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课程-货币银行学-第十二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大学课程-货币银行学-第十二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第三节 金融危机
◆世界历史上发生过八次大的金融危机:
——1929—1933年爆发的“大萧条” ——1982年拉美国家外债危机 ——1990年日本金融危机 ——1992年爆发的欧洲货币危机 ——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1年爆发的阿根廷金融危机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三、金融脆弱性的来源
(一)金融脆弱性:信贷市场视角的解释 1、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 明斯基的分析是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 理论,从债务—通货紧缩的角度来分析金融不稳定 性问题。认为经济繁荣时期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 经济危机是引发金融周期性危机的主要原因。
◆明斯基把借款企业分为风险规避型、投机型、高风 险型等三种类型。
(3)金融稳定关注系统性风险,同时,关注对系 统安全影响较大的个体或事件;
(4)稳定并非静止,金融稳定应该是金融体系功 能的稳定。
◆金融稳定的类型通常可以分为金融基本稳定来自金 融恶化和金融危机三个级别。
二、金融稳定的特征 1.全局性 2.动态性
金融稳定的标准和内涵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 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并非是一成不变而固化 的金融运行状态。
3.效益性 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要着眼于促进储蓄向投资 转化效率的提升,改进和完善资源在全社会范围 内的优化配置。
4.综合性 金融稳定是事关经济金融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各方面,彼此 交错纵横,需要从理念、制度、政策、机构和技 术等层面,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及方式作用或影 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才能实现。
第十二章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稳定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 第三节 金融危机 第四节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稳定
一、金融稳定的概念
◆金融稳定实际上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 融基础设施的协调、良性发展的一种状态。在这 种状态下,金融体系能够承受冲击且不会在经济 中造成支付程序和储蓄转向投资过程的累积性损 害。
(二)金融脆弱性:资产价格视角的解释
◆金融资产价格的过渡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 要根源。
◆资产价格和交易行为的相互循环作用,使资产价 格间接地决定自身,当资产价格上升时,将被价格 自身所放大,推动一轮又一轮的资产价格上升,形 成“金融泡沫”。当这种力量释放完毕时,市场必 将出现反向运动趋势,资产价格急剧下跌。这种资 产价格的不稳定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二)金融危机的特点 1.突发性 危机爆发前没有明显的征兆,难以被察觉,甚至还 对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高度乐观。爆发的直接诱因可 能是投机者在金融市场上的某种操作,突发性特点相 当明显。 2.潜伏性 金融危机是长期潜伏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和爆 发,期间要经历形成、累积到爆发的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系统由于长期积累
2、克瑞格 的安全边界假说
——从银行角度对金融脆弱性所作的解释
◆安全边界是指提供一种保护以防不测,避免重蹈 覆辙。
◆银行在决定是否贷款时主要参照借款人过去的信 用记录来设定安全边界,而不太关注未来的预期。 这种做法在经济扩张时期会降低安全边界标准,低 于安全边界的项目容易被批准,从而导致金融业脆 弱性的增加,一旦经济形势发生逆转,金融危机就 不可避免。
在经济上升阶段,企业预期收入普遍增加,因而 企业更积极地借款。这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借款人从第 一类向第二类或第三类转化,使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加 速积累,金融脆弱性更加严重。
◆明斯基认为银行家们之所以并没有从周期性的危 机中吸取教训,金融危机依然频繁爆发,主要有两个 理由:一是代际遗忘,二是迫于竞争的压力 。
金融风险的种类
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金融 风险
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
道德风险
二、什么是金融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 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 态。 ●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内部的脆弱性。这是 由金融金融机构高负债经营特点决定的。 ●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体系中的一切风险积 累。 ●金融脆弱性是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状态。
三、金融稳定的标志
1.物价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本条件 2.银行业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3.金融市场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和种类 ◆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引起损失的 可能性,风险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但存在不 确定性并不意味着存在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中各种变量的不确 定性,导致参与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和特点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及分类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所 导致的整个金融体系或局部金融体系的混乱和动荡 局面。表现为利率、资产价格、金融机构破产倒闭 数、金融市场均发生急剧的、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 化,甚至伴有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失业率剧增等 现象。
◆金融危机主要有四种类型: (1)货币危机 (2)银行危机 (金融机构危机) (3)债务危机 (4)系统性危机
(三)金融脆弱性:信息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斯蒂格利茨认为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机 构并不能总是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对借款人的筛 选和监督。相反,借款人总是要比金融机构更清楚 地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及所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 在经济扩张期,金融机构常常会投资一些高风险项 目,一旦经济发生逆转,这些项目就有可能给银行 带来损失,而这些信息一旦被存款人所知晓,或是 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致使他们对金融机构失去信心, 就会出现挤兑现象,危及金融机构安全。
的问题而“暗流涌动”,只是在危机爆发前金融监 管机构因经济金融繁荣的表象所掩盖,以至于没有采 取必要的措施防范和化解正在积聚的金融风险。 3.马太性 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将随着信用基础的丧失而加速 扩散。 4.传染性
◆金融不稳定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一些重要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脱离其基础。 二是国际、国内市场功能及信贷可得性严重扭曲。 三是前两项的结果导致总支出或高或低,严重背 离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 ◆金融稳定的几个基本观点: (1)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2)稳定的金融体系不一定有效,理想的状态是 金融系统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