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功与机械能练习题精编版

机械功与机械能练习题精编版

机械功与机械能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其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火箭腾空而起的推力B.叉车举起重物的举力C.人推石头未动时的推力D.马拉木头前进的拉力2.在举重比赛时,一运动员在第一阶段把150kg的杠铃很快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停留3s。

下列关于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在第一阶段内没做功.B.他在第二阶段内没做功.C.他在两个阶段内都没做功.D.他在两个阶段内都做了功.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4.如图中的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5.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为30N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巳知OA =15cm,OB=5cm,用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80N.B60N.C40N.D20N 6.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靖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C.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m,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巳知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20N。

B.拉力F的大小为10N。

C.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20W。

D.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10W。

8.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田中的拉力.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D.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9.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拉力F=6N,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1.2J,B.所做的额外功为0.5JC.所做的总功为1.2J.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10.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s内将质量为100kg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工人向上的拉力为480N,则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6m.B.工人所做的有用功是1960J,总功是2880J.C.工人做功的功率是288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1%.11.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拉力应该 ( ) A .小于200N B .等于200N C .大于200N D .大于300N12.对如图所示的装置(不计摩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此装置提升重物时,既可省力也可省功.B .用此装置提升重物时,省力的多少完全由滑轮的个数决定.C .若增加被提升重物的总重,该装置机械效率不变.D .若减少被提升重物的总重,诚装置机械效率减少13.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14.中国跳水队被人们称为“梦之队’,如图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在离开跳板到落入水的过程中 ( )A .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B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C .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D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15.(08湖北恩施)在图7中,甲、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

如图丙:大轮重10N ,小轮重5N ,连杆重1N 。

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提起同样重的物体(G=500N ),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绳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 1=129N F 2=133NB .F 1=129N F 2=129NC .F 1=133N F 2=133ND .F 1=133N F 2=129N16.(08四川达州)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 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 、η甲=η乙,W 甲=W 乙 B 、η甲>η乙,W 甲>W 乙 C 、η甲<η乙,W 甲<W 乙 D 、η甲>η乙,W 甲<W17.如下图所示,绳子O O ′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 在杆的a 点挂上重物G ,在O 右侧某点b 处挂上钩码. 重物G 的质量及a 到O 的距离 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 点 挂的钩码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 到O 的距离的关系是图7中哪一幅图二、填空题1.某空降兵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势能_______,机械能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不变”)2.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图是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请你说明这种设计可以节能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如图表示用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不同,它所用的判断第11题 第12题第16题 17题方法是: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另一种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物体A重G=940N.动滑轮重G1=160N,用力F将物体A以1m/s 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N.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拉力F在10s内所做的功是_________J。

5.如图所示,是一工人师傅用于粉刷楼房外墙壁的升降装置示意图,上端固定在楼顶.若动滑轮质量为2.5kg,工作台质量为7.5kg,涂料和所有工具质量为20kg,工人师傅的质量为60kg,绳重及摩擦不计.当工作台停在距地面10m高处时,工人师傅对绳子的拉力为___N,若工作台从距地面10m高处升到20m高处,工人师傅最少需要做功___6.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他调节杠杆平衡后,在杠杆左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为0.5N。

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杠杆,如图丙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2N。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为支点,在拉力F和重力为30N重物P的作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AB=20cm,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慧略不计.那么拉力F的力臂L=________cm,拉力的大小F=_______N。

8.密度均匀的尺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1/3,当B端挂5N的重物户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____。

9.如图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动滑轮把重4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为25N,则拉力做功是____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如果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周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三、探究题10.如图所示,重200N的均匀长木板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你根据所给出的标度画出木板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图示,以及拉力的力臂。

11.(08江苏无锡)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

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2.(08河北)图15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

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 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

(木棒自重不计)(1)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

13.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挂钩码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上4个钩码时(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设计两种方案并分别在图中标出钩码的个数和位置.14.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不问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1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和同学们测得图中甲、乙两个骨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1)实验后小明想,对于同一个滑轮组,它的机械效率是否不变呢?经过思考后他认为,即使像下图中甲那样已绕好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不是固定的,还应该与__________有关,并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自己所做的上述实验告诉他的同学,大家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大家认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所以,__________也应该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