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行为准则二零零五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准则第三章正确执行公司的各项决议第四章完成部门的各项任务与目标第五章请示与汇报第六章参加会议与部门会议第七章摆正个人与公司的关系第八章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对应第九章保守秘密第十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制定原则制定本准则的原则是:①本公司的体制结构、管理结构、组织结构所决定。
各级干部是由总经理聘任、委派分管各项业务及相关部门,担负相应使命,去完成相应的任务和目标,并对所指派的部门行使日常管理。
②干部在公司各项管理中的地位所决定。
各级干部位居公司的各个重要的管理岗位,他们日常工作的正确与失误,直接关系到公司成功与失败。
因此,对各级干部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
③公司对外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特别是近几年公司快速的外向型经济的扩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
为了巩固已有的来自不易的成就,同时,还要抓住目前的契机,继续扩大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些都为各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第2条本准则的制定与修改本准则由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并在执行中及时提出修订,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3条适用范围①本准则适用于公司总经理聘任的,在公司组织图中有相应职务的各级干部。
②各级干部除执行本准则外,还应模范地遵守员工《就业准则》。
第二章基本准则第4条干部的形象公司每位干部都是公司的代表,无论在公司内从事各项管理工作,还是在公司外与客户等(含供应商、政府机关等,下同)交往中,都是代表公司的形象与利益,不得从事与公司利益与企业形象相悖的活动或言行。
第5条干部的着装及礼仪各级干部代表公司从事的各项活动,都是代表公司的形象。
因此,在着装、礼仪方面,应当得体和恰当。
尤其是在公开场合或正式场合,应显示出公司的风范和气质。
第6条干部的言行每位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员工面前显示出不同一般人的反响。
因为在员工面前,干部的言行就是公司意志的体现。
因此,各级干部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应当郑重、谨慎,不得在员工面前及社会人面前有意或无意做出有损公司利益与形象的言行。
第三章正确执行公司的各项决议第7条执行决议不打折扣各级干部作为公司各项政策与决议的实施者和推行者,应正确和完全执行公司的各项政策和决议。
在执行和贯彻时,不得掺杂进任何带有个人意愿的成分。
第8条慎重做出决定各级干部,尤其是部门经理级以上干部,他们的指示、意愿、方法基本上是代表了公司的管理方法、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
因此,部门经理级以上干部在做出决定时,一定要审时度势,不可盲目或草率行事。
第9条按照上司的指示工作各级干部,尤其是接受上司指示工作的干部,在明确得到上司指示以后,必须按照上司的指示开展工作。
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得到上司的认可。
否则,不得私自改或对抗上司的指示。
第10条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各级干部应当是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模范。
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干部们首先要做到,给员工、特别是本部门员工做出表率。
同时,应对本部门发生的违反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理。
第四章完成部门的各项任务与目标第11条必须完成所辖工作每个部门承担的生产(工作)任务,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不得有任何借口或理由。
第12条部门内的问题应自行解决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预想不到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
各级干部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这些随时随地出现的问题。
不能一出现问题就向上、向外推,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及不称职的表现。
第13条遇到缠手问题的处理有些问题确实难以解决,而且处理不当,会有副作用。
作为问题解决的责任者,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报告上司,以供上司选择和决策。
第14条确保全年目标的完成每位干部所承担的年度目标应是公司整体目标的一部分。
公司整体目标的完成,依赖于每位干部的齐心协力。
因此,每位干部应把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目标,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不能有其他的选择。
第五章请示与汇报第15条责任不清时的请示与协商当遇到新问题,或责任不清时,尤其是在有关部门请求协作时,各级干部在拿不定主意或无法解决时,请求协商及被要求协商部门的责任者,应立即向所属上司请示,请求协调与帮助,不可随意说“不!”,也不允许由于协商无效各自使事情搁置或导致工作及目标拖延,甚至完不成。
否则,由于请示不到位而拒绝其他部门的协商,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被协商的干部负责。
第16条工作完成情况的汇报①及时汇报在每一周、月、半年和全年工作结束时,各级干部应及时向所属上司汇报计划工作的完成情况,使上司及时和准确掌握直属部下工作完成情况。
②及时完成对于其他上司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应按上司要求的时间完成及随时汇报。
③用书面的形式如实汇报在汇报时,应实事求是地说明,不得有虚假成分;形成书面资料,力求简明扼要,以说明问题为宗旨。
第17条日常工作的指示与汇报各级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对自己的直属下属下达工作指示,不得越级命令;汇报工作时,应向直属上司进行,紧急或如有必要在向直接上司报告的同时,可以直接向更高的上司报告。
第18条离开厂区内工作的报告因工作需要,各级干部在离开部门所在厂区到其他厂区或部门工作时,应主动向所属上司说明,并告知所在部门人员。
第六章参加会议与部门会议第19条准时参加会议参加各种会议的人员,应在会议开始前5分钟到达会场,不得迟到或早退。
第20条遵守会场秩序在会议进行中,参加会议的人员应自觉地将手机关闭或调整到震动状态;开会期间不得接听和拨打电话,在未得到会议主持人的允许,不得随意讲话和走动。
