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管理员六员培训题库2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管理员六员培训题库2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管理员(六员)培训题库一、税收管理员与税收管理员制度多项选择题1.2010年前我国要实现“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ABCD)的税收征管模式A.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B.集中征收C.重点稽查D.强化管理2.(AB)共同构成了税款征收的基本环节。

A.申报纳税B.优化服务C.集中征收D.强化管理3.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的衡量标准是(ABCD )。

A.执法规范B.征收率高C.成本降低D.社会满意4.税收管理员不直接从事(ABCD)等工作。

A.税款征收B.税务稽查C.审批减免缓抵退税D.违章处罚5.税收管理员在加强税源管理、实施纳税评估时,要将(AB )工作相结合。

A.案头分析B.下户实地调查C.催报催缴D.违章处罚填空题1、(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体现了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2、(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管理手段。

3、税务机关应当明确纳税服务(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考核指标体系。

4、(强化管理)既是对税收征管的总要求,贯穿于税收征管模式规定的各个管理环节,也是对应于征管查分工强调要加强税源管理。

5、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目标。

6、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

7、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可以加强户籍管理,强化对纳税人的(动态)管理。

8、在交通不便地区和集贸市场可以由税收管理员直接征收零散税收的,要实行(双人上岗)制度,并严格执行(票款分离)制度。

9、税收管理员实行(轮换)制度。

10、税收管理员对纳税人进行日常检查和税务约谈时,一般不少于(两)人。

11、税收管理员在加强税源管理、实施纳税评估时,要将(案头分析)与(下户实地调查)工作相结合12、对税收管理员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到人、考核到位”的办法。

13、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应遵循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4、税收管理员应引入(能级管理)机制。

15、为加强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推进依法治税,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效率,制定本制度。

16、税收管理员在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下,按照(管户)责任,依法对分管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申报缴纳税款的行为及其相关事项实施直接监管和服务。

简答题1、简述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必要性。

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可以完善事前、事后监控机制,确保税源、税基管理有新突破;可以加强户籍管理,强化对纳税人的动态管理;可以全面掌握情况,有利于实行税收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可以密切征纳双方关系,更好地开展“零距离”、贴近式、深层次的纳税服务;可以及时充分了解纳税人涉税信息,有利于减少大案要案的发生,把大案要案消灭于萌芽状态;可以进一步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

2、简述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

(1)宣传贯彻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开展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税法咨询和办税辅导;督促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申报纳税、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账簿凭证管理;(2)调查核实分管纳税人税务登记事项的真实性;掌握纳税人合并、分立、破产等信息;了解纳税人外出经营、注销、停业等情况;掌握纳税人户籍变化的其他情况;调查核实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事项和其他核定、认定事项的真实性;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的基本情况。

(3)对分管纳税人进行税款催报催缴;掌握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和欠税纳税人的资产处理等情况;对纳税人使用发票的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和检查,对各类异常发票进行实地核查;督促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安装、使用税控装置。

(4)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资料和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查找异常,筛选重点评估分析对象;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初步判断;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约谈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对纳税人违反税收管理规定行为提出处理建议。

(5)按照纳税资料“一户式”存储的管理要求,及时采集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相关信息,建立所管纳税人档案,对纳税人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整理、更新和存储,实行信息共享。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税收管理员发现所管纳税人哪些情形应向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提出管理建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情况发生变化,已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未按规定开具、取得、使用、保管发票等违章行为的;未按期申报纳税、申请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或催缴期满仍不缴纳税款的;欠税纳税人处理资产或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未按规定凭税务登记证件开立银行账户并向税务机关报告账户资料的;未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制度备案表》和会计核算软件说明书的;未按规定设置账簿、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的;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器具及申报纳税的;经纳税评估发现申报不实或税收定额不合理的;发现企业改组、改制、破产及跨区经营的;经调查不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有违章行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发现纳税人与关联企业有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结算价款、费用等行为的;其他税收违章行为。

