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管理信息:指那些以文字、数据、图表、音像等形式描述的,能够反映组织各种业务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时间上的变化程度,并能给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情报资料。
2、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3、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是适用于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通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该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化办公环境,以使领导决策、业务部门处理、个人事务处理建立在更为现代化、信息化的工具与手段之上。
4、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就是在网上开展商务活动,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Extranet)以及Internet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5、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关系模型: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也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数据模型。
常用表的集合来表示数据和数据间的联系,每个表有多个列,每列有唯一的列名层次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1.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2. 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网状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网状模型。
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6、元组: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其中每一行称为元组。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全码:若关系中只有一个候选码,且这个候选码中包括全部属性,则这种候选码为全码。
7、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流程图内所包含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项)的定义及说明的集合。
U/C矩阵:U代表use,C代表create,U/C矩阵是通过一个普通的二维表来分析汇总数据,表的横坐标定义为数据类变量,表的纵坐标定义为业务过程类变量。
8、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9、E-R方法:即实体-联系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10、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外模型:(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方式的描述。
11、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12、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13、SQL:是Structured Quev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
SQL是专为数据库而建立的操作命令集,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
14、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一门统筹全局综合协调研究系统的科学技术,是系统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的工程技术,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先进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当今,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功能、要素、信息和反馈等,运用多学科成果,进行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15、顺序码:以某种顺序形式进行编码,简单、易管理,但可识别性差16、批处理:把几个命令作成一个BA T文件进行批量处理;在进行某一课程计算时,将原始数据随程序一起存,运算处理后将结果数据输出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把一个程序分别放到多台电脑上处理,处理好之后再将处理的结果返回到主机上17、数据查询:指数据检索、统计、排序、分组等功能数据维护:指数据增加、删除、修改等数据自身更新的功能。
数据控制: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而采用的数据存取控制及并发控制等功能。
18、基本表:关系数据库中实际存在的表,是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
视图表:视图表是由基本表或其他视图表导出的表。
查询表:查询表是指查询结果表或查询中生成的临时表。
二、填空题1、数据操纵包括:查询、输入、删除和修改(更新)2、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3、关系模型是由谁提出来的?1970年由美国IBM公司San Jose研究室的研究员E.F.Codd提出4、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5、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包括: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结构。
6、弄清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用户之间的职责。
数据库管理员:①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②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③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④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⑤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⑥数据库重构系统分析员:①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②与用户及DBA协商,确定系统的硬软件配置③参与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员:①参加用户需求调查和系统分析②确定数据库中的数据③设计数据库各级模式应用程序员:①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②进行调试和安装用户:①偶然用户:企业或组织机构的高中级管理人员②简单用户:银行的职员、机票预定人员、旅馆总台服务员③复杂用户:工程师、科学家、经济学家、科技工作者等;直接使用数据库语言访问数据库,甚至能够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API编制自己的应用程序7、SQL是关系代数语言、关系演算语言(QBE)、基于映象的语言(APLHA, QUEL)8、SQL的全称:Structured Quev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C2)9、SQL语言的动词:数据定义(creat、drop、alter)、数据查询(select)、数据操纵(insert、update、delete)数据控制(grank、revoke)(C3).10、有关SELECT语句的语法结构及用法。
(考上机验证练习的内容C3)语法:SELECT语句的语法格式为:SELECT〈目标列组〉FROM〈数据源〉[WHERE〈元组选择条件〉][GROUP BY〈分列组〉[HA VING 〈组选择条件〉]][ORDER BY〈排序列1〉〈排序要求1〉[,…n]];用法:(1) SELECT子句:SELECT子句用于指明查询结果集的目标列。
(2) FROM子句:FROM子句用于指明查询的数据源。
(3) WHERE子句:WHERE子句通过条件表达式描述关系中元组的选择条件。
(4) GROUP BY子句:GROUP BY子句的作用是按分组列的值对结果集分组。
(5) ORDER BY子句:ORDER BY子句的作用是对结果集进行排序。
三、简答问答2、简述数据库系统(DBS)的组成。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4、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①数据的管理者:DBMS②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③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④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⑤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⑥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6、论述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应用于特定领域,出现了数据仓库、空间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科学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如: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处理。
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把数据转换为信息,从中挖掘出知识,提炼成智慧,最终创造出效益。
数据挖掘技术:从数据仓库中发现并提取隐藏在内部的信息的一种新技术,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和要素,以便进行趋势预测或决策。
8、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是什么?①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②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③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④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⑤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⑥数据库重构12、简述信息的特性或特征.1)信息具有可识别性和可处理性。
2)信息具有可变性和可流动性。
3)信息具有可存储性、可再生性。
4)信息的有效性和无效性14、论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及类型。
功能: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存贮、加工处理、维护、传输、输出等,支持决策,这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组成。
类型:①按组织职能可以划分为办公系统、决策系统、生产系统和信息系统等。
②基于信息处理层次进行划分为面向数量的执行系统、面向价值的核算系统、报告监控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规划决策系统,自底向上形成信息金字塔。
③基于历史发展进行分类,第一代MIS,是由手工操作;第二代MIS,增加了机械辅助办公设备;第三代MIS,使用计算机、电传、电话、打印机等电子设备。
16、系统调查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C6)(1)开调查会是系统调查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开调查会可以采用座谈会形式、走访企业的领导人员等多种形式。
(2)发调查表是一种比较广泛的调查方式,它要求设计出目的明确、清楚的信息调查表。
(3)直接参加管理业务的实践开发人员可以有目的、有选择的参加某些实际的业务工作,从而可以与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建议。
(4)阅读与分析现有系统的资料主要是通过查阅组织或业务部门的文件、年报、总结、计划、规章制度、上报资料等,了解组织的概况等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