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古诗词练习精讲》复习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高中语文《古诗词练习精讲》复习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讨论
教学仪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出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复习旧知识
1、艺术手法
2、诗歌鉴赏题的最基本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3、主观题的答题步骤
三、练习精讲
(一) 夜归
(清)钱澄之
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
。
(三)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D、全诗移情入景,既有雄豪悲壮的格调,又有一种缠绵的情致。
2、诗中主人公夜归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请简要分析。
(二) 岁 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1、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末暮年,漂泊异乡,孤独寂寞。
B、天气不好,漫天烟尘,加上鼓角刺耳,令人心烦。
五、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1、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本诗 广为传诵的写景名句,请就其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
四、课堂小结
我们在完成诗歌的题型时,要通过诵读诗歌,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分题完成。鉴赏题是赏析全篇还是某一句,是评价思想内容还是分析艺术手法,一定要仔细审题,作出准确选择。简答题是问什么答什么,要结合诗句分析,要规范答题步骤。
C、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D、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
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对本诗有关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排律。
B、颔联与颈联对偶。
C、韵脚是“兵、城、缨、惊”。
D、杜甫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练习精讲》复习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词练习精讲
教学类型
复习
授课时间
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要求。2、紧扣考点,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准确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3、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准确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破阵飞。
追水林峦行失去,远村灯火望中微。
犬声出屋舂声歇,知有人开竹里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写夜归的过程,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似一幅江上夜行图。
B、前两联在描绘江上夜深行舟的所见所闻时,也刻画出秋天的特色。
C、颈联通过两岸景物的变化写出了夜晚船行水上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