、标准版本的工业软件,应为模块化结构、开放性好、可靠成熟、方便适用。

用户能对软件系统进行安装和生成。

3.5.5.1 系统软件各工作站应采用成熟的、开放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系统、诊断系统以及各种软件维护、开发工具等。

编译系统应易于与系统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接口,支持多种编程语言。

操作系统能防止数据文件丢失或损坏,支持系统生成及用户程序装入,支持虚拟存储,能有效管理多种外部设备。

3.5.5.2 支撑软件支撑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组态软件。

数据库软件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实时性:能对数据库快速访问,在并发操作下也能满足实时功能要求;可维护性:应提供数据库维护工具,以便用户在线监视和修改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可恢复性:数据库的内容在实时监控系统的事故消失后,能迅速恢复到事故前的状态;并发操作:应允许不同程序(任务)对数据库内的同一数据进行并发访问,要保证 8在并发方式下数据库的完整性;方便性:数据库系统应提供交互式和批处理的两种数据库生成工具,以及数据库的转储与装入功能;安全性:对数据库的修改,应设置操作权限;开放性:允许甲方利用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

系统组态软件用于画面编程,数据生成。

应满足系统各项功能的要求,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面向对象的、方便灵活的、易于掌握的、多样化的组态工具,应提供一些类似宏命令的编程手段和多种实用函数,以便扩展组态软件的功能。

用户能很方便的对图形、曲线、报表、报文进行在线生成、修改。

3.5.5.3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应满足本协议书中各项功能要求,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速度和可扩充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