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前沿教师姓名研究生姓名研究生学号研究生专业机械工程所在院系机电学院类别:B.硕士日期:年月日评语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柔性制造系统(FMS)摘要:柔性制造系统(FMs)系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
目前所谈及的FMS通常是指在批量切削加工中以先进的自动化和高水平的柔性为目标的制造系统。
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FMS发展颇为迅速,并且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也促使柔性制造技术日臻成熟,80年代后,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即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制造(CIMS)时代,FMS已成为各工业化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制发展重点。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Abstract: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refers to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currently talking about usually refers to the batch machining of advanced automation and a high leve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or the target. With the social demand for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low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shorter manufacturing cycle increasingly urgent, FMS develop quite rapidly, and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achinery and control equipmen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flexib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turity, after 80 years,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into a new era, that computer-based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S) era, FMS has become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ies.Keyword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computer-aided design applications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1.概述1.1 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1967年,英国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据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制了“系统24”。
其主要设备是六台模块化结构的多工序数控机床,目标是在无人看管条件下,实现昼夜24小时连续加工,但最终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而未全部建成。
同年,美国的怀特·森斯特兰公司建成 Omniline I系统,它由八台加工中心和两台多轴钻床组成,工件被装在托盘上的夹具中,按固定顺序以一定节拍在各机床间传送和进行加工。
这种柔性自动化设备适于在少品种、大批量生产中使用,在形式上与传统的自动生产线相似,所以也叫柔性自动线。
日本、前苏联、德国等也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开展了FMS的研制工作。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展出了由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简称FMC),为发展FMS提供了重要的设备形式。
柔性制造单元(FMC)一般由1~2台数控机床与物料传送装置组成,有独立的工件储存站和单元控制系统,能在机床上自动装卸工件,甚至自动检测工件,可实现有限工序的连续生产,适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应用。
70年代末期,柔性制造系统在技术上和数量上都有较大发展,80年代初期已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以由3~5台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为最多,但也有规模更庞大的系统投入使用。
1982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建成自动化电机加工车间,由60个柔性制造单元(包括50个工业机器人)和一个立体仓库组成,另有两台自动引导台车传送毛坯和工件,此外还有一个无人化电机装配车间,它们都能连续24小时运转。
这种自动化和无人化车间,是向实现计算机集成的自动化工厂迈出的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若干仅具有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特征,但自动化程度不很完善的经济型柔性制造系统FMS,使柔性制造系统FMS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成果得到普及应用。
迄今为止,全世界有大量的柔性制造系统投入了应用,仅在日本就有175套完整的柔性制造系统。
国际上以柔性制造系统生产的制成品已经占到全部制成品生产的75%以上,而且比率还在增加。
1.2 柔性制造系统的定义柔性制造系统(简称FMS)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储运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武器装备柔性制造系统术语)美国国家标准局(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认为是:“由一个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一些设备(通常是具有换刀装置的加工中心)。
传输装置把工件放在托盘或其它联接装置上送到各加工设备,使工件加工准确、迅速和自动。
中央计算机控制机床和传输系统,可同时加工几种不同的工件”。
它的出现标志了机械制造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克服了原来机械生产线只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刚性特征,能够适应中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方式,而且将手工操作减少到最低,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特征。
随着社会对多品种、中小批量产品的认同,对短生产周期、低制造成本的需求增加,加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技术的日益成熟,柔性制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FMS的功能及优点2.1 FMS的功能(1)能自动控制和管理零件的加工过程,包括制造质量的自动控制、故障的自动诊断和处理、制造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处理;(2)通过简单的软件系统变更,便能制造出某一零件族的多种零件;(3)自动控制和管理物料(包括工件与刀具)的运输和存储过程;(4)能解决多机床下零件的混流加工,且无需增加额外费用;(5)具有优化的调度管理功能,无需过多的人工介入,能做到无人加工。
2.2 FMS的优点采用柔性制造系统有许多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利用率高一组机床编入柔性制造系统后的产量,一般可达这组机床在单机作业时的三倍。
柔性制造系统能获得高效率的原因,一是计算机把每个零件都安排了加工机床,一俟机床空闲,即刻将零件送上加工,同时将相应的数控加工程序输入这台机床。
二是由于送上机床的零件早已装卡在托盘上(装卡工作是在单独的装卸站进行),因而机床不用等待零件的装卡。
(2)减少设备投资由于设备的利用率高,柔性制造系统能以较少的设备来完成同样的工作量。
把车间采用的多台加工中心换成柔性制造系统,其投资一般可减少三分之二。
(3)减少直接工时费用由于机床是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工作,不需工人去操纵。
唯一用人的工位是装卸站。
这就减少了工时费用。
(4)减少了工序中在制品量,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和一般加工相比,柔性制造系统在减少工序间零件库存数量上有良好效果。
有的减少了80%。
这是因为缩短了等待加工时间(5)改进生产要求有快速应变能力柔性制造系统有其内在的灵活性,能适应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和工程设计变更所出现的变动,进行多品种生产。
而且还能在不明显打乱正常生产计划的情况下,插入备件和急件制造任务。
(6)维持生产的能力许多柔性制造系统设计成具有当一台或几台机床发生故障时仍能降级运转的能力。
即采用了加工能力有沉余度的设计,并使物料传送系统有自行绕过故障机床的能力,系统仍能维持生产。
(7)产品质量高减少零件装卡次数,一个零件可以少上几种机床加工,设计更好的专用夹具,更加注意机床和零件的定位都有利于提高零件的质量。
(8)运行的灵活性运行的灵活性是提高生产率的另一个因素。
有些柔性制造系统能够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和第三班的生产。
(9)产量的灵活性车间平面布局规划得合理,需要增加产量时,增加机床,以满足扩大生产能力的需要。
2.3 FMS柔性的体现(1)机床的柔性,系统中的机床通过配置相应的刀具、夹具、NC程序等,即可加工给定零件族中的零件。
生产需求发生变化时,系统可以方便地扩展、收缩或重构。
(2)加工柔性,以不同加工工序和工艺加工一个零件的能力或在给定的一个工艺规划下以不同的加工路线实现零件的加工(制造工作站间和加工功能间的互换和替代)。
(3)产品的柔性,能够经济和迅速地转变生产产品。
(4)零件流动路线柔性,系统在加工零件过程中出现局部故障时,能重新选择工件路径并继续加工。
(5)产量柔性,运行系统适应不同产量并具有好的操作效益。
(6)扩展的柔性,能够在需要时容易地、模块化地扩展系统的可能性。
(7)操作柔性,能对每一种零件改变工序顺序。
(8)生产柔性,FMS能够生产各类零件。
(9)故障控制柔性,当系统中的设备出现故障时,制造系统对故障的处理能力。
3.FMS的分类3.1 按系统的规模(1)FMC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一般是由1~2台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及物料运输存贮设备等组成。
数控加工设备间由小规模的工件自动运输装置连接,并由计算机对它们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
可将其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系统对外设有接口,可与其它单元组成FMS。
它是FMS向廉价化小型化方向发展的一种产物。
FMC问世并应用于生产比FMS晚6~8年。
其特点是实现单机柔性自动化,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程度。
FMC有两大类:加工中心配上托盘交换系统APC(Automatic Pallet Changer)(3-1)具有托盘交换系统的FMC数控机床配工业机器人(3-2)由NC机床和ROBOT组成的FMC(2)FMSFMS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的数控加工设备(加工中心与切削中心等、FMM或FMC,是由FMC为子系统构成的系统。