第21条请假制度公司召开的各种会议,要求参加的人员,必须参加。
确有不能参加的理由,应在会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并推荐其代表代替参加会议。
在得到允许后,代替人员方可出席会议。
第22条公司会议的传达公司召开的各种会议,凡是应当传达或落实的内容,参加会议人员或代替参加会议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并落实到具体人员处。
由于干部传达或落实的不及时而出现的问题,应由部门经理负责。
第23条有关会议事项的落实会议要求落实或执行的事项,应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如有特殊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内向会议召集人报告,并说明理由。
未报告,也不陈述理由,造成落实事项的延误或不能达成,应由部门经理或指定人负责。
第24条定期召开部门会议部门经理应定期(一周至少一次)召开部门内部的各种会议,传达有关会议事项,布置或落实会议要求的工作,协调部门内部以及与公司内其他部门、公司外部之间的工作关系。
第七章摆正个人与公司的关系第25条正确认识和使用好手中的权利每位干部的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利。
这个权利是公司为了更好地开展管理和经营活动,所赋予给干部的相应地位。
同时,权利也代表了责任和义务,所以,每位干部必须比一般员工负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第26条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①严格要求自己当干部手中的权利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尤其是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决策权的时候,对干部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②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无论在何时,公司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的利益。
坚决杜绝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获取各种利益的事情的发生,尤其是“损公肥私”的事情发生。
③避免工作失误与此同时,也坚决杜绝由于干部自身工作失职、失误而导致公司利益蒙受经济损失行为的发生。
第八章紧急事件发生的对应第27条时刻保持通讯的畅通时刻保持联络通讯的畅通是快速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保障和前提。
因此,要求公司部门经理以上的人员及部分指定人员的工作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处于开机和随时接听状态。
在部门经理出差,不在公司工作期间,应指定所在部门的其他干部为责任人,并向上级及相关部门报告,并保持联络通讯的畅通和无误。
同时,有多个工作职场的部门经理,应建立部门内部的突发紧急事件联络图(含非正常生产情况下的对应),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紧急事件。
第28条立即决断与处理在接到突发紧急事件发生的联络后,与事件相关的各级干部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件发生的现场,指挥或参与事件的处理工作。
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在未接到离开事件发生的现场的指示前,不得私自离开,更不得擅离职守。
第九章保守机密第29条机密的分类公司各种情报的机密分为二类:①公司外机密:对公司以外是机密,但是在公司内部是公开、共享的情报;②公司内机密:不仅对公司以外是机密,即使在公司内部也是限制访问、传播和使用,都是应当严格保密的情报。
第30条机密的范围①由于工作原因所接触到的经济、技术、生产、经营等情报,对客户、供应商,以及与公司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人员或企业透露以后,对公司造成或可能造成各种损失或不利影响;②公司或公司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宣讲或传播的内容;③公司明确要求不得公开的各种资料和有关个人收入的内容,如:特别奖金发放金额、特别贡献奖金金额等;④在未正式公布之前的有关人事任免事项等;⑤其他需要保密的内容。
第31条保守机密每位干部都应当自觉地保守公司要求的机密事项,不得违反。
第32条机密的公开①主管情报的部门,认为需要公开所限制的情报,事前必须向总经理请示,在征得总经理的批准后,方可公开;②因工作需要,向公司以外的部门或企业公开公司的有关情报时,应以公司公布的情报为准。
第十章奖励与处罚第33条特别表彰各级干部同时具备下列情形,在年终时,可给予特别表彰:①模范地遵守本准则各项要求者;②完成年计划目标120%以上,或对公司的管理与经营做出突出贡献者。
第34条特别表彰的种类对同时具备本准则第33条者,根据有关部门的提议,总经理可以给予下列奖励:①授予各种荣誉称号;②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③成绩突出时给予特别物质奖励。
第35条问责各级干部如有违反上述有关条款,一律实施问责。
第36条处罚及处罚的种类如干部的行为违反了本准则的有关条款,公司将根据不当行为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及影响,对干部进行相应的处罚。
处罚分为警告、赔偿损失、留职查看、免职、解除劳动合同5种。
①警告警告是干部的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但没有造成后果,使干部本人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所在,并尽快改正,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扣分和罚款。
扣分从1分~5分,罚款从30元~300元。
②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在由于干部的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所给予一定的赔偿。
赔偿金额最高限额为:本人工资×25%×6个月。
③留职查看留职查看是干部的行为比较严重,或经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悔改,为避免以后的再次发生所给予的行政处分。
在留职查看期间,月工资标准按下一个岗位等级工资标准支付,月浮动奖金考核为“E”(支付额为零)。
留职查看的执行时间为三个月。
④免职免职是指干部的行为相当严重,或经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悔改,不再适应所在的干部岗位上工作所给予的行政处分。
⑤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因员工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本准则和公司的各项规定,根据《劳动法》不提前通知员工本人而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