4、税收管理员发现所管纳税人哪些情形应提出工作建议并由所在税源管理部门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的;涉嫌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发票违法犯罪行为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税务检查的。

5、简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含义。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

6、简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原则。

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应遵循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7、如何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监督。

(1)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与监督,定期听取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汇报,研究分析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管户”工作经验,组织信息交流,加强对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的指导与检查。

实行税收管理员岗位定期轮换制度。

(2)基层税务机关要充实税收管理员力量,选拔熟悉税收业务、具备一定的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知识、责任心强、素质较高的税务人员担任税收管理员。

(3)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注重提高其税收政策、财务会计知识水平和评估分析能力,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素质。

(4)税收管理员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构成违纪行为的,由税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如何对税收管理员分级分类管理。

税收管理员应引入“能级管理”机制,按照税收管理员自身能力的不同、从事工作岗位任务轻重、责任大小的不同分级分类管理、以能定级。

对不同能级的管理员制定相应的工作指南和作业标准,同时对每个管理员的工作情况和过程进行逐项记录,实行“工作底稿”制度。

使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控制性。

基层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收管理员工作业绩的考核,通过能级管理等激励机制,鼓励其增长才干,积累经验,成为税源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9、如何加强税收管理员的信息化管理。

各级税务机关要把税收管理员的各项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计算机手段加强管理工作过程的考核、监控。

同时,应用现有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开展工作。

10、简述纳税服务的概念和原则。

(1)纳税服务的概念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税收征收、管理、检查和实施税收法律救济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事项和措施。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和税务机关依法诚信征税的基础性工作。

(2)纳税服务的原则纳税服务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宗旨,坚持依法、无偿、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纳税遵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11、简述公开办税制度内容。

税务机关要坚持公开办税制度。

公开内容主要有: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服务规范;税务检查程序;税务违法处罚标准;税务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受理纳税人投诉部门和监督举报电话;税务人员违反规定的责任追究;税务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税务行政收费标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程序、标准;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纳税人税额核定情况等。

12、简述纳税服务内容。

(1)税收宣传。

(2)税务事项公告。

(3)办税辅导。

(4)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在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涉税审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促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

(5)税收援助。

(6)税务咨询。

(7)审批效率。

(8)日常检查服务(9)税收法律救济服务。

13、2010年前我国要实现的税收征管模式是什么?2010年前我国要实现“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

税源管理与纳税评估单项选择题1.评估分析过程中,评估部门因信息不全,需要补充收集评估对象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信息的,应将所需信息列出清单,交相关责任区管理部门,责任区管理部门应在(B )个工作日内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反馈给纳税评估部门。

A.3 B.5 C.7 D.102.对合并申报缴纳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企业分支机构的纳税评估,由(A )实施。

A.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B.成员企业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C.纳税人自己选择D.税收管理员确定3.对已纳入稽查对象或拟列入稽查对象的纳税人,在确定纳税评估对象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但必须将有关疑点告知稽查部门。

A.不列入B.必须列入C.稽查部门确定D.纳税评估确定4.在对评估对象评估分析后,根据评估分析结果应直接转入实地核查环节的情形是(D )。

A.疑点全部被排除,未发现新的疑点的B.发现评估对象明显存在虚开或接受虚开发票现象的C.明显存在不符合税前扣除条件及减免税条件事项的D.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额小于评估分析判断的应纳税额,且差异额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5.纳税人因某种合理原因不能按税务机关建议的时间说明情况,需要延期的,可在税务机关建议的时间到期前(A )向税务机关的联系人说明情况,重新约定说明时间。

A.1日B.2日C.3日D.5日6.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偷、骗税额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且税额在(C )万元以上的,应转稽查部门进一步检查。

A.1 B.3 C.5 D.107.纳税评估根据其他信息来源直接确定对象不包括(D )。

A.上级交办B.责任区管理部门转办C.税源监控分析部门转办D.利用资料稽核的结果确定8.税务机关在对评估对象实施约谈过程中发生下列(D )情形,应直接转入评估处理环节,并注明"未发现违法行为,审定后归档"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